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式教学实践探讨
时间:2022-06-11 11:26:10
导语:小学数学活动式教学实践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活动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含义和意义
1.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概括教材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提出研究的问题,由此展开,在学生之间进行分析、讨论、计算、归纳等学习过程,教师采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优而精讲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规律,课后总结思考。
2.活动式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激发课堂学习气氛,带动对教材认知程度低的学生一起学习,培养学生意识品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学习的懒惰性,激发对数学好奇心理,主动积极探讨数学问题,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二、活动式教学在小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活动使教学流程顺利进行
1.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开课前引用幽默笑话,或是采用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导入与教学内容贴切的问题让学生质疑,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例如,在开课前对学生说:“现有一件令人兴奋的消息公布,不过前提是你们认真听课,课后将告诉你们。”一般学生在这一情况下,因为想知道那个消息会集中听课,课后教师再对学生说“:这消息就是你们这节课认真听讲,你们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时学生会感觉“被骗了”,但是确实学到知识是令人开心的事。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言语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听课的质量,教师授课幽默风趣,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2.活动目标和内容的确定。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如何进行。课前设计几个有关上节课由浅到深的数学问题,教师提问,学生抢答。逐步鼓励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一视同仁,对问题没解答出来的和解答出来的学生给予掌声,对他们的积极抢答给予肯定,鼓励了因害怕答错题未积极抢答的同学积极发言。实践证明,教师了解学生课下学习情况,把握课堂教学进度,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样设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变很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有设计者、指挥者、监督者、受教者等角色,鼓励学生积极抢答和发言,让学生跟随教学思路走,绝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解答问题时,教师故意在一个数字后加多一个零,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提出,教师假装粗心大意的样子。这样让学生知道教师也会犯错,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难以亲近教师的焦虑感,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和提问,让学生在教师授课中跟随教学思路走,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进度。
4.安排好学生教室座位。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和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交流,必须设计好学生座位安排。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批将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在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周边,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安插在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中,形成学习基础差及一般的学生包围学习成绩好的格局。教师这时就要适时调动学生座位,让数学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自由调动座位,各自适应,以学生自主组织讨论问题,激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达到知识相互补识,在游戏中让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学习,对语言规律进行充分运用和掌握。
二、对活动规则进行完善,对活动步骤进行灵活设置
要按照这些原则来对阅读活动课教学进行设计,操作性较强,以便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选择开放的内容,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选择灵活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进来的兴趣;对评价规则进行规范,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1.在课程开始之前,创设语言情境,选择激发兴趣的活动。众所周知,高中英语阅读中关于同一话题会有三篇文章,那么在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些语言情境,将学生所掌握到的背景知识勾起来,同时,向学生们讲解与本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比如采取形象直观导入法,教师在开讲之前,可以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实物、图片、表格等,这样就将抽象的话题变得形象起来。采取头脑风暴、自由讨论法,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导入模式,提出话题知识,然后让学生来探讨话题的背景,然后将关键主题给逐步地引出来。比如在学习健康生活这一章节时,就可以首先提供一张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来自由讨论禁止抽烟方面的知识,然后引入课堂知识之后,学生也会有充分的兴趣去学习。采用直接解释法来开展活动,教师可以对某一个特定话题进行解释,或者提供一些话题方面的背景知识,比如在学习英语诗歌的时候,就可以类比我国的唐诗、宋词等,让学生列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两首古诗词,将学生的兴趣给充分的激发出来。
2.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开展身临其境、丰富知识的活动。要想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让阅读材料作为学生注意的焦点,那么学生就需要对语篇的总体意思进行理解,然后从细节上对内容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可以采用视听泛读法,也就是教师先设计一些关于文章结构的问题,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对阅读材料进行整体感知,对文章的结构和大致意思进行理解。可以采用略读浏览法,通过泛读法,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了大体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将文章的主题找出来,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才可以对文章进行理解。可以采用精读细节法,结合文章主题,教师设置一些关于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学生认真阅读文章,将信息点提炼出来,这样就可以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继续提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去理解文章的更深层次内容,学生来分析判断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推测。
3.在阅读之后,开展创设情境和运用交际的活动。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点,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就需要将其应用到日常交际之中,将语言的交际功能给体现出来。可以采用口语为主的训练活动,教师结合本章节的话题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讨论一些热点话题,还可以将其划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积极参与社会话题。也可以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比如分角色表演剧本,等等,只要达到了语音知识得到巩固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即可。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可以设置情境,让每一个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提出自己想要制止全球变暖的措施。在学习禁止抽烟的时候,可以设置情境,让每一个同学都讲出来禁止他人吸烟的建议。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掌握到的语言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总之,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活动教学时,要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总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占据课堂的主角位置,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堂活动的设计对于高中英语阅读课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活动,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这些掌握到的语言知识熟练应用于交际之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要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培养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
作者:梁锋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建设路小学
- 上一篇:高校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方法研究
- 下一篇: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