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塑造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实践
时间:2022-03-28 11:30:00
导语:小议塑造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探究能力是指人们探索事物内在本质、联系,追究事物根源所具备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能力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指学生经过教师有方向的“导”,对知识的内容、结构、实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从而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一、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在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希望自己能成为科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但是,一直以来,多数学生在“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压力下,从事着乏味的考试准备,教师也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下,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死记硬背,使很多学生不愿思考,也不会思考。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或社会将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多么重要了。
二、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引导—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是个特殊的过程,学生接受的主要是间接知识。现代研究表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主动过程,那样的学习才会有意义。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总结,可以发散思维,激发兴趣。
比如在讲“乘法交换律渗透”这节课时,我认为这节课内容很简单,就直接将规律告诉了大家,但做练习效果不佳,正确率49%。有了这次教训,为此在B班讲时,首先出示两排桃图,通过学生观察每份数、份数的变化,列出两个算式2X4=8和4X2=8,再让学生分别说出在乘法算式中2,4,8的名称,这样准备工作做好之后,请学生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学生会分别找出不同点是被乘数和乘数交换了位置,相同点都有2,4,8三个数,积不变。然后教师再引导,你能不能将你找出的异同点概括成一句简练的话,就是今天我们要寻找的规律。同学们跃跃欲试,分别进行总结,最后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了“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当同学们听到“你总结的和书上总结的一样,真了不起!”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这次B班做练习正确率达到了100%。
通过这两个例子的鲜明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领略到科学家的发明与创造过程,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教师也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注重思维过程甚于结果,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摸索、探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一般规律,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真正地学习,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2)合作—探究式学习。儿童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感兴趣,他们有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当问题使他们困惑矛盾时,就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在做思考题时,我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先将思考题出示,只说题目要求,不加任何说明,等待着学生探索答案,在这时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希望自己能第一个做出来,证明自己聪明和听到老师的夸奖,并得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
但是,思考题一般都会只有少数人做出来。如果请他们讲出答案和理由,不会的同学获取答案的途径也许会更直接、容易。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根本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会挫伤这部分同学的自尊心,打消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所以这时我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
(3)质疑—探究式学习。疑能激趣,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有了疑问时,就越能激发他去探索,追究这件事情的本源。好问是学生的天性,一个学生富有好奇心的提问可以引起全班同学的广泛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到新东西。
在讲“直线和线段”时,因为学生很有兴趣学,我就让学生先看书,找出问题,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为什么直线可以无限延伸?”什么叫无限?”这条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长,叫不叫直线?”“线段为什么有两个端点?”这些问题有的同学之间就能解决,有的我也暂时不答复,让学生找直线和线段的特点,其它问题也就在教师引导下和学生积极探索中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学起来既有兴趣,又开拓了思维。最后又有个学生问:“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那有没有一个端点的线?”我马上在黑板上画下了他描述的这种线,并告诉他这叫“射线”,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他高兴得像发现了新大陆,其他同学也在质疑中学到了新知识。质疑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从表面上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解决着各种问题,但这是一种自然的引导,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形成一种独立的创造性,探索性。
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般模式
(1)读书质疑。首先,让学生通过粗略读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带着问题的学习,会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
(2)问题交流。这个环节不仅是生生交流,还有师生交流,小组交流。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师生像朋友一样在一起讨论问题,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3)再细读书。问题解决之后,让学生再细品味书的内容。再读书,会有一种新的体会,由模糊认识到对知识的清楚明了,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小结。学生再读书后,对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还可以小结今天自己的表现,还可以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知识告诉大家,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
- 上一篇:提高朗读水平的策略综述
- 下一篇: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