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

时间:2022-08-14 10:57:30

导语:怎样提高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怎样提高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解题,如果在审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就会导致解题方向、解题知识点运用、解题方法运用等出现错误,最终题目解错。尤其是数学应用题中,题目叙述较多,很多学生因为审题不清出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审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数学题时,应该注意反复读题、分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读题重要性,并在以后自己解题过程中,主动反复审题。老师还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准确迅速审清题意。在审题过程中,通常分为两类型:一是像计算题一类的题目叙述较少的数学题,可以让学生学会找到关键词,很多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计算完后检验,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清,计算完后不进行检验,老师应该在平时讲解题目中注重强调;二是像应用题一类的题目,叙述较多,包含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理清题意,再进行解题,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简化题目中的已知、未知条件,如何将所需解决问题简化成基础题目来解答,找到题目中隐藏条件。根据题意,分析需要什么数学知识点、方法来进行解题。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与质量。

二、巧妙运用数学知识,找到准确解题方法

在审题之后,很多学生就盲目进行解题,这是错误的解题过程。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就此进行正确指导。学生在审题之后,应该是根据题目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并与所学基础知识联系思考,分析题目所给条件,与所学的哪些知识有关联,应该采用什么基本技能与方法来解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猜想,认真思考后,再着手进行解题。这样学生在审题完成后,就会将题目中涉及知识点找出来,并找到准确解题方法。数学题目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但是解题途径很多,老师在平时课堂上讲解相关题目时,应该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找到题目的相关知识点,然后用多个方法进行解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着手解题,并选择最佳解题方案,提高解题效率。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解题能力,突破思维定势。因为目前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一类题目的解题水平,会进行同类题目的大量训练。在这个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就产生思维定势。当题目当中条件、要求发生变化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还是盲目套用公式,结果就造成大量题目错误。针对这个现象,老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进行题型训练时,要参杂各类题目,让学生能够进行灵活转变。尤其是一题多个解题方案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尝试,多设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多机会进行创新性题目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

四、养成解题后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在教学过程中花费大量的心思,但是在教导学生课后总结、思考方面做的还不够。学生只是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解题,将错解题目进行改正训练,但是并没有后续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老师教学当下知道答题错在什么地方,过后同样错误还会继续重犯的原因。没有总结,找出错误原因,就不知道怎么来避免错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题目时,除了要讲解正确解答方法、技巧,当中包含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将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讲解,找到出错原因,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最终进行改正。还应该让学生课后将错误题目进行订正、标注错误点,最终养成学生纠错反思的习惯。另外,由于很多题目解决途径多,老师在讲解之后,学生应该将每种解决途径写下、理解,并总结每种解题途径,反思为何没有找到最简单易行的解题。长期以往,学生会养成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可以避免错误,找到最佳解题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五、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老师教导下、学生讨论过程中,思维都很敏捷,解题速度也很快。但是独自解题过程中就会出现错误多、效率低的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缺乏独立思考解题能力,对老师、书本依赖性较强。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预留学生独立思考解题时间,让学生养成独立解题习惯。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提高,需要经过长期指导、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本文作者:康艳芬工作单位:内蒙古镶黄旗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