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体会
时间:2022-07-23 10:32:18
导语: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体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数学课的整理与复习是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已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整理;复习;有效性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在单元的结束、学习阶段的结束、学期的结束时,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准备整理与复习课。目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一到复习阶段,大多数教师以做试卷代替复习,盲目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和教师都成了试卷的奴隶。教师将整理与复习课上成了没有系统性、层次性的练习堆积课,或者教师将自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完全忽视了学生个体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体系内在联系的整合与归纳、对所学知识体系的拓展及综合运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及总结归纳的能力,使整理与复习课失去了其“整理”的价值,变成了一节简单的复习课。这样的复习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开展好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
1.预设有效的复习目标,关注生成资源。在复习课之前,教师熟读教材,制定复习课教学目标。教师应能熟练地把握教材,理清其内在联系,先自己做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之前应先自己整理好、概括好、梳理好已有的知识,做足课前准备。根据近段时间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制定合理的复习课教学目标。复习目标应做到全面、准确、具体。全面,即要做到有针对性的在知识、能力、品德养成三方面提出要求;准确,即针对性要强,重点解决学生在新授课后出现的问题;具体,即不能抽象或空泛而谈。只有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教师的随意性只会浪费课堂时间,甚至会让学生知识混乱。2.明确整理与复习课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牢固,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如在简算复习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小学数学教材要求确定整理与复习公式及性质,明确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的总目标。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发展观,根据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程度不同的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分目标。通过不同目标的实现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制定整理与复习计划,使教学更有条理和针对性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因此,数学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每一节整理与复习课,制定好整理与复习计划,有计划、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研究探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期末复习时,我要求学生这样制定整理与复习计划:先整理每个单元,单元整理完后再分类整理。这样安排既方便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积极开展整理与复习的活动,又能体现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技能。
三、重视各种情境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新授课要创设情境,复习课同样也不能缺少情境。因为复习课内容本来就缺乏新意,如果不弄点有趣的情节,学生不容易感兴趣。在整理和复习课上,学生非常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采用“炒剩饭”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复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肯定是不够的。1.教师在课前要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例如,在教“平均数的整理和复习”一课时,我设计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求平均身高的情境,对平均数知识进行了系统整理。第一步:在班级中选出两名学生,让全班学生估计出他们的身高,并计算出他们的平均身高,引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即:平均数=总数÷总份数。第二步:教师加入到两名学生中间,让全班学生估计三个人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引出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即: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第三步:全班学生计算三个人的平均身高,并且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由于事先选定的三个人的身高分别是150厘米、160厘米和170厘米,所以,学生观察出数据的特点后很容易想到“移多补少”的方法。第四步:比较两个算式,同样是求平均身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学生进一步明确:总数和总份数必须是对应的。学生从估计身高到求两位学生的平均身高,又到教师加入以后估计三个人的平均身高的范围和求三个人的平均身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轻松自如地置身于学习中,对平均数相关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一气呵成,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2.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计算面积的时候,因为之前学过很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就不用再一一进行介绍,只需要让学生自己发挥思维能力,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方法对面积进行计算,完成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所有同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评估,让学生指出哪种方法最为简便,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用最简便的方式再计算一遍,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一个知识点掌握三遍,从一开始的自我发挥到二次的评论,再到三遍的改正,能够使学生高效地完成整理与复习的任务。
四、重视习题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效的练习是提高复习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但是,也很容易让教师和家长陷入一个怪圈,就是认为练习要全面,要多,才能够训练到学生的能力。这样让学生陷入到了无边无际的题海中,导致学生的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反而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复习知识主要是通过练习和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教师在习题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一是练习设计要有坡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二是练习形式要多样,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同类知识系统练、易混知识对比练、易错知识反复练等,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调整部署,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设计“量的计量”的巩固提高练习时。首先,教师可编写一篇数学日记,里面包含各种计量单位,让学生在阅读中纠错。程度不同的学生发现的错误的个数是有区别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接着,教师可续写数学日记,有意设计一些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填写合适的计量单位,并加上一些量的计算。这样难度自然又增加了,但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能解决的,少数较弱的学生也能在小组交流中得到提高。这样的练习,不仅具有趣味性、情境性,而且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挥课本习题的效能,拓宽练习空间,适当设计综合性、发展性的习题,让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展。
五、重视复习内容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整理和复习课中,教师要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上“比例的整理与复习”课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黑龙江地图和一张火车提速后的时间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算一算从哈尔滨开往黑河的火车提速后的速度是多少。这样,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可谓“一举三得”。
总之,“整理与复习”课为教师提供了重新组建学生认知结构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何亚芳.数学单元复习课自主复习教学课例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11).
[2]周晓霞.让复习充满生长的力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关文莹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六小学
- 上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 下一篇:小学数学三主一评复习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