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时间:2022-08-13 08:16:44

导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在轻松和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也是有效课堂的重要表现。

一、数学课堂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一)课堂活动注重形式

由于新课改中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因此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讨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使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在这种课堂气氛中,造成学生简单的行为参与,而思维却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比如有的教师热衷于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情景创设时过分追求情景的观赏价值而实际知识含量不高,对于显而易见的结论还让学生进行讨论。

(二)把学生作为知识容器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把学生视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却忽略了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接受和理解。强调简单的背诵,却没有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学生也就没有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的时间,使数学课堂成为了一种被动式的灌输学习。长此以往将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数学思维的劣化,最终使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消失,形成了依赖和被动的心理。

(三)课堂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机械性的训练

适当的重复训练能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如果只注重量的增加,希望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机械训练来培养学生能力,则只会适得其反。大量的重复训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对数学的悟性和创造性大大地降低。所谓的题海战术如果运用得当,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不管什么题、不管什么类型、不管题目的出处,不经过删选,结果频繁在练习和考试中出现错题和重复的题目,会使学生产生心烦和消极应付的思想,打击学生的创造力。

(四)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的教师认为数学课堂学习的是数学知识,而无关乎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事实上,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伴有情感参与和提升价值观的过程。如果一味地追求课堂的外在形式,或者追求数学课堂的应试效应和短期效应,则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从中剥离出来,这是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这也是无效的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忽略了数学文化的传播,进而忽略了数学的教育性,这将使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与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越来越远。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要改变以往无效的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增强,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转变和更新,同时也在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其中包括教学观、数学观以及质量关,也这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点,直接影响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以新课改精神作为指导,以实际教学情况作为基础,对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建设,新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只有不断丰富自己,运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全面了解学生,不断革新自身观念,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有一部分是来自教师,一部分是来自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资源,也就是说,需要学生主动地探究才能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设计时,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图形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得到结论:三角形的稳定性最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进行了自主的探索和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改中强调创新精神是衡量综合性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而兴趣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三)注重课堂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

初中的数学知识,相比小学阶段,更加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当出现比较枯燥和抽象的知识点时,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更为人性化的编排,同时要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教材中涉及到土地面积的计算、地砖的铺设等,教师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素材来进行讲解,使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更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和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一方面加深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课堂有效性应当被重视起来,通过各种有效的策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