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9篇
时间:2022-06-28 02:18:12
导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9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教材内容改编得更贴近生活实际,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亲近感,增强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我就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如“小红跳绳跳了105下,小华跳了95下,小红和小华共跳了多少下?”“爸爸今年45岁,小丽今年9岁,爸爸比小丽大多少岁?”“爷爷给了小华50元去买钢笔,买钢笔需要23元,售货员应该找零多少元?”等问题情境。这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问题。学生很容易“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学生在课堂上乐学、爱学,感觉生活就在课堂当中,课堂成了探索生活问题的场所。
二、创设生活游戏情境,让数学知识融入生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一节内容时,我就开展了“小小超市”这一数学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与顾客,在“超市”进行“购物”或“售货”的交易活动。比如,1千克西瓜是2元,你买5千克西瓜是多少元?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服务员”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在交流中不仅能够巩固、熟练数学知识,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锻炼自己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数学活动游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交流、沟通中使数学知识自然内化为一种能力。
三、将数学课堂引入生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数学知识
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很强烈。使数学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这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学过图形面积计算以后,我引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去实地测量一下学校操场的面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时,我让学生测一下圆柱形水桶的体积,引导学生如何能够测量出水桶的底面周长、求得半径、测量水桶的高度,然后进行计算。再如,让学生测量一个长方形池塘的容水量,教师引导学生先测出水塘的长与宽,然后让学生将池塘的高转移到地面上来测量。这样,既调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
四、创设开放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比较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中逐渐形成和增强。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设置开放性的数学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例如,小明家距学校1000米,小华家距学校是1200米,小明与小华家相距多少米?这样的问题情境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学生往往会想当然的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究。通过探究学生清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其问题的答案也有多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的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总之,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使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数学课堂体验。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技能目标的设计上和具体实施教学活动的课堂上,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参与生活体验为手段,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及动手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作者:庞丽燕工作单位: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寄宿制中心小学
第二篇
一、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成成为一种常态,学生探究过程中可以生成,教师提问中可以生成,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生成。但在面对生成性资源时,大部分教师都对其没有一个敏锐的意识,能以发现其价值;或者有部分教师发现了课堂的有效生成,却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
1.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缺乏价值判断
“世界并非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同样,小学数学课堂并非缺少生成性资源,而是缺乏发现资源的智慧。我们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生成内容缺乏发现和判断。
2.课堂生成性资源缺乏有效的回应
课堂是可以调控的,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不仅要加以判断,还要采取有效的回应,回应不能不清不楚,不能错误诱导,不能过分放大。例如,在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时,让学生放1千克重的书本或者文具,同时问学生1千克的书和文具的具体数目,学生回答当然不同。教师对于这样的资源,设问到底数量应该是多少呢?学生一脸茫然,都觉得自己的对,教师却没有接着引导,让学生疑惑,有困惑。
二、回应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规律,遵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面对可能的生成,要有调控的能力,要做好生成预设,要抓住生成资源中的亮点,要有效地处理好错误资源,要对生成性资源加工和深化。
1.对课堂生成要做好预设
课堂教学能有序开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做好预设准备,对于课堂的生成教师也可以做好预设,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生成什么样的资源,会形成什么样的信息,是可以预设的,对这些资源或者可能生成的资源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都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抓住生成性资源中的亮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敏捷,具有跳跃性,课堂生成性资源具有动态性,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有效资源,尤其是这些资源中的亮点。处理好这些亮点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给课堂添加精彩,增加乐趣,让课堂生机勃勃。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学生对所学过的各种类型的面积公式进行归纳,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下底)×高÷2。本来大家归纳得都挺好,我在学生间巡视时,听到一位学生小声说其实这些面积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表示。我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就利用这位学生的“发现”(他也很可能是从别的资料上看到的),让大家去验证。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鼓励,大家也找到了更好的方法。一个有效的、意外的课堂生成让课堂变得异彩纷呈,变得饱满和富有探究性。面对课堂提问、意外的信息,教师要注意观察,练就“千里眼,顺风耳”。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观察学习过程和习惯,掌握课堂教学氛围,让这些亮点发光发热。
3.利用好错误资源
在课堂生成性资源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面对正确的资源我们教师都会尽量地去引导,放大其价值,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帮手,而面对错误资源我们教师大多是置之不理,采取漠视的态度。富兰克林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一个错误资源如何很好地利用可以展示出它的价值,成为课堂的辅助。例如,在学习“比例尺”内容时,教师出题:一块长方形水池,图上距离为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比例尺为1:300,请你算出这个水池的实际面积。其中有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6×3÷1/300=4800平方厘米=0.48平方米。如果教师不是简单地否定结论的话,却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究下去,让学生不仅知道错在哪里,还能得出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例尺关系,是很好的教学延伸,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4.对生成性资源加工和深化
很多资源在生成时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教师直接引用,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成为教学的累赘,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加工处理,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并对资源深化,让其发挥更好的效果,而不是蜻蜓点水,水湿地皮。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要学会正确面对课堂生成性资源,要能判断这些资源的价值,要有调控的能力,要做好生成预设,要抓住生成资源中的亮点,要有效处理好错误资源,要对生成性资源加工和深化,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精彩和有效。
作者:管玲燕工作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外国语小学
第三篇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自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学习、提高的途径有很多,报纸、杂志、网络、研修、培训、参与课题研究等,汲取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充实、修正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修养,才能学高为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要以新世纪民族素质对人才的要求为指导,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这样才能自觉地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实践素质教育。只有想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从各个方面想得更深远些。首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然后,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教法、学法,恰当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走出“传道授业解惑”的误区,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我认为,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角色应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数学教师要甘于俯身倾听、做学生心灵的朋友;用关心尊重和接纳态度,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对学生的一些数学思想和发现给予支持肯定和鼓励,真正承认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因素。做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引路人,在平等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习数学。
二、关注个体,重塑自信,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数学教师对一节小学数学课应该考虑的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数学课的学科特点。更多的关注在教学中是否做到让全体学生都能愿意主动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应该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上多下功夫。学生的自信,主要来源于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具体帮助,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渐形成。我的做法是,了解我的学生,针对我的学生设计数学活动。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还是实践活动课,我都会让不同学习程度学生有事可做,学有所得。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教学活动,我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一部分学生可以只做自己会做的一种解,解答正确;一部分学生至少要做两种解,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并且汇报解题思路,解答时先算什么,从哪里入手;还有一部分学生必须做两种以上的解,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汇报做不同解时的思考方法,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做,教师的备课设计可能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却能够保障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机会体验、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自身的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素质,逐渐缩短了和那些数学思维敏捷的同伴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面对一次次小小的成效,我体会到了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三、培养兴趣,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素质教育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提倡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我们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学数学,还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寻找规律,获取技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何能使学习成为快乐的活动呢?在教学中,我努力创造“乐学”的气氛,尽量借助一些事物、图片、课件,创新情景,使单调、抽象数学学科课堂精彩纷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了学生思维。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例如,教学“分数与小数互化”时,教师说:“请同学们报出一个分数,老师不用做除法,便能马上断定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验证了几个分数后,觉得老师讲的话千真万确,感到十分好奇、有趣,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兴趣产生动力,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数学的演示、操作,进而求证,而且不厌其烦。
作者:贾建国工作单位: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魏岗乡中心小学
第四篇
一、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作用
从目前的教学形式来看,虽然新课改正在向各地推行,但是国内很多小学教育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累,老师教学苦”的现象。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师资力量影响,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仍然使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而学习过程则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答题”的固定模式。在这过程中,虽然也有少数老师使用了合作性的探究学习方法,但是始终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寻。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智力始终处于开放到一半的状态,学生也就不能将生活与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有益于不能深入学习过程,从而对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意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受基层教育单位以及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影响,很多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表现得急功近利,为了追求更好的考试成绩,用题海战术,将教学主题放在习题练习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复习负担,同时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这种无止境的习题练习,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处在烦恼中,进而出现厌学心理。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智力与思维处于停滞状态,进而隐藏数学教学价值。同时,这种权威式、封闭式的教学也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更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实践性人才与创新人才。而进行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还能激发学生潜能,给教学课堂更多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将让我学变成我愿意学,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成果与效率。
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直接影响学习兴趣和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愿意学。例如:在一年级数学“找生活中的数”,可以让学生将“1”看成各种丰富多彩的事物,让学生主动感受数字的神奇力量,从而主动探寻用算式或者符号表示实际问题,提升学习兴趣。在这过程中,要求数学老师明确教材内容,并且制造对应的情境,通过寻找问题关键点,给学生积极思维创造空间,让学生深层次、主动、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教学活动中。小学生作为养成习惯、形成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倾听意见或者建议,在敢于发问、独立思考、乐于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在小学数学新课改中,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观应该根据教材内容,营造出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在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因此,在这过程中,老师应该创设尊重、民主、理解、平等、赏识、关注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让课堂教学轻松、自然的进行。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教学活动和生活融合。在小学教学中,好动活泼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将数学教学游戏化,通过数学游戏,为学生创造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高效省时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设计的数学游戏必须生动有趣,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特征。为了将教学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折纸、画画等特点,引导学生在做做、画画、玩玩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数学材料,如果将周边事物转化成教学资源,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各种知识。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优化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老师必须以快乐作为教学根本,让学生成为教学重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作者:孙福杰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第五篇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笔者深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对其加以正视并解决。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一言堂、满堂灌课堂传统教学模式
对于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来说,大多数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禁锢,课堂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走入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学误区。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主要来自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教书多年,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们能够凭借经验进行有效的处理,然而,缺少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引导和培养,即使巧取捷径解决问题,却不能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教学理念与实践未能有效结合
教学理念的滞后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因此,更新教学理念成为施行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虽然,新课程理念提出多年,教师工作者也都进行了相关的学习和培训,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未能真正利用。在农村学校中,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仍然停在口号上,课堂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氛围枯燥、无味,未能将情景教学应用于课堂中,这一系列问题也将制约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以教材为中心的错误教学方针
教材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标尺。然而,大部分教师却以教材为中心,认为只要认真完成教材中知识点的讲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这种教材即法典圣经的错误教学方针既制约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也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实践教学模式
作为教学工作者,首先,要学习全新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学习教学理念之后,要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最后,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纽带,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造民主、平等、友爱的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建立以教材为基础延伸教学视野的教学指导方针
新课程中指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可以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等。因此,教师必须准确解读教材,并对教材内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领悟编者意图,并丰富教学视野,最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教师准确的理解教材,有效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的延伸教材,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教材不仅是进行教学的工具,还应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法宝。
(三)创新教学情境活跃教学氛围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活泼爱动,加上农村学校的孩子生活体验少,对于许多外界的新鲜事物不了解,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创新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理解知识有重要作用。所谓的创新教学情境,就是构建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联系,将学生角色引入教学过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例如,游戏情境教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与“3”有关的游戏,也就是从一开始数,凡是3的倍数或者含有3的数字都要以拍手代替,游戏在谁那停止了那名学生就要给大家唱首歌。这样,在游戏中既得到了快乐,也学习了知识,培养了大家灵敏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和谐欢快的课堂氛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种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儿童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必须十分谨慎地对儿童接触的事物加以选择,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与合理的教益。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加生活化,让知识与实践更切合,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片自由、和谐的学习条件。总之,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与城市相比,许多条件不足,但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优势来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理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知识与实践的转化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孙凤华工作单位:山东冠县东古城镇民生小学
第六篇
在小学课堂中采取新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调动,更需要教师多方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的问题以及关注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教学生活化的施行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策略,从而保证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能够真正地学到数学知识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笔者认为,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实际中理解数字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学习之前,首先应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数据有一定的了解,进行一定的积累。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这一课时,教师在教授了学生简单的数学计数知识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组织学生走进校园、走进街道、走进市场,对于校园中的数目、街道上的楼房、市场上不同商品的价格进行了解以及统计,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学会对100以内数的数、读、写。
2.在生活中感受图形
在北师大版的小学一二年级教材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对于空间与图形进行学习与了解。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的生动性与便利性,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室、校园、家、街道边发现不同的图形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使数学教学课堂变得不再单一枯燥。
3.在具体问题中应用数学
数学学科在建立之初是为了对人们的生活数学能力进行普及,从而保证日常生活中对于基本数学技能的使用。所以,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应仅仅传授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技能,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则能够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在学习到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时,教师如果单纯地运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但如果教师将这些运算过程融入某个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去,其实际效用便会不大不一样。比如,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再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一个任务,让每一小组去某家商店或者市场、超市购买一定数量的文具、生活用品等,并让学生计算自己购买某一数量的笔需要花费多少钱,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子需要花费多少钱等。让学生先计算再运用,既加深了印象,又生动了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经历,一举数得。生活是知识丰富的源泉,生活亦是知识扎根的土壤。综合以上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为了更加丰富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各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并开展积极的探索,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创造新时代下的高效课堂,为学生构建生动有趣的数学环境,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占跃进工作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忠信中心小学
第七篇
1使用规范的语言
小学数学语言需要规范、准确、严谨,因为小学数学教学涉及的理论、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等等都具有唯一性,不能够随意的进行更改和调整,有时候即便差了一个字,也就成为了另一个内容,这样就会出现巨大的失误。教师的语言必须要保证准确、规范,这是基本要求,在此之上就需要其干净利落、有条理。部分新上任的教师,在一堂课的时间内不能够完成任务,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语言过于啰嗦,因为担心不够细致,一个内容就反复反复的讲解,这样时间就会不知不觉的流逝,以至于整堂课都让学生处于重复的状态,他们会云里雾里,感受不到教学重点,容易出现厌倦情绪。这一问题还需要教学课前做好准备,将语言大纲进行组织,尽量控制语言的复杂度,课外内容不要插入,以免打乱自己的节奏,等到数量后在引入课外知识。语言的严谨和准确一定要保证,生活用语不要随意的应用于理论解释中,数学知识的表达要科学规范。
2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3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4语言轻松幽默
幽默可以给人带来轻松的感觉,也是语言的较高境界,其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让自己的语言幽默,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学生的情绪也比较激昂,在良好的环境影响下,其心理压力会减轻,能够更加轻松的面对学习,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幽默的语言要教师自身去发觉和联系,要自然,幽默的语言可以帮助教师调整课堂气氛,调整教学节奏。有时候学生会因为分心或其他原因而出现错漏,例如将定理定律读错,认错字等等,这个时候通常教师都会采用纠正,直接指出的方式,而这样往往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挫折,气氛也比较僵,如果改用幽默调侃的语言,则会让这种纠正变得比较柔和,学生不会感受到较大的挫折感,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幽默的效果不仅仅在于提醒,还在于我们将一些批评变成了教育,让学生容易接受,动则发火的教师,虽然表面上会有威严,可是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心悦诚服。语言的魅力非常的巨大,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可以提醒学生,可以警示教师自己,因此学会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小学数学语言艺术其实需要教师多用心去应用。这种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凝结,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它,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实践和联系,直到熟练。
作者:张利工作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中心小学校
第八篇
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
对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解不透彻,以至于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还处在媒体观的层面上,没有真正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对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不当也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对多媒体技术硬件设施的投入高于对多媒体软件的投入,没有好的软件,多媒体设备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学校制度方面,在全面开展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硬件设备的建设方面,对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组织保障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2促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整合的建议
2.1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前提和保障。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体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其次,学校要逐渐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再次,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多媒体技术指导小组,创建良好的宽松氛围,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网络手段,与广大教师进行有效交流,在交流中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以求得到及时准确地指导和帮助。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地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学校课堂优质化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计算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真正使课堂教学转变的高效,有趣味性,不能只依赖于这一种教学手段。
2.2多媒体的应用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易于理解,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定理就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而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凭借自身的音响、动画融为一体的优势,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思维离不开感性经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尽量直观展现教学内容。另外小学生课堂上对学习的参与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投入的精力与情绪的高低有关,教师要通过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日常生活中学生骑自行车等的生活画面。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自行车、汽车的轮子都是圆的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区别,哪一种适合作轮子呢?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直观形象,也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一方面要重视逼真情境的创设,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数学知识大都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同生活中经验相联系,如平时买东西、量身高、看钟表时间等等,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时,会在无意中加快教学速度,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规划课堂结构,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思维活跃时间,如可以适当停顿或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结语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外部环境的创设、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特点和学生思维的把握,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课堂教学因为有了多媒体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春天。
作者:李先法工作单位:即墨市普东镇抬头小学
第九篇
1、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尊重了学习的差异。由于学生智力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各方面内容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讲解一样的内容,那么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时间的浪费。如果教学内容很简单,大部分学生都会而教师为了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听懂再讲解一遍,那么就会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果内容较难,只有几个学生能听懂,大部分学生都听不懂那么也会浪费大部分学生的时间。因此,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教师明智的选择。如果学生听懂的内容再让学生听一遍,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如果学生本来听不懂的知识硬要学生听,那么学生也会产生厌烦心理,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分层教学很好的化解这个矛盾。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奥数题、附加题,对于这些难度较大的题,教师没有必要全都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讲解,可以针对学生差异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第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分层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水平和特点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从而使得课堂效率提高,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品格。
2、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1知识结构设计的分层。国家制定的小学数学教材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就没有任何挑战性。而对于那些成绩很差的学生而言又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因此,教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分层。比如说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将课本上的知识讲解完毕,然后让基础差的同学对基础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讲一些小学阶段经常考到的奥数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这些增加的较难的知识不是大纲中所必需的,所以成绩较差的同学没有必要非得掌握,这样就不会给这些同学造成一定的学习负担,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无疑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2问题设计的分层。教师提问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引发学生思考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提问时,也要注意提问的方法。在提问之前,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清楚的认识到哪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哪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容易。然后教师需要针对问题的难易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除了以问题的难易程度为参考标准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进行提问。比如在讲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这一课时,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剪纸,教师可以对这些喜欢剪纸的同学进行提问,让他们对图形的转变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让擅长剪纸的同学当堂剪一些图形,让其他同学进行观察,这样就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教学要求的分层。不同的学生由于原有的基础不同。因此,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总之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当,同时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并且往高处要求。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教师对其要求要稍微放低一点,防止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同时防止学生失去自信心。比如说在学生《圆柱和圆锥》这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要要求成绩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掌握推导过程,而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最终的公式,然后会运用就行了。
2.4课后练习要分层。练习法是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练习题也要进行分层。练习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做的,这些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点;第二部分是针对成绩好的学生而言的。这些题需要可以提高难度,引发水平高的学生的探知欲;第三部分就是一些最为基础性的题,这些题是为基础差的学生准备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得成绩差的学生稳步发展,使得成绩好的同学有了更大的提高。
2.5评价学生要分层。正确的评价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作用。评价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加鼓励,降低评价标准,先让学生增强自信心,然后让再逐渐提高学习成绩。对于那些容易骄傲自满,学习能力又加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批评,提高评价标准,防止学生由于骄傲自满而造成学习成绩的下滑。
3、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分层教学,比如说对知识结构进行适当的分层,对练习题进行适当的分层,对学生的评价进行适当的分层等。只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才能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成绩。
作者:赵符生工作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 上一篇:供销合作社总社工作思路4篇
- 下一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