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06:50: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数学建模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模教学下数学建模论文
1明确概念,了解内涵
我们所说的数学模型指的是用精准的数学语言去模拟和描述实际生活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等,其主要特点就是运用数学语言将客观现象或者事物的特点、主要关系表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具体的数学结构。例如,小学数学问题中“5棵白菜与2棵白菜堆起来是多少棵”、“5只羊与2只羊加在一起是多少只”这样问“一共有多少”的问题有很多,如果每次都一遍遍数太麻烦,于是运用加法数学模型可以解决很多的类似问题。同时,当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时,则可以运用乘法数学模型。又如,“小芳家的储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使用边长为整分米数的正方形瓷砖来铺设储藏室地面(使用瓷砖都是整块的),边长为多少分米的瓷砖合适?其最大边长是几分米?”当小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也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在小学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不少人认为建模是学者、专家的事情,作为小学生来说只能运用模型或者找一个生活原型来加深对数学模型的认识和理解,而无法做到创建数学模型。然而笔者不这么认为,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小学生也有创建数学模型的可能与机会;第二,一旦学生面临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没有现成的模型来套用的情况,因此学生自己必须通过探索研究,找到适合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此外,在小学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依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主,此时较难掌握建模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其建模思维,逐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建模的过程,并逐步掌握建模要领,提升其运用建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体现过程,循序渐进
第一,准备模型,丰富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经验。众所周知,模型的建立离不开具体的现实情境,因此只有对问题的情境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有效建模。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开发学生丰富问题背景的能力,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来创建与实际生活相符的生活情境,从而为创建模型提供丰富的体验。比如在《确定起跑线》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室先播放了400米赛跑的片段,一一展示了跑道的整体状况、运动员起跑瞬间、比赛过程及最后的冲刺等情况。看完之后,学生会产生许多疑问: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跑弯道时,内道运动员能够超过外道运动员?然后学生就会提取相关的信息,比如:跑道是有弯道和直道两部分组成,有着相同的终点,外道比内道长,因此起跑线也就不同。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用课件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及答案一一予以证实。这种运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充分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的方式,对激活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有着较大的帮助,学生有了丰富的背景作依赖,就能更好的解决本课的数学模型问题,即“相邻起跑线的距离差=直径差×π”。
第二,假设模型,把握本质特征,提出合理假设。在小学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建模的目的及建模对象的特征来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实际的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提出合理的假设,这一点很关键。此外,这一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善于分别问题的主次方面,为建模提供正确的方向。
第三,建构模型,合理选择策略,亲历建模过程。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策略选择十分利则会对建模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要知道,合适的策略能够帮助学生精准抓住问题的实质,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立足与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认知起点,充分让学生亲历运用合适策略进行建模的整个过程。
数学建模培养能力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阐述了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讨论了如何在数学建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讨了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
1引言
当今世界,创新取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已经无可替代地成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基础。
因此,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竞赛活动在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已是举足轻重.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直接组织领导,面向全国高校,规模最大,参与院校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科技竞赛活动.其宗旨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自1992年举办第一届竞赛以来,参赛队数以平均每年近30%的速度增加,2006年已达到864所院校9985个参赛队的规模.正是由于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它积极地推动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开展,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数学建模教学论文
数学建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敢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自律、团结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具体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建模比较感兴趣,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他们对于数学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有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依靠数学,平时做的题都是理论性较强,实际性较弱的题,都是在理想化状态下进行讨论,而数学建模问题贴近生活,充满趣味性";"数学建模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感受到数学问题的广泛,使我们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理解得更为深刻"。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及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数学结果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的能力;独立查找文献,自学的能力,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洞察力。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当前我国高中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如何呢?下面是节自有关人士对某次竞赛中的一道建模题目学生的作答情况所作的抽样调查。题目内容如下:
某市教育局组织了一项竞赛,聘请了来自不同学校的数名教师做评委组成评判组。本次竞赛制定四条评分规则,内容如下:
(1)评委对本校选手不打分。
(2)每位评委对每位参赛选手(除本校选手外)都必须打分,且所打分数不相同。
(3)评委打分方法为:倒数第一名记1分,倒数第二名记2分,依次类推。
数学建模课程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建模;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数学建模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必修课和专业课设置不合理有关,应对高校数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并提出具体改革建议。
1.前言
数学建模,从宏观上讲是人们借助数学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从微观上讲是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方式。数学建模教育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竞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既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加强数学建模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校数学建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数学建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学生们在竞赛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引发出对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思考。
2.数学建模的现状和所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1建模竞赛的现状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摘要: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牵引,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相融合,把以竞赛为目的变为以竞赛为手段,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问题。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进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创业;学科建设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85年出现于美国[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从1994年起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在高校中已变成最广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之一。这项竞赛2007年被列入教育部质量工程首批资助的学科竞赛之一。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挑战性[1]。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对解决方法没有任何限制,学生可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任何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加以分析、解决,他们必须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学习、独立研究的能力。竞赛没有事先设定标准答案,但留有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并充分发扬3人一组的团结合作精神。由于竞赛面向所有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每年吸引了大量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参赛。
竞赛实际上包括三个阶段,即赛前培训阶段、竞赛阶段和赛后研究阶段,彼此相互联系。在赛前培训阶段,学生要通过课程学习或课外讲座掌握一些包括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软件的使用等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际建模得到训练;竞赛三天集中完成竞赛题目;赛后对赛题继续深入研究。在“十二五”期间[2],国家决定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而数学建模竞赛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打开了新思路,给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新途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数学建模竞赛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不断扩大师生的受益面,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组织好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和建模竞赛活动,以及如何积极引导师生广泛参与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如何结合数学建模竞赛活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也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牵引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内容
1.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在实践平台上以模拟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创业意识。在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过程中要突出课堂理论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在大学期间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学科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各个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构建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竞赛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群体,让学生适时调整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自我分析,寻找进入社会的切入点。2.探索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之一,良好的竞赛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不以比赛为目的,而以比赛为手段,重视比赛的各个阶段,从赛前的课程学习到校内选拔赛,再到赛后继续研究,在激励机制的调动下构成了一个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氛围。3.提出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在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即每年的3月份开设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对于全校其他专业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每个学期都开设数学建模公共选修课。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数学建模竞赛的校内选拔赛,6—8月份进行赛前的培训实训,9月份进行全国赛的比赛,12月份进行赛后赛题继续研究的立项申报工作并积极开展研究,数学建模教学团队给每个项目配备了指导教师,次年3月开始结合赛题的后续研究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争取进一步的基金支持。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理学院的数学建模实验室、数学建模开源平台全程对学生开放,提供研究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团队教师的及时指导。
研究生数学建模论文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目的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最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极其重要的目标。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如何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数学建模,是指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近似、提炼,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计算出模型的解,并验证模型合理性,最后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结果来解释现实问题。数学建模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在研究生公共数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开展开设与数学建模相关的实验,对研究生后面的科研工作乃至将来走向工作岗位都会终生受益。本文结合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在研究生建模方面的经验,讨论了数学建模与研究生培养的关系,给出了如何加强数学建模,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措施。
二、数学建模与研究生培养
(一)研究生数学建模本质。研究生建模更接近科学研究,需要运用复杂、高深的数学工具,严密的科学论证,解决专业、高深的科学前沿实际问题[2]。如2017年研究生建模D题,基于监控视频的前景目标提取。面对今天海量的视频数据,提取有用前景信息并借助计算机识别,非常有现实意义,而解决该问题需要图像处理、目标优化、计算机视觉、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对研究生要求其实很高。(二)数学建模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生数学建模涉及到前期培训、后期竞赛等过程,参赛时包括文献检索与查阅、数据收集与整理、问题的提出、模型的假设与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合理性与稳定性分析、精度验证、最终论文的撰写等环节,对科研能力的培养而言,其中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因此,好多导师认为“一次参赛,终身受益”,学生认为“数学建模表面是枯燥冰冷的,只有用火热的思考才能剖开冰冷的表面,去体会其中的神秘和深邃,这正是建模的魅力所在”。我校一位获得国一的学生毕业时说“参加和未参加建模的学生毕业论文有着天壤之别”。竞赛时间紧、任务重,竞争激烈,交流频繁,科研强度非常大,这些方面是正常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的的确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三)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人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与数学建模过程如出一辙,是人类创新思维的源泉[3]。传统的研究生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演绎等逻辑推理,主要从定义、公理、定理、法则等出发,结合已知条件,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在这个工程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却被忽视。数模竞赛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非本专业问题,往往是多学科的交叉,这种交叉有利于扩展建模参加者知识面和培养他们发散思维,最终提升创新能力。
三、推动研究生数学建模发展的措施
(一)学校政策的支持。2014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得到了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正式将其纳入了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该赛事主办单位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这个举措大大增加了研究生数模竞赛的号召力和权威性,给竞赛的发展以巨大的推动[4]。在这样的背景下,陕西科技大学将竞赛成绩看出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经费使用、指导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认可比赛成绩,使得该项工作在我校持之以恒,不断发展壮大。(二)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数学建模涉及多交叉学科、难度较大,仅凭少数几名教师来完成整个竞赛教学和培训任务很困难,合理的方法是成立数学建模指导组,成员包括老、中、青三个年龄段教师,职称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牵头、中年教师为主力、年轻教师作为后备力量,形成合理梯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一茬又一茬,但指导教师团队要相对稳定。另外,指导教师最好都有科研经历,具备科学研究基本素质,能敏锐把握科学研究前沿和热点,具有良好的数学修养以及基础知识,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同时,指导教师还要积极培训、取经、多听专家讲座和参加相关会议,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指导能力。其实,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指导学生参赛,教师自身能力也能提升。(三)构建研究生建模数字化平台。最早的研究生建模竞赛可以追溯到2003年东南大学发起并成功主办的“南京及周边地区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迄今全国已举办14届。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各高校都积累了不少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一个网络平台,将极大提高建模培训效率,惠及更多学生。如黑龙江科技大学,创建了类似平台,以ThinkPHP为框架,使用Zend、Wamp、Mysql、Flash、hotoshop等软件,结合大量图片、录像和音频文件制作而成[3]。这些工作可以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在老师指导下逐步实现。(四)融建模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完善建模培训体系。在研究生开设的诸如《数值分析》、《最优化算法》等课程中,可以将数学建模融入其中,提前让学生了解建模思想。将研究生数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时,倡导注重数学分析、数学应用、数学计算和数学实验相结合。比如在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将应用背景问题与数值计算问题相结合教学,将问题求解方法与方法扩展问题相结合教学。每年参加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水平各异,部分同学本科就参加过数模竞赛,这些同学熟悉数学建模整个过程,参赛较为顺利。但也有不少同学不知模型为何物,他们虽然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本专业知识,可首次面对数学建模竞赛,他们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确定题目,收集数据和相关资料,整理出一篇逻辑清晰、模型合理的论文,前些年,作者本人曾在赛场被学生询问什么为模型。鉴于此,有必要利用暑假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赛前培训。通过培训,让学生熟悉建模从选题到论文写作整个知识体系,最终顺利参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与组织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主要工作包括:赛前动员、假期培训、学生选拔、确定教师、正式比赛、后勤保障等。因此,加强整个竞赛的组织和管理,摸索竞赛前期培训的有效模式,使竞赛科学、合理、规范是数模竞赛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五)后期总结与经验交流。赛后经验座谈会非常重要且很必要,经验交流会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或者取得好成绩的高年级研究生学长介绍他们参加整个数模竞赛的经验,增强未来参加者信心,这方面尤其是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比教师说服力更强。这对下一届参赛队员积极参赛、取得较好成绩帮助较大。
关于高职数学建模论文
【摘要】数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和专业学习服务。但是在高职院校中,数学类课程往往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位:开设专业较少,教学与专业分离,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讲授较为枯燥。基于此,借鉴数学建模的思想,对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高职;数学建模;数学教学;改革创新
将数学建模的模式和思维引入普通数学课程,并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化”“教学内容应用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评价综合化”的全面教学体系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本文将从改革背景、改革措施和改革成效三个方面,介绍和探讨基于数学建模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一、改革背景
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一般有如下特点:开设有关数学课程的专业不多,课时也一再压缩;许多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些困难;不少教师上课理论性过强,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然而,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但数学建模课程受到不少学生青睐,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也能获得较为不错的成绩。以我校为例,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数学建模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其和普通数学课不同,每次课程都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很喜欢“动手做数学”的模式,积极性较高,觉得数学建模课程可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意义。深入思考两种数学课程的不同及其本质,笔者认为可以将数学建模的模式和思维引入普通数学课程,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进行创新实践,使得高职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与时俱进,更加面向专业、面向问题、面向应用、面向生活。
二、改革措施
数学建模问题分析论文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心得体会:
阅读1篇论文对我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启发与指导:
(1)大致了解数学建模论文写作时应包含哪些内容
(2)每部分内容都应写些什么
(3)汲取他写作与处理问题的成功之处,以便将这些优点运用于我以后的论文写作中
数学建模教育模式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数学建模教育模式引导-发现
论文摘要摘要: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以知识及教育模式为载体。本文在高校数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介绍了数学建模教学中引导-发现教育模式对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所起到的促进功能。
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基地,承担着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着眼点。那么,在这项改革中,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模式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社会环境和受教育主体的需求而改变的,当代大学生面临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和走势,这些背景和走势对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1。
科技发展走势摘要:科学知识发展越来越快,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样情况下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市场经济走势摘要: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和创业都有竞争,决定竞争胜败的是人的能力和素质,包括人的学习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能力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论述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竞争意识和社会应变能力的作用,研究了数学建模对高职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数学工具,更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能力,而数学建模竞赛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载体.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类型得到了空前发展.高职教育在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而且逐步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中.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如何服务于这个目标成为高职基础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应是一个重要取向之一.
一、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起源于美国,我国从1989年开始开展大学生数模竞赛,1994年这项竞赛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每年都有几百所大学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与以往主要考察知识和技巧的数学竞赛不同,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等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没有固定的范围和模式,往往是由实际问题稍加修改和简化而成,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性,参赛者从所给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可以翻阅一切可利用的资料,可以使用计算机及其各种软件.竞赛持续3天3夜,参赛者可以在此期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各种能力.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一个合作式的竞赛,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比赛,每组3人,共同讨论,分工协作,最后完成一份答卷论文.数学建模涉及的知识几乎涵盖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甚至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而且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学科交叉的结合点正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竞赛是能够把数学和数学以外学科联系的方法.通过竞赛把学生学过的知识与周围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下列能力:
(一)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