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怎样浸润数学课堂
时间:2022-12-11 09:20:21
导语:数学文化怎样浸润数学课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要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以此为导向,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融入了大量的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好题,不但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道德情操,真正做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些试题频见于期刊,这里不再赘述。笔者主要收集了一些在高三教学中发现的好题,以飨读者。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得到了特别的重视,教师应认真地把它渗入到数学教学中去,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使数学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第一,让数学史进课堂,引导学生人格健康成长。
了解古今中外数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数学课中适当地融入数学史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家们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影响下健康成长。例如,罗巴切夫斯基创立的非欧几何,就是一个人类认识史上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成果,而这个重要发现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第二,让数学思想进课堂,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教师在课堂中要用数学思想来统领教学,每一节课教师都应站在更高的位置,从数学思想的层面进行小结,让学生再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无论试题如何变化,都能够根据数学思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注意沟通各个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揭示教学内容里所蕴含的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
第三,让数学美进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数学知识中处处有美的存在,教师要发掘数学教材中美育的资源,恰当地引入数学学习中,把它完美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在享受到数学简单美、和谐统一美、应用美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过程越来越简洁、有序、严谨。
例如,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可谓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简单美的典范,却概括了无数多面体的共同特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略到数学形式的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巨大。在学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标准差时,让学生比较两个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应用之美。
笔者引用几例以此说明数学文化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数学工作者重视,正“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笔者也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挖掘数学文化,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为培养新时代新人共同努力!
作者:肖军 单位: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