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锻炼中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时间:2022-02-08 05:35:00
导语:大学数学锻炼中学生创新能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更新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新形势。所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迎接社会挑战的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
大学数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对人们生产、生活起到重要作用的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更是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方式,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对训练和提高人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教育过程中没有专门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所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失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如何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高校教师们都在认真研究的课题。以下从作者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对大学数学教育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建议。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老师们革新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是重要的大学基础课程,为了适应当代大学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对极限的概念就要比较充分地介绍,虽然以前也在想尽量讲好,但从来都没有将语言组织好,并给学生讲清楚,经过乐教授的讲解让我们茅塞顿开。同时经过培训和讨论,我们认为,可把现行教材中一些过于繁琐的推理和论述删掉,压缩一些对非数学专业学生不需要深刻理解的概念和方法,比如用语言证明极限的例子在教学中只需给出一两个了解一下即可。
数学教学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应尽量避免千“课”一律,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和引导他们进行逆向思维和直觉思维,让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流畅、独特,具有创造性的重要和关键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己在长期数学教学和科学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对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体会,抓住数学中的各种矛盾做文章。比如,通过对比数与形、定量与定性、局部与整体、有限与无限、特殊与一般、微分与积分等进行整体教学,让学生得“意”不要忘“形”,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乐教授讲了几个很具体、生动的例子,尽管数学形式抽象,但是如果先画出几何图形观察,就很形象,就会给解题一个清晰的思路,引导你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要善于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新创,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提出问题,分小组进行解答,让他们讨论中得出结果,这是其中一种做法,又例如,在教学新课时,先放手让他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推想,把要学的先解答出来,然后各自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压力。制造和谐宽松的气氛,自由的环境,害怕会阻碍学生通向新的思维,不利于发
现和创新。
3.2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行、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创设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3跨世纪的大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知困然后能自强,如果大学生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4、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后,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正确认识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学生,尽量让学生能一题多解,又或者把原题改题,编题,变题等于灵活变通,从而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除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并经常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欲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5、数学教学实践要进行创新创新
学生创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数学的应用来体现的,这就要在教材中或者讲课过程中增加一定量的实际案例与综合应用问题。
高等数学的实践主要通过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实现。要把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建模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重新发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但建模的求解及验证则往往要借助计算机利用数学软件来解决,所以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极好方法。
数学建模和数学教学相互促进。数学建模课讲一些生动的数学案例,让学生学习一些数学建模的知识和方法,触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将数学建模的数学方法带入到高等数学或其他一些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乐老师尤其在讲到微分方程时,提到的“人口模型”、“假画鉴定问题”和“核废料处理”等问题,都恰倒好处,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类似的教学,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真正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运用,创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学生通过“用”数学,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需要”,从而培养了能力,使学生具有成就感,学习数学就更有劲了。数学教学能否成功的最终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其关键是能否研究和整理一些有趣的适宜的问题,且把握好这些问题的难易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真正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仔细地备好每一堂课,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 上一篇:第三产业基础改善座谈发言
- 下一篇:农民教育深化工作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