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3-19 05:17:45

导语: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情境教学是课程开展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情境构建又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小学数学情境构建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的部分,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带动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情境构建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情境教学;思维能力

生活就是进行学习的展示台,生活里面有很多的例子都可以作为教学中的材料,可以很好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里面。特别是农村小学时期的学生,他们对外界的环境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也具有探索的欲望。所以,这个时期教师要更好地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这部分更好地融入在生活里面,然后再把知识带入到生活中。这样才可以做到知识的灵活使用,增强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从专业的角度来思考,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生活中使用数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情境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情境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农村小学时期的学生往往很喜欢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再加上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抽象性,有的课程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所以需要学生更加灵活变通地进行理解才可以把相对枯燥的内容变得简单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更好地加入生活情境,从实际的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变得有趣味性。(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构建的方法,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使用更加直观的方法,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教学活动,更需要教师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用情境构建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要深入地使用农村的耕田情境,把数学知识加入其中,这样才可以将知识渗透应用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更好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确保可以正确地使用相关的数学知识。

二、应用生活情境的原则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农村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类型,教师还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并给予相应的帮助,而对于一些抽象的题目类型,要构建相应的情境,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相关的图形和实物进行相关的解答,并且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于农村小学生的教育要从一些简单的、基础的事情出发,然后再逐渐地进行深入,由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类型向复杂的题目类型过渡。这样由简单到复杂,才可以让思路变得更加的具体,从而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让他们的知识面更加的广阔。教师在进行生活情境应用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其对简单的事物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在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更好地使用相关的图形,这样才可以让教学更加的便捷,构建的情境才可以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三、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状况

(一)教材的内容相对抽象。当前农村小学教材中存在着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再加上一些数学教师是老教师,他们喜欢坚持原来的教学模式,这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结合相应的生活情境,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二)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合。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内容往往会比从书本中学习得到的知识更加深刻,所以只有落实于学生的生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过,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和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很大,这就使得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变得很差。这样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从而无法打牢学习的基础。(三)教师没有灵活地使用多媒体。虽然现在农村地区已经普遍有多媒体工具,但是教师对工具的使用还是很少,更不用说使用多媒体进行情境的构建了。不能灵活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导致部分教师有意规避使用相关的工具,无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使得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四、农村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构建的具体方法

(一)构建有趣的情境。小学生喜欢具体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里面他们总是格外的好奇和轻松,因此数学教师要更好地使用相关的事例来进行情境的营造。例如,在教学“11到20”的数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打电话的形式开展教学,如使用一些果冻壳来做成“电话”,让学生进行通话的时候进行提问。一个学生可以对另外一个学生说:请小莹接电话,我的问题是16里面有几个1,有几个10?而小莹也需要使用电话来进行问题的回答:16里面有一个10和6个1。使用这种有趣的方式构建情境,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地进行相关学习,这对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二)构建生活化的情境。教师在进行情境构建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合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结合相应的内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情境,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合他们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教学情境中的内容,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在农村地区,很多地方都没有大楼和车辆,因此教师在构建情境的时候,一定不能构建一些学生都没有看到过的情境,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时候,教师就不可以根据教材上面的内容构建情境,让学生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农村地区并不是像城市一样,可以随处见到超市。而是要构建去集市上面买1千克的橘子,让学生想一想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这样的情况,就要明确情境构建的目标,同时也要避免构建和生活没有关系的,或者没有根据的构建一定的情境,这样就打乱了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三)设置动手操作的情境。皮亚杰认为,学生技能的掌握是需要从感知动作开始的,操作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组织情境的时候,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感官来接受相应的信息。这样的情境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解释,也要加上一些图形和文字,这需要有相应的逻辑思维作为一个支持,还要有很多形象思维内容。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表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和规则。加入一些操作性的内容,可以让情境中的抽象思维得到突显,从而让概念更加的具体化、深刻化。它不仅仅可以突破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突出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教给学生结论,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再乘以二,这样就很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长方形的篮球场,问一下学生怎样才可以计算出整个篮球长的周长。学生可能会想到使用绳子,或者其他的方法,教师让学生讨论,然后鼓励学生说出相应的结论。这些操作性的问题,就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方便他们进行记忆,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构建真实的情境。在进行情境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只有真实的情境才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真实的情境构建可以让学生更善于思考,更喜欢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张大家一起玩耍的图片,然后提醒大家找到自己或同学。小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在屏幕上面,就会变得很激动,也会特别的开心,并且开始积极的讨论。教师就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你们知道图片中一共有多少位学生吗?这样学生就会特别认真地去数一数,都想第一个回答问题,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的认识。这样真实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五)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开放性。当前教材里面有很多的题目是为了方便学生解答,就把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条件充分,答案也很唯一。不过在实际的问题解决的时候,教师就要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设计一些开放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感受创新的快乐。例如,在复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有24个球袋,每个球袋里面的球数相同,问可以装几袋,有几种装法?这样的习题练习就可以鼓励学生变换着角度去思考相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结语

总之,想要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就要进行科学的构建,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的活跃,提高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活泼的环境里面进行相应的学习。教师还要充分把握教材的相关目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环境,构建出科学的问题情境,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和使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情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贺本仪,秦芳.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J].初等教育,2017(10).

[2]莫金泉.浅析生活情境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初等教育,2018(8).

[3]赵清清.关于数学情境图教学的理性思考[J].初等教育,2017(6).

[4]蔡秀云.创设符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数学情境[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18).

作者:张家珍 单位:甘肃省榆中县和平镇沈家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