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提升数学课堂质量论文

时间:2022-06-21 04:51:00

导语:探究式教学提升数学课堂质量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究式教学提升数学课堂质量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课程活动重“动”轻“学”;探究过程忽视学困生;全盘否定其它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数学探究式教学要避免流于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数学探究式教学应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论文关键词: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活动;学困生;因材施教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广大数学教师通过实践探索.在探究式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也通过探究式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将严重阻碍探究式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1.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学者、芝加哥大学资深教授施瓦布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来的.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领域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技能和形成正确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是以发展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学科核心知识为内容,以探究发现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其实质是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

2.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1)问题性。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恰当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思考的冲动,能激活学生的思维。(2)过程性。过程性是探究式教学的重点.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过程要突出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突出学生亲自感悟和个性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合作性。合作性是探究式教学的难点各阶段的探究活动,如问题的形成、假设的建立、研究方案的制定、试验方案的执行、结果的交流等都是通过师生、生生合作来完成,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二、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落实课改的新理念,探究式教学已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惯用的教学方式之一。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部分教师对数学新课改理念的实质没有较好地掌握,对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没有很好地理解,使得探究式教学仅仅成为数学样课堂教学的一种时尚的点缀,一种空洞的形式。

问题1: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

探究式教学有时也被人们称为“问题导向式”教学,因此“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式教学的核心要素。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作为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有的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探究”,片面理解问题情景,使情景的创设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粗一看似乎很有创意.细细品味却缺乏深入地思考.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这种误解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师生之间的对话庸俗化,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套子里。

问题2:课堂活动重“动”轻“学”

在有些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相当碌”,教室里乱作一团,还美其名日“动中学”,殊不知这种数学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很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这样就失去了进行数学活动的意义,更不符合探究式教学的本意,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发现,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脯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数学课堂活动应该有浓厚的数学味,学生是在“做”数学。

问题3:探究过程忽视学困生

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态度不积极和知识匮乏.无法进行数学探究.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他们只注重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让这些优秀的探究者控制着局面.致使学困生被排斥在活动之外.这样忽视学困生的探究活动必然导致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

其实进行探究式教学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位学生都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对于那砦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要时刻关注,一旦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无法进行下去时,教师要指导他们不断改进探究的方法,并且允许他们只进行探究活动的某些方面,不能强硬要求他们完成探究的全过程.在经过一阶段的练习以后.对探究方法有了较多地认识,积累了一定的自信心后再放手这部分学生独自进行.

问题4:全盘否定其他教学方式

以前《大纲》所描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其重心是教师的“教”.而现在《课标》描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重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倡导探究式教学应该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走人了误区,盲目地在数学课堂上追求探究式教学。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也不管学生认知水平能否适应于探究.似乎一提到数学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其他的教学方式都已经不存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已经严重背离了当初倡导探究式教学的本意。

三、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数学探究式教学巾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数学探究式教学要避免流于形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要破除以自我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讲授的时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促进数学理解.在探究中学会数学创新.比如,设计探究问题时.要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指导要有计划地进行.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冈素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探究活动.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各种积极表现.鼓励创新,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热情地赞扬.教师要与学生平等进行交流、讨论,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

2.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尤其在组织数学课堂活动时.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介入,有效指导,以期学生从探究中真正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和探究体验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那么,数学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问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要知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介入得过早,以致抢走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有时则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教师的指导有时既不必要也不应该,以致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笔者认为,当学生不能探究出结果时,教师要解惑;当学生探究出的结果是零碎的,缺乏数学味时,教师要及时地总结归纳;当学生无法探究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教师应把握适当的介入“时机”和“方式”,及时地推动学生探究向纵深发展。

3.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开展数学探究性教学要从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探究活动要由浅人深.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计划地进行:教师的指导也要由多到少,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性活动在一章教学中不宜安排过多,但可以提供较多的“探究性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特别地,教师要认真对待并重视学困生的探究式学习,指导与帮助学困生通过探究式活动来学会学习,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只要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策划,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学困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

4.数学探究式教学应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每种教学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就会发挥其他教学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运用得不好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酊问题.如讲授式教学运用得好,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得不好,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探究式教学能启发和锻练学生的思维,但运用得不好,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因此,探究式教学必须和其他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整合,进行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