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推动学生发展
时间:2022-11-29 03:34:00
导语:数学教学中推动学生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贴近实际,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这一内容,先从一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我先举出学校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3)+(+1)=+4。(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2)+(-1)=-3。然后同学们说出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形: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3)+(-2)=+1;2、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3)+(+2)=-1;3、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3)+0=+3;4、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2)+0=-2;5、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0+0=0。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结合课前的准备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投入到探究新知识。当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把本来很枯燥的百分率这一内容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十分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启动学生思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和个性的东西。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尝试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愉快,多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多一些鼓励,一些支持,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天性得到开发和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分析、多角度的联想、多层次的猜测、多方面的实验,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情境,开拓解题思路。教师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走出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题材,编制成有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 上一篇:课堂阅读的独特感受思索
- 下一篇:多媒体授课方式的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