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创设分析

时间:2022-09-30 03:55:55

导语: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创设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创设分析

【摘要】作业布置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作业感兴趣?如何通过赋有创意的作业设计让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百花齐放”的效果?这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本文思考了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创意想法,旨在为学生量身定制高效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从中获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趣味

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的数学环境,学生能够在其中自由发挥,自由成长。那么,该如何给学生创设出这样一个有效的课堂情境呢?

一、有效的课堂情境离不开趣味

情境创设虽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然而有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在情境创设方面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种在教师看来高效的情境创设却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试问:这类高效的情境创设真的高效吗?在我看来,教育除了要重视知识上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创设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快速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中,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是一次有效的情境创设。比如在学习“用字母代表数”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数字加工厂”的数学情境,多媒体上是一个个加工厂房,上面写着硕大的“数字加工厂”,学生非常好奇这个工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我先在这座神奇的加工厂中输入了一个数字4,经过加工厂加工之后,从加工厂的另一端出现了数字9,学生更加好奇了,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呢?为了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我就让学生来输入他们想要输入的数字,学生输入5,就出现了11,输入6,就出现了13,学生很快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输出的数字是输入数字的2倍再加1,学生的好奇心全然被成功感所替代,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在键盘上输入a,屏幕上立刻出现了2a+1,学生又输入了n,屏幕上紧接着出现了2n+1,学生慢慢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又分别输入了各类字母,输出的结果也不断验证了学生们的想法,有学生不禁感叹:原来用字母代替数字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用字母代表数”,我在教学中并没有为学生机械的讲解着其中的知识和原理,只是通过一个较有趣味的数学情境为学生揭示了其中的规律,学生不仅理解了2a+1是输出的结果,更是理解了2a+1也是一个关系式,他们在前面具体数字的变换中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表达的关系式,在字母的替代下找到了更好的表达方式,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用字母代表数”。

二、有效的课堂情境离不开挑战

课堂情境在数学课堂上主要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他是教材知识与学生心理连接的纽带,当教师发现无法将教材知识与学生连接起来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情境的方式强化二者的联系,当然情境的创设也离不开挑战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数学情境过于简单,没有任何的挑战性,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好奇心,还会成为学生心中的笑话。一次,我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有教师在教学与“比例”有关的数学问题,他在黑板上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数学情境:20:()=():1,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括号里可以是4和5,也可以是2和10,学生分别找到了很多的答案,教师精心安排的数学情境在课堂上却仅仅呈现了一分钟的时间,没有任何的难度,也没有任何的挑战性,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教学效果。我对教师所创设出来的这一数学情境进行了简单的思考,如果教师稍做改变,为所创设的数学情境稍微增加一点难度,如:根据20×1=4×5,写出与之相关的比例式,我认为这样就提高了数学情境的挑战性,学生也需要思考,需要演算,从而感受到数学情境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情境创设中一定要抛开那些过于简单的,让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够完成的问题,只有设置了适当的关卡和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

三、有效的课堂情境离不开实效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要有实效性,要有“数学味”。很多教师意识到了课堂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却未能把握住“实效”二字,导致课堂情境创设流于形式。课堂情境创设应该狠抓“实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务实的情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接触情境的形式。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概念中的“平均分”更是做不到透彻的理解,为了让我们班每个学生彻底了解分数的意义,我就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相对简单却又很务实的小情境,“老师刚买了一个苹果,想要将其分成四份,分别送给我面前的这四位同学,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其中的1/4,同学们认为老师刚才说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吗?”台下的学生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个不停,他们有的认为正确也有的认为不正确,全班学生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我就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别来阐述自己的意见,有学生先说到:“苹果一共被分成了四份,每个学生当然得到了其中的1/4啊!”这时候立刻有其他的学生反驳:“你看,我手里现在有一张纸,我随意的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这张纸也被分成了四份,也能说每一份都是相等的吗?”更有学生及时补充:“是呀,老师刚才并没有强调‘平均分’是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同等分的西瓜的,根本就不能用分数表示。”“原来如此,看来是我想错了。”刚才表示支持的同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就这样以一个非常小的情境便引发了学生之间的争论和辩驳,情境虽小,却一点不失实效性。

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数学课堂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从而确保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志艳.浅析以故事情境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连加”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2]何亚玲.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J].家长,2019年02期.

作者:徐大旺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八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