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解析

时间:2022-09-17 08:51:35

导语: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解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解析

摘要;爱因斯坦曾指出:“用兴趣激发动机,促进想象和思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教师要善于给予学生鼓励、表扬、激发和诱导,培养其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兴趣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内在动力,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人们发展新能力、探索新知识、获得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让学生保持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学生对某种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竭尽所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数学是学习其他自然学科的重要基础,学好数学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为关键。小学生正处于各项认知技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受兴趣的影响较大[1]。若是学生因为学习兴趣不足,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就会严重阻碍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

2.1适应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应遵循适应性原则,用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知识给予学生引导,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当前在小学阶段,奥数竞赛十分流行,然而奥数竞赛与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知识结构不相符,许多题目并不在他们所能理解的知识范围内。但奥数竞赛在小学中却依然很流行,这种不正确的风气使许多学生受到打击,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十分困难。因此,不应再大力推广奥数竞赛,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十分不利。2.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2]。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符,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要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感到有挑战性,同时还能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性。如此,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还能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3.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若是在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计算和说教,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排斥数学学习。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顺利突破重难点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先把实物长方体展示在学生面前,然后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cm、3cm,让学生把物体的面积计算出来,然后教师把长方形的一组对角按住向外拉,长方形立刻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长方形的面积是否发生了改变?”一位学生说道:“它的面积仍为18cm2。”另一位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小于之前的面积。”这时,教师不用马上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多少。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他们必定会想方设法地探寻答案,而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探寻答案。如此,便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相较于教师的一味灌输,这样的学习方式效果更好。3.2联系生活,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和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加强生活数学和课堂数学的联系,融合生活和数学。但数学教材篇幅有限,教材通常并未联系现实生活,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事先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题:“学校要重新粉刷教室的墙壁,同学们可以把我们教室的面积计算出来吗?学校所有教室一共有多少面积?”学生们听完后十分兴奋,为了可以把这道题解答出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后又仔细观察和测量了教室的门窗和墙壁,了解了需要粉刷和不用粉刷的地方。如此便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既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表面积的相关知识,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3在教学中设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悬念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3]。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巧妙设置悬念,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其在自己的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寻、发现、认知和掌握。充分借助活动课以及课余时间开展趣味十足的活动,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引导,让其经历观察、推理、操作、交流、调整等过程,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三角形面积”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问:“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若是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一半’和‘两倍’的关系?”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后得出答案:如果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高不等底或等底不等高,它们之间不存在“一半”或“两倍”的关系。但当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当它们的面积和高一定时,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几倍。通过引导和讨论,学生充分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3.4引进游戏元素,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的学习应让学生自主发现,若是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注重灌输知识,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那么既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终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竭尽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可能性”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游戏:教师把一块巧克力拿在手中,然后让学生对巧克力是在左手还是右手进行猜测。这样的游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相关定义。之后,教师再把双手打开,证实刚才学生们猜测的正确性,于是又把“一定”和“不可能”两个概念引出。在充满疑问和趣味的游戏中引入知识,将学生的创新性和想象力发挥出来,可以获得十分显著的效果。3.5尊重个体差异,加强实践操作。作为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动手操作具有形象性和具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构建表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动手操作需要学生多种感官的投入,进行积极思考和表达,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觉、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4]。以“三角形内角和”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此问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名组员,每人任意画一个三角形,之后用量角器把自己所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测量出来,比较测量的结果。学生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均为180度。然后,教师让学生撕下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再拼在一起,学生发现三个角均能组成一个平角,还是180度。这时,学生便会深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结论。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操作和口头讲述效果要好很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4结语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开阔思维,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李友斌.兴趣,走进数学王国的“敲门砖”——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J].新课程(小学),2017(1).

[2]王鸣凤.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2.

[3]徐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8(1):218.

[4]施国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成功:中下,2018(5):99..

作者:曹旗林 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