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5篇

时间:2022-07-17 11:32:29

导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析5篇

第一篇

一、关注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

大多数小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是比较听教师和家长的话的,刚开始都比较爱学习,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而且家长对学校的管理也比较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加,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不断转变。要想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状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时候在课堂上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在课上睡着了,下课以后却有非常精神。其实,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并没有被学生接受,学生也没有用心去学习,注意力不集中。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学生之所以没有认真听讲,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就学生本身而言,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在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让好学生带动成绩稍差的学生,让自我约束力强的学生提醒并关注约束力差的学生。小学生具有群集性和模仿性,成绩差的学生天天生活在集体中,亲眼所看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他们头脑中就会逐步形成成为好学生的信念、标准,形成学习的动力。

二、课前要做充足的准备,分析学情

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不仅体现在对本节课内容的熟悉程度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上。有时候课前的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点教师要注意,并从实际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对于学情的分析,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什么期待等。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与学生交谈或者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学生。例如,班里有多少学生,男女比例如何,上次的考试情况怎么样,哪些学生是有潜力的,哪些学生在学习中比较踏实,学生都有什么兴趣爱好;如果学生成绩差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在学习态度上有问题,还是在理解上有问题,或者是根本就不学习,学生的计算能力怎么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这些都是教师应在教学之前了解的。教师做的工作越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就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不仅要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还需尽量使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学生能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有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还可以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基础,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学过初步的数学。例如,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过了0~9十个数字以及简单的加减法,有些幼儿园还给学生介绍进位和退位。学生既然可以在幼儿园学会这些简单的知识,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小学数学在幼儿园的基础上难度稍有增加,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要充满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小学生的心理是不成熟的,他们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此外,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教师一定不要给学生过大的压力,因为小学生的承受能力非常弱,如果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好才是好学生,如果学习不好就得不到教师的关心。然而,学生是有学习的愿望的,学习能力通过努力也可以不断提高,教师不要用成人的观点来给学生定位,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把知识衔接起来,循序渐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

作者:安利锋 单位:河北省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形象

教师的素养和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身正为范”就是说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眼中,只有让学生从心里敬重你,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作为老师要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把学生当作好朋友,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在喜欢你的同时也喜欢上你的课,做到了课堂上是学生的知识传输者,课余是学生的好朋友。如果一个老师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让数学知识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数学在课本上是抽象的,但它的原型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中充满数学,这样就具体形象化了。学生才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例如教学《植树问题》时,就可以联系公路旁的植树,学生的排队,街道上的路灯等等。还例如,讲《利息》时,可以说“张三同学家有2000元钱,暂时不用,放在家里又觉得不安全,同学们觉得该怎样做?”学生的想法可能很多,教师就可以说出“储蓄”,把钱存入银行既安全,又有利息。学生就会觉得和生活很密切而且很实用,学习的兴趣自然就高。

三、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在教学数的运算时,如果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就能加深理解,记忆犹新。例如,教学整数乘法20*3,就可以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的小棒,20根分为一组,共摆成3组,一共就是60根。一目了然,不但学的快而且记得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采用多表扬多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多给每个学生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表现的机会,。从浅显的,简单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当一个学生答对了,得到了表扬,其他学生也会兴趣盎然,积极参加课堂互动,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一堂小学数学课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这堂课的总体设计上:如何开头,如何引人新课,如何教学新知识,如何巩固练习,如何小结。在总体安排上应做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课堂活动中顺利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技能,训练思维,提高能力。在内容的讲述上应该有数学课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可以借助故事,谜语等激发兴趣,创造情境,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教学“时.分.秒”时就以用一个谜语引入: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而在结尾播放“时间老人”的深情寄语,希望小朋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这种安排,既新颖别致,又将德育寓于其中,效果相当好。其次,教师的语言力求做到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数学本来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既没有语文课中的感人的故事情节,也不象音乐,美术课那样充分让学生参与其中,令学生陶醉,如果老师的语言缺乏艺术性,就会使数学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感到艰深难学,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加强语言的修养,尽量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怎样上好数学课?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议题,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在实践中进行归纳总结,以上所述的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数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说明我们成功了!

作者:周帮勤 单位: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五雷中心小学

第三篇

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往往都是班级授课制,主要采用统一的集体授课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上要尽量体现一致性。这种授课模式的潜在意识是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学习层次等方面都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刀切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堂优秀的数学课堂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而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等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当然,重视学生的不同差异,并不是说要实现学生整齐划一,而是要各具特色,各取所需,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中等水平的学生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优等生的脱颖而出,同时还使那些学困生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实现各个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真正落实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教师还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构建互动探究的教学结构模式,通过合作、探究、互动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应有的进步。

二、通过学生实践活动,重视学习过程的实施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要想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能力构建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所领会,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重视数学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概念、法则的形成规律,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要能够付诸实践。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交流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建立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在数学教学中的能动性,学生自己能操作的,绝不让老师来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数学知识,老师绝不能去讲授;学生能够自己去表达的,教师绝不代替学生说。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要做好组织和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注重数学应用,做到学用的良好结合

数学学科不仅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良好的数学课堂除了重视数学理论教育以外,还要重视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基础上,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当前,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数学几何知识、数学统计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生活实际中总结而来的,经过分析加工提炼出来的,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事例并没有列入数学教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根据这一特点准确处理好数学学习中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关系,做到学用结合,真正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应用知识,学会从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中编制数学问题,展现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增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和信心。

总之,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好数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好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观念,逐步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参与感,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作者:任佳 单位:四川省泸州市高级中学校合江分校

第四篇

一、加强情境创造,激发学生产生有效学习的情感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情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创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创造情境应该目标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创造有目标的教学情境,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提炼数学问题。问题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新意。

2.创造情境应该具有时代气息

教师应该运用动态发展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教师创造的情境应该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的时候,教师可以创造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和其他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过的百分数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

3.创造的情境应该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

教师可以创造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赛情境等。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情境。对于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儿童,教师可以讲故事,进行游戏,直观演示等,对于高年级儿童,教师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吸引学生,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钻研教材,保证知识的有效性

教师要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指新的观点和材料,学生学后有效果的内容。这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很有关系。首先,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有效性实现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力发展在有效知识量中决定。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智慧,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是可以随时提取和灵活应用的,这些知识是有效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外显。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获得深思熟虑,有效的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因为获得知识而产生快乐的感受,成为学生活动的源泉和动力。

三、实现有效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提高教学的效果。小学生还不成熟,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弱。教师要组织好,引导好,点拨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面向有差异性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实现分层教学策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创造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

创造生活情境很重要。数学教师要创造时机,营造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学生的背景知识,创造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创造生活情境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教材中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加工创造,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教师一定要创造开放的环境,对知识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创造学生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积累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教师也要创造多元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教师加工和整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实现课堂导入的生活化,运用优美乐章式的教学导入,例题教学生活化,唱响教学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源泉和归宿,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以给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加以应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心人,积极为学生创造生活素材,将数学和生活进行整合。教师要让静态的书本的数学变成动态的生活的数学,让数学学得实实在在,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无定法,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教师不是神仙,不能将课堂设计得完美无缺。教师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思,优化数学教学环节的设计,实现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控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状况,找到有价值、有规律的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学习和反思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思思考的过程,解题的思路,分析的过程,运算的经过,语言的表达,教学的思想方法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的效果。综上所述,教学是目标明确的认知活动,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教师应该改革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革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陈富凯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心小学

第五篇

一、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课堂中更加积极自主。因此,在教学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下去学习,这也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时,可以让学生挖掘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搜集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物品,这样可以让他们自觉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像生活中的朋友一样相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更加轻松,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二、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的一些概念和知识带来了困难。为了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积极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数学中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或者知识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符号或者生活常识,让他们深入生活去观察和理解这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逐渐培养他们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比如,在教学“小数”这节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认识小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中,让学生仔细地去观察超市物品货架上的价格标签,让他们知道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如,在教学“利率”的相关内容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银行,提醒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不同银行的利率。经过观察之后,很多学生问教师:什么是利率?为什么不同的银行利率会有所不同呢?面对学生的这些疑问,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预习新课,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思考的好习惯。

三、结合教学内容,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恰当的情境创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数学知识又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存在着,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将生活化的情境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比如,在教学“除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将9个苹果分别放在盘子里,要求每个盘子放的苹果数都一样多,有多少种放法。如果苹果有剩余的话,还有哪几种放法。学生经过具体的操作后,发现了盘子的个数与苹果的个数之间存在着的关系,这样再学习起来,他们会更容易理解除法的具体含义了。

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用于实践,特别是作为实践学科的数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实践锻炼,让他们将一些数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经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再引导他们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以此来体现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这也就是说,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际中,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再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与毅力。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完“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指南针或者地图以及相关的器材等,以学校为中心把自己家的大致位置画出来,看看谁画得准、画得好,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让所学习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样的道理,数学也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利的学习条件和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在实践中训练他们的形象思维,让学生灵活地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韩霞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