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优化设计

时间:2022-08-13 08:29:01

导语:中学数学教学优化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优化设计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数学归纳推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能力,尤其是新课改下,更注重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自主归纳,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归纳推理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归纳推理下,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确定归纳目标,明确思考方向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依据自身的直觉与经验来大胆猜想,大胆推测,进而加以归纳。而让学生依据数学规律加以归纳,则需使他们确定推理与归纳的目标与方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给出一定提示,让学生朝着预想的方向进行认真思考,避免产生理解偏差。

第一,优选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信息的源泉,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更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的重要标准。实际上,归纳推理并非适合全部的教学内容,需具有如下特征:①具有若干特例;②特例需具有规律或共性因素。如教学“不等式的概念”时,教师可运用归纳推理。对于这一教学内容,书本上提供了若干不等关系问题,且存在共同因素,也就是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含有不等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中体会不等关系,促进他们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第二,把握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一现象:教师所设问题不难,却有一些学生难以归纳出结论,亦或结论错误。其原因在于教师未把握学生的数学归纳推理能力的程度。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握班级学情,把握学生实际水平,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算式,以考查学生归纳能力,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第三,确定归纳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唤起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定归纳目标,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获得不同结论。

二、呈现学习材料,引导自主归纳

知识归纳是基于一定材料的抽象概括过程的。换而言之,学生在归纳某数学知识点时,需要以学习材料为基础,为他们的思维指定方向,避免走弯路。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之前,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与探究材料。当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现这些学习材料,在学习和探究资料的互相作用下,学生则能发掘不同材料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简单地归纳。如学习某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以问题情境来呈现学习材料,让学生加以推理、归纳、总结。如教学“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①某人先向西边走了4步,再向东边走了3步;②在一树干上,一条小虫首先向上爬了16cm,然后向下再爬回出发点,接着又向下爬了8cm;③在一个装着香蕉的盘子里放入5根香蕉,然后取走4根香蕉等。当材料呈现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所给事例在数量上的一些变化状态,同时对上述事例加以描述,引导他们对其中所含的数量变化加以概括。接着,教师继续引导:①上述事例中,是什么发生了变化?②它们有何变化?③其变化意义是不是一样?④在上述事例变化中是否存在共同点,若有,这一共同点又是什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大胆猜测,然后归纳结论:其共同点就是数量变化均为相反。当学生了解所学习的对象是数量对应变化的问题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列举事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

三、检查归纳成果,反思归纳推理

在小组交流、讨论后,学生会得到一个或若干个结论。这时学生还需对学习材料展开进一步分析,利用资料中的知识对结论加以解释,说明已学的可作为结论的数学知识或支持所得结论的数学知识。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发掘材料的异同点,找出异同点的原因与影响,并将所得结论和其他知识加以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因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不同学生能获得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或正确,或错误。而通过归纳成果的检验,可验证归纳的结论。

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先给出学习材料,让学生简单归纳。然后,让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归纳结果,可从如下方面加以说明:①所给出的若干方程有何异同点?②依据怎样的共性来命名方程?③与一元一次方程相比,有何概念差异?④能否为你所知的方程取个共同名称?⑤你们知道方程有什么样的一般形式?⑥在方程中,是否存在限定条件?你们是否可以给出定义表述。当学生说明其讨论过程与结论后,教师需及时点评,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具体分析,并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准确概念,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归纳过程进行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整理。通过反思归纳,有利于学生对归纳过程进一步感悟,分析数学归纳中的失败与成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通过归纳反思,可得到如下结论: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类型;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③把握归纳推理中的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这一反思过程是开放的,根据自身实情,学生可展开个性化的反思。此外,教师还可将这一反思和课后练习整合,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这有利于课内外互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