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方向探讨论文
时间:2022-05-13 11:57:00
导语: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方向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适时的“教师主体性”传承;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传统的课程实施确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学生的“学”有其“主体性”,教师的“教”也有其“主体性”、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诗人深刻的意境、新课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讲”在“体验”难以获得时、“讲”在“探究”遇到困难时、语文教学“应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小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差,知识积累量较少,他们的学习主要以吸取新信息为主、说话内容写在前面,说话人写在后面等,具体请详情见。
笔者认为适时的“教师主体性”传承,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还是需要的。传统的课程实施确实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是要转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可是,如果为了“改革”而全盘否定传统的、有意义的“教学法”,那就势必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适时的“教师主体性”传承。
根据教育规律,学生的“学”有其“主体性”,教师的“教”也有其“主体性”。但是,不管教师多么高明,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心理的主动性,不把学生从被动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有效地挑战学生本初的心理的结构,使之产生个性化的调节和建构,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师只有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促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教学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正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动性、个性、不可重复的创造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所谓“师生平等对话”应当是在人格和层次上的“平等”,在学养上,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主体”应该属于强势地位,学生“主体”应该属于弱势地位。
从这点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果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一文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当学生觉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与“对愁眠”的关系难以理解时,教师不应该甘于弱势主体——用“朗诵”去搪塞,而应该把自己的洞见拿出来,指出:“诗人因为怀着一种忧愁的心情躺卧在船舱难以入眠,所以对看到的‘月落’、‘江枫’和‘渔火’,听到的‘乌啼’等事物也好像染上了‘愁’的心情”这一深刻内涵。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诗人深刻的意境,而避免出现“因为诗人看到了‘月落’、‘江枫’、‘渔火’,听到了‘乌啼’,所以,忧愁地躺卧在船舱,睡不着”的错误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权威不是其职位给予的,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可见,权威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第一,它是要教师以自己的强势主体性来树立的;第二,它不是自足的,而是相对的,在激起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发展的。显然,在探索知识的课堂,教师不是白白坐在第一席位上的“首席者”,也不是水手,而是探求真理的导航。
二、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
新课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重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但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为了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尽量“不讲”。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于是,尽量“少讲”乃至“不讲”。所以,课堂上常常是“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教师的课文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就浅尝辄止。
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场面壮观,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长此下去,语文课就会变得美得空洞,华而不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尤其是学生遇到“体验性”和“探究性”问题时,就更需要教师的“讲”。
1、“讲”在“体验”难以获得时。
与文本对话,要引导对文本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如教学《林海》由“木材”引起“联想”部分时,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也表达不出。于是,教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教师:“这些木材绝大部分来自大兴安岭,它对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切能使国家经济腾飞、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确实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学生就不难领略了。
2、“讲”在“探究”遇到困难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以问题探究为主。学生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当问题深、难、宽时探究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在让学生探究当被烈火烧身(外表)时,他是怎么想(内心)的,有的学生说“他在想,早知道会这样,不加强伪装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快点吹冲锋号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自己死了很光荣,值得”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埋怨、自豪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当时真正的想法——“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也丝毫不能暴露目标”。此时,教师可“点讲”:“当时,我们潜伏部队离敌人有多远?敌人在什么位置?大白天如果我们部队稍有动静,那可能出现什么后果?”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但自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是语文教学优秀传统之一。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在新旧知识产生联系的条件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前人经验和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准确信息、科学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它与机械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管学生懂或不懂,把学生当“容器”,一概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结果。
小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差,知识积累量较少,他们的学习主要以吸取新信息为主。教师理解能力较强,知识积累量较多,所以,教师通过授课向学生传递信息是必要的。如名著名篇内容、历史典故、科普知识、作者生平等拓展性知识,在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直接传递给学生。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有的学生问:桂林山水为什么这样秀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版)中的《桂林山水为什么那样秀丽》这篇文章,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这样,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四种对话句式,即①.说话人写在前面,说话内容写在后面;②.说话内容写在前面,说话人写在后面;③.说话人在中间,说话内容在前面和后面;④.只写说话内容,不写说话人。当学生答不出这四钟句式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时,教师可直接介绍——说话人写在前面的,一般是强调说话人的身份,用在对话的第一句比较多;说话人写在后面的,一般是用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场合,比较强调对话内容;说话人写在中间的,一般用在对话比较长,分两部分说,中间的逗号表示说话稍停顿;不写说话人,一般是用在说话比较紧凑,如质问、辩论、吵架等场合。写对话时,这四钟句式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像这样的方法知识,学生往往概括力较差,教师完全可直接传授。
由此可见,适时的“教师主体性”、必要的“教师讲解性”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教学的重要方式;是教师辨证的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环境开放式教育运作调研论文
- 下一篇:随车试验分析开发械式自动变速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