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锻炼学生能力
时间:2022-11-29 03:30:00
导语:数学课堂锻炼学生能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连续第5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至此,今年六个诺贝尔奖项的获奖人全部产生……本年度诺贝尔奖项新鲜出炉,不过国人依然显得很平静。因为中国人依然与该国际大奖无缘,让我不乏的问:中国的教育、早先都干什么去了?……教育究竟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这些年来我时常反思这些问题:1、全面的知识2、合格的技能3、创新的能力4、健全的品格。我们的教育搞了这么些年,培养许多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人的能力和人格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强化,磨灭了一些人的能力和性格。他们在社会的生产和发展中只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经验和技能,创造性的东西很缺乏,以至外国教育界这样评论中国的教育:搞竞赛、咱们不行,搞发明、他们不行。中国的教育又造就了几个诺贝尔奖项呢?难道诺贝尔奖项与我们无缘,奖项还是有种族歧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与别国差距很大。我不得深思!面对教育现状,以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教育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体新课程改革,那么新课程到底要改什么?我个人认为一要改教育观念,转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关系、二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品格得到健全。我国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构成学生整体素质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与本质是创新教育。俄国著名学者列•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激增和科技竞争的时代,培养适应时代的科技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
创造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某些发现并不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列或是前人已经发现的成果,但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却是十分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能够敢于突破前人的旧框框,突破自己的老一套,使自己从保守封闭,万事拘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俗话说的好:先解放自己、才能解放他人。展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经常考虑问题的新解答、新方法、新结论。教师则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好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情景与课堂结构。
一、设计、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会学生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书本知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重要的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要用现代启发式进行教学,启发的关键在于设置一种开放性问题情景,将常见的知识设计成非常规的问题,即一种具有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又时时获得思考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与创造的热情,并不断调空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进行学习。我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的《你能证明吗》的知识的讲解时,我从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出发:我们发现远处的电杆总比近处的电杆看上去小,因此小明说近处的电杆大,远处的电杆的电杆小!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请你说出理由。这一问题洒向学生,这是一个贴近生活显而易见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对生活探讨的兴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实际远处的和近处的一样大,因为眼睛的视觉效果,所以,眼睛看到的东西也未必正确,近而引出验证数学结论的方法。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常用手段,简便易行,适用广泛,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教师经常要从不同的角度、形式、方式进行提问,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造力有显著的效果。原来学生对问题充满了疑惑,就要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为此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思考、探讨,教师在这过程中稍加点拨,指导学生从通过讨论、分析,就拨开疑雾、水落石出地露出了本质所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因此,在教学中必需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也就有了取之不竭的创造冲动的源泉。
二、精心设置课堂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课究竟要上出怎样的水平;达到怎样的程度,我几年的感悟:首先课堂条理清楚、知识明了、学生上课有激情、参与性较高。常州特级教师杨裕前在一次教师的角色的报告会上说:明确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今天这堂课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怎样学、学会什么,而不是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水平,怎样讲、讲会什么等。在课堂上要三大解放:解放学生的手、学生的口、学生的脑。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发现,多思考。几何对于一些女生相对薄弱一些,几何的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相转换是她们的弱点。男生的逻辑思维较强,但条理性较差,女生的条理性好,但逻辑思维较差;为此在八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证明过程中。学生对性质和判定搞不清,什么是性质或什么又是判定?我从身边的事例出发,如什么是鸟,你能给鸟下个定义吗?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归纳:会飞、长有羽毛的翅膀、卵生的动物是鸟。虽然他们没有给鸟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能从这三点能辨别一个事物是否是鸟。从鸟的定义可以辨别事物是否是鸟,转化到数学上,定义也是一种辨别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依次类推(菱形、矩形、正方形)。在课堂上学会学生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辅助的作用。新课改虽然淡化上一些定义、概念。虽然不要学生死记硬背。但我认为运用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其定义,比不可少。理解是记忆的源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直觉思维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门道”。千万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观众,做课堂的看客,要让他们成为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出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知识越丰富,越有可能有创见,但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光靠广博、深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相当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所谓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思维的中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发散性问题来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出的发散性问题,不能限于记忆型的,也不是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而要有创造性的变动型的内容,让学生产生或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具有独创性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中,给出了这样的一个例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你可以写出哪些相关的结论?试着写一写?学生从性质出发写8个,再从8个结论在出发,至少写出20个左右。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这类发散性问题的训练,学生就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把注意力转向对问题的实质的把握上,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使他们养成分析、探索、猜想等习惯,积极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学认为学生的创造思维一般属于初级层次,但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及知识的深化,会又量变到质变,将会朝着中、高层次的飞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求索、好胜、独创、发散性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我想若干年后的今天国人的素质、能力,特别是创造的能力在也不会输给外国人了。也能真诚的希望若干年后的今天也有国人在诺贝尔奖项上实现零的突破。
- 上一篇:诠释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 下一篇:高中阅读教学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