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论文10篇

时间:2022-12-09 09:25:11

导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思考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作为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实践入手,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在公式等比较枯燥的教学之后,按照常规是要做一些重复性的巩固练习,学生会觉得非常无趣,作为任务的作业没有快乐和乐趣可言。基于这一现象,我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的“擂台赛”,以附近四人座位组合成四人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练习的正确率和反思错误原因总结得分作为总分,总分最高的小组胜出。因是以小组为集体位,充分调动了每一个集体和集体中每个人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这样就使得教学过程出现了高潮,学生带着主动学习的意识巩固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彻底避免了重复学习训练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作业的实践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特性的孩子来说,数学作业是枯燥乏味的。基于这些特性,我们的数学作业应转变方式,尽量把单调枯燥转变成活色生香,通过猜想、实验、观察、验证、交流和推理使学生真正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比如,完成“圆柱的认识”教学后,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们的形状。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是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记还比较欠缺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准备了圆柱形的化妆品瓶子和接近圆柱形的冬瓜和锥形玩具,先拿出教具给学生观察之后,让学生说说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学生分别从上下左右各个方位观察后,说出带有分歧的观察结果,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再让他们切一切,啊!原来是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解决豁然开朗。简单的“看一看”“摸一摸”“切一切”“说一说”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培养数学素质,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开拓性思维是学习数学的良好素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数学潜力,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效果良好。基于这一认识,我经常设计开放性的习题引导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了“柱形统计图”后,我提出了开放性的数学题目:请大家根据个人的爱好去统计你最喜欢的一类食物,并制作成简单的柱形统计图,并且根据统计数据提出个人的看法,可以独立或者和同学合作完成。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各种自己爱吃的食物,制成了漂亮的统计图。

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高度和广度,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抓住重点,精确到各个知识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学会思考,了解数学思考的多种方法。同样的一道数学题,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多方面思考解答,就能举重若轻,提高作业实施效果的有效性。

五、批改作业创造性,作业提高实效性

1.及时批阅,当面批改,养成及时完成任务的学习习惯

教育的精髓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很多老师都面对着不及时完成作业、错题不改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我每次批阅作业都会检查上次错题是否改正,如果没有改正就写“改错题”字样,提醒学生改正,同时给作业等级“C”,以表示警告。如果连续几次作业都不改正,就把他单独约到办公室进行询问,教育他认识到作业错误必须改正,不认真不严谨的学习态度贻害无穷,要把错的题目学会做懂,这是很重要的。

2.巧用激励性评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有效的激励,人的积极性可能成倍增长。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我常常用简洁的评语鼓励学生。比如有的学生解题思路别具一格,我就写上:“你的解法很奇妙!”对于一题多解的习题,我会写道:“你还可以想到更好的方法吗?”对作业书写和正确率差的学生,我尽量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在评语里写上:“再仔细点,你能行!”“你很漂亮,能‘字如其人’吗?”“你进步了,老师很高兴,祝福你!”“老师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对于一题多解,由于可以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去分析思考,开阔思路,使学生正确灵活地解答出问题,所以我就写出评语“解得很巧妙,很有新意!”来肯定孩子独特的见解,使学生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温暖和有针对性的评语,我及时激励学生,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这项工作使师生之间迅速准确地完成教与学的信息交流,从而有效调整教学活动过程。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作业,使学生轻松学、愉快学,切实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作者:黄烈文 单位:江西赣州市南康区逸夫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一点思考

一、作业设计具有多层性

小学阶段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领域,每个教学内容都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使作业更贴近教学内容。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生活实践、学习程度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学习差异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弹性作业,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计算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计算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培养这类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

2.图形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图形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与概率”中的作业分层。在统计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作业设计具有多样性

没有丝毫兴趣和欲望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设计类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愿做”变为“爱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探究类作业。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和氛围。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验证猜想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会计算面积的图形,通过交流讨论后学生认为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计算,然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剪拼、观察比较,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更深刻,同时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2.实践类作业。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如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后布置实践性作业,体验生活中的大数。如《测量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要求:(1)利用家中的黄豆,自己想办法测量与计算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2)根据实践过程,试写一篇实践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操作方法与过程。B.计算方法与结果。C.活动收获及总结。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3.游戏类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了,那么作业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学生从心理上排斥,就会事倍功半。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如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后,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作业,

4.设计类作业。学以致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办一期数学手抄报,学生可以运用到学过的有关图形知识,设计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另外一些数学趣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综合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法文兰 单位:华县陕化子校

第三篇: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一、体现层次性

基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这样就使得学生在理解、掌握和学习等方面也具有差异性,导致作业的完成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对数学学习和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凸显层次性,进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

二、体现多样性

多样性也就是将传统的作业形式———书面作业转变,保证作业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使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均得到锻炼,进而实现多感官的共同作用,并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体现创新和实践性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以激发,就要避免机械化和程式化作业形式,保证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紧密整合生活和数学学习。如教学《整理与分类》后,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柜、整理自己的房间,然后在班级里交流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四、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也是保证数学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作业的灵活性、新颖性和趣味性,充分抓住学生的身心特征,为新课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体现综合性

基于教材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以通过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布置的作业是:公园游览,根据你的游览路线,绘制简单路线图。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有助于发展空间能力和思维水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保证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同时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将作业设计的目标明确,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

作者:陈少婷 单位:福建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第四篇: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关注目标重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起着导向作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配置习题时,应考虑其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一方面,要保证配备必要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配置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内容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理解和领悟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校本作业.如:为达到“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目标,可以设计阅读分析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可以设计探索规律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问题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的作业……如《圆的面积》一课,为达到“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作业:1.厦门白鹭洲广场上有个喷水池,它的中心有个自动旋转装置的射程是5米,这个自动旋转装置能喷到的最大面积是多少?2.篮球场(如图)上的3分线是由两条平行线段和一个半圆组成的.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3分线区域内的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同学们,你去过南靖土楼吗?土楼是福建、广东等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名录”,土楼的外围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圭峰楼和德逊楼是福建省南靖县两座地面是圆环形的土楼,圭峰楼外直径33m,内直径14m,德逊楼外直径26.4m,内直径14.4m.两座土楼的房屋占地面积相差多少?这三道作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由浅入深.第1题根据半径求面积是对圆面积公式的巩固;第2题“篮球场”是学生天天可见的场所,“篮球场”也有数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题要求3分线内区域的面积,学生要先分析3分线内区域包括哪几个基本图形,并去寻找所要求的图形面积的基本条件,这是对圆面积的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题“南靖土楼”的作业设计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这题是对圆的面积的深化运用.三道作业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来进行,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关注体验重过程

现行教辅中的作业多体现学习结果的应用,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体验的作业设计较少.《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内容中指出:“在书面测验中,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设计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关注差异重分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学生由于先天的因素、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学生在思维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如果本来有差异的学生做着没有差异的作业,那必然会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下”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弹性的作业,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将作业设计成一星、二星、三星三个层次,“一星级”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三星级”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二星级”则介于二者之间.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作业数量的增减.

四、关注实践重运用

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现行教辅材料中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书面作业,重知识轻实践,远离学生的生活.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拓宽作业形式,既关注课内又关注课外,既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又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课型和实际情况设计操作型作业、调查型作业、日记型作业,等等.“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爱的艺术,我以为设计学生喜欢而富有成长意义的作业就是师爱艺术的一种平实呈现.”(周彬语)因此,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我们应该着力“四个关注”的基本原则,设计学生喜爱而又有意义的作业,让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校本作业中升华,技能在校本作业中掌握,能力在校本作业中形成,思维在校本作业中发展,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作者:苏巧真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

一、尊重主体的分层作业设计

一个班级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一刀切,而要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尝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发展性和开放性作业。对理解领悟力强且好学肯钻研的学生,可选择稍有深度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作业;中等生可选择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业;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先消化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布置相应的简单作业,可选择基础性作业。只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论哪一层次的作业做的正确,对其作业的评价都要给予肯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需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与优秀学生差距很大,但只要和自身比较有所进步,就要给予鼓励,使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作业批改时错误较多的基础性、发展性作业优先批改,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订正,开放性作业侧重于拔高题的个别讲解。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作业,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抄袭作业的现象,学困生得到教师的帮助更多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作业层次清楚,教师的作业批语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分层作业设计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目标,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发展。分层作业设计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有针对性的作业,到认真逐一批改作业,再到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个别辅导,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矫正—改进”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过程既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程度,又能为下一轮的教学找到扎实的新起点。

二、自我监控的做作业方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较差,对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完成时间没有概念,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填写《家庭作业自我监控表》和《家庭作业自我指导表》,长期坚持,可以使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时间和作业质量形成自我监控,从而养成良好的、自觉的做作业习惯。每次家庭作业后,把学生填写的内容和作业情况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果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过长,作业量应适当减少。遇到学生不理解处,教师根据情况选择讲解方法。假如出现学生敷衍应付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等。

三、评判结合的批改方式

数学作业评价,单纯的用对号和错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成绩,不仅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可以利用针对性评语,对学生作业做适当的点拨和鼓励,主要以激励赏识为主。

四、内容多元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往往是教师一人设计批改,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点评。教师在作业评价方面,应该适当地“让权”给学生,把过去只有教师评价作业,改为教师、学生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突破传统作业评价中教师单纯评价的局限。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及时公布答案,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完善答案,然后进行订正。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集结错题,设计成错题集,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分组评价。学生做完作业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小组内讨论后确立答案,各组成员交换作业本,进行作业批改、矫正,由组长做好评价记录。教师复评。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自评、组评进行点评。教师复评方式有:全员复评、抽查复评和针对性复评。总而言之,只有明确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把握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家庭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

作者:姜纪勇 张家文 单位: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中心小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小班化作业设计方法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倡导学生自己管理作业

与课堂练习相比,学生的作业效果不太明显,很多老师把这归功于练习不够,其实根本在于学生在作业上投入的精力不足。精力不是指作业的数量,而是指等量作业里学生投入的时间。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学生只有对自己创造的、拥有自主权的,才会感到自豪,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这体现在作业上,则需要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作业,自主设计作业,自己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做的是对作业进行点评、引导、把握方向,让学生作业更具有实效性。比如,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设计每周一练,甚至是试卷,形式可以多样,关键是把作业的设计权还给学生。不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给作业规定一定的范围以及题型,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既给学生一定的难度,让作业富有挑战性,又把作业设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稍微努力一下,跳一下就能摘到苹果。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好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点修改,然后进行交叉练习。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的辛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把精力投入更多的作业中,从而真正实现我的作业我做主。

二、探讨合作互补性,倡导学生协作管理作业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作业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活动形式,因而教师需要放弃自己对作业的绝对控制,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管理中来,甚至还可以发挥小组作用,让学生协同完成作业,从而把作业变成小组竞赛的一种内容。比如,针对设计试卷,可以引导小组进行分工,有人出填空,有人出计算,有人出应用题;在评价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学会点评,并且能够讲解,从而真正践行“兵教兵”。在作业合作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争先,这才是根本。比如,在学习“比和按比例分配”后,笔者就曾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小书房,而这着重通过评价的方式来体现。等设计完成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家长参与其中,结合实际,来点评设计得合不合理,美不美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补充意见,让学生再次修改完成。在这设计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个直观理解,还能在设计中巩固所学的比例尺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设计、家人点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遵循作业层次性,倡导学生展示个性作业

即便同一个教师讲解,同一课堂,同一练习,到最后学生还是会呈现一种层次性理解。虽然对于小班化来说,学生相比较多,但是在布置作业时,仍然需要体现层次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发展,都能达到最近区域,这才是作业设计的重点。针对小班化实际,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进行互动,甚至可以让作业进行传递,特别有个性作业,更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展示。比如针对统计图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自己去调查,这样不仅体现了合作性,更重要的是在作业设计中,融入了学生自己对作业的理解,从而让作业不仅具有层次性,同时更散发出一种独具学生个性魅力。可以指导学生统计全班男女身高,统计学生最喜爱阅读的课外书,等等,内容可以多样,关键是要通过统计图来体现。这样一来,可以让作业更切合学生实际,富有层次性和个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讲究设计开放性,倡导学生作业多元开放

作业不仅仅是指学生的练习,更多的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过程,因而小学数学教师的思维需要开放,需要用大视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作业。可以把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可以纳入到作业范畴中去。当然,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开放,教师更需要从儿童自身出发,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尽可能让学生的作业呈现一种多元开放,让学习评价更具有一种个性,从而让教育更富有时代气息。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学生的个人成长袋,可以把学生的作品、作业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文字叙述、拍照等方式让学生的作业更具魅力。这种成长袋不仅能够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还能清晰地向家长与同学展示学生自己努力的过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作业带来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还能养成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总而言之,作业设计只是课堂的延伸,是检验课堂效果的一种方式,更是师生进行互动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针对小班实际,尽可能从学生出发,让他们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设立来培养独立人格、团结意识与探究精神。

作者:茆园园 单位:江苏扬州市杭集中心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1.仿题现象严重

小学生的数学作业通常缺乏创新性,大多以模仿例题为主,结构形式不改变,只是单纯地变换数字,因此,学生花多数时间做相同类型的题目,如此机械反复,不仅乏味单调,还不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缺乏交流合作

小学数学作业大部分设计成需要学生独立解决的题目,很少有内容需要依靠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而完成,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少分层设计

小学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学生作业不考虑太多,全班一个样,不能分层进行设计,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

1.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演算题目的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运算能力,模仿买卖的游戏,增加加减运算训练的趣味性。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两两之间通过竞赛的方式,在教师提出简单运算问题之后,经过抢答得出答案,回答错误或者运算较慢的学生表演节目以示惩罚。

2.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作业都以计算题目为主,内容枯燥、单一,而小学数学应该以多样性、趣味性、探索性的形式而存在,紧扣生活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必要性。小学数学作业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互相穿插,多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合理设计作业量

小学数学作业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趋于科学、合理,重质而不重量,力求以少量的训练获得最大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复杂、枯燥的特点,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而言,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应该控制在30分钟之内,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散漫,会对数学作业感到不耐烦,从而导致作业丧失自身价值。因此,小学数学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并且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休息时间。总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内容、时间等各方面的合理安排与搭配。

作者:高静宏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

第八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讨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基础,让作业能够真正的起到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作用,近几年来,小学数学老师深受当前应试教育所影响,在布置数学作业方面出现了很多的弊端,数学作业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学习的负担,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在数学设计方面应该以“精简”为宗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量过大,奢求熟能生巧。由于小学老师深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认为只有不断的重复练习与演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的要领,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于是布置的作业极多。繁重的作业任务给学生带来的是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这种学习状态绝对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长期以往,学生将会渐渐的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进而自己放弃了自己。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多想,繁重的作业任务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只是一昧的做题,成为做题机器。

(二)巩固性过强,易引起枯燥乏味。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同样的题型重复出现,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大作业量。虽然老师认为只有重复相同的题型,才会真正的让学生学会这个知识点,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将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尽量涵盖多一些知识点,在控制作业量的情况下,又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进行数学设计时尽量做到精简,避免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课业负担。

(三)层次性单一,不利于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师出现层次单一的问题,要求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难度,相同内容与相同分量的作业,出现了层次不分明的问题。由于小学生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与兴趣差异,对于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可能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学生,同样的作业,可能花的时间也比较多。小学数学作业出现层次性单一的问题,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共同进步,也不利于老师的因材施教。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性。小学数学作业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不同需求的层次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基础知识以及兴趣爱好来进行划分,对不同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数学作业,尽可能的让学生都能够通过数学作业来巩固自己的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共同进步,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可以相应的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对于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在设计时尽量的做到以基础知识为主,打牢他们的基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性是解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且见效最快的措施。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一直都是拘泥于纸质的作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该适当地让学生更好地去参与一些实际活动,可以以晚上跟父母一起逛超市为一次数学作业,学生在跟自己的父母逛超市的途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比如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这种实际发生的例子,对于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所获得知识远远比从书本上的知识来的更为奏效,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实际发生的事情,来更好的培养自身的数感,慢慢的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兴趣一旦形成,将会形成不可估量的学习动力。

(三)重质不重量。数学作业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质不重量,适当的做到精简,繁重的课业负担将会彻底击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场消磨智慧的苦役。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思考,在作业设计方面,尽量在合理的作业量内涵盖所学的知识点,避免出现同种题型下重复出现的情况,多此一举。数学作业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适当地减少作业量,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只有思考与联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是一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教学的一个常规环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充分地以学生的基础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性,杜绝出现学生学习能力两极化的局面,“百舸争流,百花齐放”才是教学最佳的效果。

作者:夏青松 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磨溪乡小学

第九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设计作业融入生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里,是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既有认知与经验,结合生活中出现的数学场景出题,题中出现的事物来自生活,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发小学生的解题兴趣,更有效地帮助活跃和发散思维.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更多知识的欲望,自觉养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的习惯.比如:当学生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生活里经常出现的钱币创造数学场景,提出相关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家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小学生如何分析与理解一角、一元、十元的关系.这样,小学生不仅能掌握课堂要求的知识,也可以接触和了解基本的理财知识.又比如让学生以家庭成员数量来计算家庭中所需的筷子或其他生活用品的数量等,也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同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作业应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的题目应有多种计算方法,解题思路灵活多样.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突破口,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把不同思路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解答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也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容易出现矛盾的知识点进行作业设计,打开新的思维方式,帮助小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避免题型不断重复带来的枯燥.比如:毛毛与姐姐去买菜,莴笋3块钱一斤,姐姐买了20斤,花了60块;毛毛问老板,莴笋头跟叶子分开卖吗?老板说莴笋头和叶子都是1.5元一斤.因此毛毛买了20斤莴笋头和叶子只花了30块,少花了30元.像此类题型,教师可以用它来引导小学生分别从单价、总价或数量切入,拓宽学生思维,避免学生一昧深入题型,造成思维受困.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重点是让每名学生都可以通过作业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由于每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以顾及到各个知识层面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及时作出相应的补充和调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帮助不懂的学生多做练习,帮助已经找到解答方法的学生巩固知识.选择性地设计作业则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由简单到重点的题型选择性设计,用由浅到深的出题方式,形成一个阶梯模式,层层递进,对核心知识着重练习.教师除了鼓励同学们互相学习,活跃班级气氛外,还应该合理掌握好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出题,快速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此外,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比如第一组的学生基础不牢固,需要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让A组的学生多做基础练习.而第二组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较好,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那么教师可以适当的让第二组学生多做些复杂的应用题型.通过对作业布置的弹性选择,有针对性的从学生的不同水平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作业练习逐步改善两极分化情况.

四、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进度与完成情况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对不够细心的学生,教师先用笔作出记号,课后告诉学生,细心写、慢慢写,下次就可以得满分来诱导学生认真作题.此外,教师在批改完作业后应当给予学生具体、温和的评语,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对平时作业完成比较好的学生,除了评语间有夸奖外,还应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梁春艳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溪学校

第十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一、设计层次型作业,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在学习能力、学习智力、接受能力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在数学作业上“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无法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深浅程度以及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去设计作业,使作业呈现出层次化,从而使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都品尝到完成作业、征服作业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比如,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册“周长”中有关“长方形的周长”知识之后,我就根据班里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布置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学困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馆长10米,宽8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墙,问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中等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10米,比宽长2米,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优秀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20米,是宽的2倍,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若每隔2米放一根柱子,那么需要几根柱子?这样,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便能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上有所收获。

二、设计实践型作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单纯掌握表面、浅层的数学理论知识,而是为了正确运用它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书面作业通常是唯一的形式,这就使数学作业一点新鲜感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做的兴趣。所以,除了书面形式作业,我们还可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让学生可以动手、动脑去思考、去实践,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册中“购物”这部分知识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放学回家后自己到家附近的商店购买自己或家人需要的东西,并将自己所带的钱、应付的钱、找回的钱等进行记录,第二天,到学校后向大家讲述你的购物经历和计算价格的过程。因为和以往的作业形式不同,学生都对这项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这样,我通过设计这项实践型作业,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趣味型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与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感兴趣了,才有继续接触和深入学习的欲望,而且小学生本来就具有好动好玩、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时,我们必须做到作业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觉得做作业并非一件苦差事,而是有乐趣在其中。比如,在学习了有关“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之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小红家的座机号码是七位数,下面,根据以下提示,准确猜出座机的电话号码:第一位数字:在自然数中,是最小的质数;第二位数字:6的最小倍数;第三位数字:最小的自然数;第四位数字:2和3的最小公倍数;第五位数字:在自然数中,是最小的合数;第六位数字:5的最大因数;第七位数字:在自然数中,是最小的奇数。这一富有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进而迅速进入到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状态中。综上所述,面对新课改在我国的大力实施,我们必须对传统单一、死板的作业形式进行优化,进而设计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不再抗拒做作业,而是变得喜欢做作业,爱做作业,并享受到作业所带来的乐趣和欢乐!

作者:常玉欣 单位: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