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育方式
时间:2022-08-13 08:31:44
导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育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激发兴趣,主动思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的内驱力。我班上有一个女生,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她成绩很差,人很内向。我经过了解知道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于是经常找她谈心,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并在学习上耐心地给她讲解。慢慢地,我发现,她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有问题主动问我了,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我让学生找出身边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学生兴趣很高,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知道了4张小课桌拼在一起的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学生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1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
3.注重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会知识、培养能力。新课程也倡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发现新知识,体验创新、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努力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先提问:“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动手剪、拼,同时提出:“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学生争先恐后地动起来,手、脑、口并用,很快找到了剪拼方法。这时,我再引导学生用通过分析拼成的长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轻松地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积极调动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知识学得快,学得牢固,而且在活动中培养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二、循序渐进,勤于思考
1.从实际入手,树立信心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要从基础入手,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从实际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便于学生理解题意,理顺数量关系,易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建立数学模型,为解综合性更强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出:“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对学习会有兴趣。”在教学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除了借助线段图,我还让学生扮演题中的车或人在教室里走一走,把自己融入到题目所描绘的情景中去,使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实际走的情景,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适时渗透,逐步深入在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简单问题后,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深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这一组应用题:①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5天看完,实际3天就看完了,小明实际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②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5天看完,实际提前两天看完,小明实际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③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5天看完,实际提前两天看完,小明实际平均每天比计划多看了多少页?④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两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教师可逐题出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体验成功,乐于思考
1.及时鼓励、表扬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使学生的自尊心也得到满足,使其感受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我班的一名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怕动脑筋,作业做得一塌糊涂。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做操特别认真,于是我就在全班表扬他,并让他领操,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告诉他学习和做操一样,只要用心就能学好。在以后的课堂提问中,我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答对了我就表扬他,帮他提高自信心,答错了也不责怪他,让他专心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给他思考的时间;作业做对了,就及时加以鼓励,做错了就耐心给他讲解。现在,这名同学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2.开展游戏和竞赛小学生年龄小,数学知识中单调的符号、繁复的公式、抽象的原理使他们难以理解,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游戏、竞赛的教学方式,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设置为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如在教学“2、3、5的倍数特征”时,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了一张数字卡片,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找朋友”游戏。学生的兴趣很高,且轻松地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四、设难质疑,提升思考
在教学中,除了做到把教材中的知识在课内理解,还要把学习的内容由教材内延伸到教材外,进行知识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不断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从而拓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小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农场今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时,我引导学生找出第一种解法:(14-12)÷12,然后提出问题: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通过思考后,找到了另一种解法:14÷12-1。另外,我还采用课后留思考题的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有效的拓展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内容拓展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拓展要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拓展要始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学习着想,拓展才是有效的。
- 上一篇:监察局上半年廉政工作总结
- 下一篇:农村廉政示范点构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