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构建4篇

时间:2022-07-09 10:51:20

导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构建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构建4篇

第一篇

一、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重要性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以及教师的影响较为深远,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时半会难以消除.以往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几乎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不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形成.受新课改影响,高中数学教学要采取新的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迫在眉睫.

二、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策略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

要想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椭圆的概念与特征”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给学生准备细线、图钉、纸和铅笔等椭圆的教具,接着教给学生画椭圆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画出一个椭圆?(2)椭圆的形状会随着图钉支点位置变化而变化吗?如果会,怎么变化?(3)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可以总结出椭圆的哪些特征?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并且借助课本知识积极思考问题,很快学生都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通过这种基于学生兴趣点的探究性提问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注重发掘生活中数学特征,提升探究效果

高中生的探究思维和探究欲望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需要后期的培养和引导,而且学生的探究思维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由于高中生学业比较繁重,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内心情感和学习动机是相对复杂的,很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忽略了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元素,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和情感特征,将高中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例如,在讲解概率、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知识时,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和生活相关的题目,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情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探究效果.

3.注重分层引导学生探究,培养探究精神

高中生在数学探究过程中不可能顺顺利利,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问题,在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很难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很难判断问题的对与错.这时,教师应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归类,然后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引导,要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点拨.例如,在讲“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时,教师可以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并设计问题: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抛物线和之前学习的有什么关系?这样巧设疑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探究,进而对新旧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总之,要想构建高效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和体会,认真解读新课改的要求,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特点,不断总结提高,努力寻求培养学生研究性精神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樊川工作单位:江苏南通市海安立发中学

第二篇

一、遵循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数学课程特点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在进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遵循目的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设计的内容必须科学,而且应当符合教学内容中的教学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目的性把握时,应当准确地掌握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及难点和重点。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目标明确的课堂练习内容。

2.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要掌握练习的难易程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练习来说,重视层次性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从简单到困难,从基本到复杂的层次性过渡,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一步步地掌握知识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教学目的。

3.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从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这两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中,尤其应当杜绝“只求练习的难度和数量”这一现象。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应该积极从课本内容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实际技能出发,设计课堂练习的重点和难点。

4.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应当遵循多样性的原则。多样性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注意练习方法和题型的多样化。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练习中,多样性练习尤其重要。高中阶段属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多样化的课堂练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在练习方法上可以通过口述、书面练习、动手操作、单项练习、综合练习等方式进行设计,在题型设计上可以考虑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5.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时,还应当遵循时效性的原则。时效性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既保证学生有足够题目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注重练习的质量,从而充分提升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二、把握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操作要点

课堂教学练习具有巩固功能、发展功能和反馈功能,其中,巩固功能指的是在新课程结束以后,通过进行不同方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功能指的是通过课堂练习,能够从语言表达、动手能力等方面,发展学生思维的概括化和条理化;反馈功能指的是通过进行课堂练习,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掌握能力,从而指导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辅助学生进行改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应当高度重视课堂练习的功能,以把握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操作要点。

1.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理解编排课本练习题的意图,用好课本。一般来说,课本中设计的练习题都是针对课本内容的,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能够从练习题的角度,反映出课本中的多个知识点。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练习题的意图,配套用好教材。

2.对于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当强化对比性的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相似的题目,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而且很容易出差错,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对于学生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进行对比性练习。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引起学生的探索和警觉意识,让他们在对比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3.对于准备性练习与新课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准备性练习指的是在刚上课的三分钟内,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训练。实践证明,通过准备性练习不但能够有效缩短学生接受新、旧知识的距离,完成知识迁移,而且还能够把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高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练习方法及其在学案中的体现

课堂练习的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中非常重要,合理的练习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具体来说,课堂练习的方法主要有分层练习、变式练习和开放式练习等。分层练习指的是根据学生在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上的不同,在进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时,考虑到练习的层次性和难度,把课堂练习划分为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巩固练习。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进行分层练习,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时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变式练习指的是教师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题型,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以进行变式练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通过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触类旁通的变式练习,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练习指的是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时,可以设计一些解法不受限制、结论不是很确定、条件不太完整的开放性题目。体现在学案中,即是让学生解决一些答案不同的题目,从多个角度、多种思维方法上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在高中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工作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在进行课堂练习设计的时候,应当时刻从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学习兴趣、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以此来不断地提高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钟斌工作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

第三篇

一、巧借课堂生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是不可预测又难以控制的,更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教师应做到有备而来,全面地整合教辅材料、深入细致研究教学大纲,又要结合课堂生成随机应变、即时调整部署新的战略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课堂之上.教师在课堂生成的变幻中,有助于不断的提高专业素养,在一瞬间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生成资源做出准确判断,挑出有利于课堂发展的“新能源”,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即时变换教学模式应对学生问题导向加以探究和引导,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深加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层价值,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抽象难理解的概念,灵活多变的题目,不时会有生成性资源给教师带来障碍.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和与基本初等函数》时,给学生贯穿一些函数的用途:考古学家根据化石来推断该生物生活的年代;人口增长问题;投资问题;GDP问题等都可以用函数来解决.在讲了众多不同的函数后,一个学生兴奋地说:“函数的威力真大啊!”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通过在教学中贯穿一些数学理论的发展背景和数学文化历史,让学生感受数学带来的震撼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斗志.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性,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服务.

二、开发课堂资源,实现学生能力培养

有效的整理课堂生成资源,建立应对生成的基本策略,多种形式灵活的开发课堂资源,使课堂能够更紧实、有效.

1.利用新旧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永远不会成为预设的再现,随时都会有矛盾产生.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知识方面的传递和沟通中,学生随时企图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旧知识在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亟待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现.正是因为不断的有新资源生成,学生对新问题的不解和疑惑,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激发学生给予想弄明白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不等式》时,在对不等式的讲解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已知x,y∈R,且2x+3y=4,求1/x+1/y的最小值.随后学生开始兴致勃勃的解题,很快就通过计算得出了答案,学生的解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掌握的很好.正当我感到满意进入下一个问题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这个题的已知条件不变,那么1/x2+1/y2的最小值是多少?面对这一突来的问题,其他同学也跟着纷纷询问,这时如果避而不答,必然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探究机会.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降低了题的难度:将已知条件改为了x+y=2,然后让学生试试看,几分钟后,学生顺利地获得了解题方法.通过逐级增加难度的方法将这个题顺利解决,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地学习了不等式的解题方法.这样的即时新旧知识的冲突,虽然打破了对课堂的预设,但是演绎了另一种精彩,将数学课堂变为了一场智慧的交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2.演变错误生成,纠正善诱学习方法

错误是进步的阶梯.在日常的习题练习中,学生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老师要善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集中讲评,纠正学生的解题思路,利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挖掘出错题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并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练习,帮助学生“亡羊补牢”.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学生在了解了等差数列后,针对等差数列的定义、公式、性质,进行一些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解决等差数列的题时,能够灵活、正确地使用这些知识,便建立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数列{An}和{Bn}均为等差数列,Sn和Tn分别是它们的前n项之和,且Sn/Tn=(4n+3)/(2n+5),求A8/B8.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学生做错了,而且这个错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于是,便请他上黑板给大家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对该学生的肯定或怀疑或否定中,我让持不同态度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供大家参考讨论,最终学生发现该学生的解法中忽略了该等差数列不是常数列的这个关键点.学生在讨论中还想到了更为绝妙的解题方法,使我也见识不少,连我都没有想到.通过学生的错误,顺利地演变为了一次探究,使学生更为明确知识的要点,另外还可以采取提前暗示的方法,提醒大家的认真,事先说出易错点,做到“防患于未然”.错误的正确引导,可以使学生不再畏惧错误,不再让错误打消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在错误的纠正中寻找到进步的乐趣,将失败的悲痛化为崛起的力量.

3.促进深入探究,加强知识延伸迁移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对知识的传授远没有应用来的更深刻,教师要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推进一个探究的状态,捕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和迷惑不解,想方设法的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在探究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的做题方法,使知识之间能够灵活转化,顺畅迁移.例如在学习《直线与方程》中有关直线的斜率探究时,利用逐层探究的方式,在黑板上的坐标系上任意画一条直线,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这个图形可以表示什么?学生通过交流、探讨,最后得到:这是一次函数的图象.接着问:能否知道哪个一次函数?这说明什么问题?在学生对直线的认识中,借用跷跷板来进行探究,在跷跷板的运动中,会形成无数条直线,这些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而引入学生对斜率的探究,怎样来确定直线的斜率,指导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研究.在学生不断的讨论思考、交流分析中,逐渐地认识到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就是用代数式研究几何图形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探究逐步地揭示了“直线的斜率”的本质特点,加深了对其的理解,流畅自然地讲完这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针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可以巧妙的借用生活中的示例,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经过自主探究不断地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完善和修复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则需要适时地给学生建立一个“支点”,使学生在探究中更为高效、深入.

三、总结教学反思,师生同进教学相长

生成性资源使学生共同成长,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从双向角度反馈来分析,生成性动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动态资源的开发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教师对自己专业的学习,使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灵活性,将教师置于课堂的“主导”位置,在给学生“一碗水”时,积极准备自己的“一桶水”,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阅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动态生成源于它对课堂问题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探究问题的激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生成性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新课改的快速发展.总之,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激发学生生机蓬勃的动力源泉.它将引导广大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学生观,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有效地开发“新能源”,在充满不确定的课堂中,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探究数学新思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展示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智慧.

作者:钱佶忠工作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第四篇

一、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构建数学教学情境

就现今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来看,教师要想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抓住高中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结合课文内容构建符合高中生心理的数学教学情境。实际上,构建教学情境已经成为了实现高中数学课堂高效率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其的优势主要有:第一,从数学课程内容而言,具备了构建教学情境的条件;第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构建情境教学适应高中生的实际需要;第三,构建数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怎样使高中生把对初中时期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来?老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构建特定的教学情境,比如单调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四季变化等的事例,使高中生感受到周期现象的普遍存在,了解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感受三角函数实则是数形结合的产物。

二、高中数学课堂上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一定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难点的突出,及时地化解课程内容难点,使高中生明白这一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是哪些。不管是哪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中都具有重点与难点,特别是数学这个极富系统性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围绕这一重点知识来展开的。比如,在教学《椭圆》这一课的时候,其的课程重点在于使高中生理解并掌握椭圆的感念以及标准方程,而此教学的难点为椭圆方程的化简。数学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使高中生对椭圆具有直观性的印象,可借助太阳、月亮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来引入椭圆的直观图,还可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有关事物等,使高中生想象椭圆的形状。而对椭圆的概念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预备好若干细线及两枚钉子,结合细线长度到黑板中取2个定点,接下来随意选两名高中生描绘一个椭圆,在画好以后数学老师再取2个定点,之后再请高中生画出椭圆(注意,在操作中,老师第一次可以使定点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而后一次可让定点的距离小于细线,反之亦可)。经过两回描绘,老师可以让高中生总结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启发高中生自己去归纳椭圆的定义。这样高中生通过自己思考而获得的定义远比单纯的教师呆板性地讲授给予的定义让人具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样,椭圆的求解标准方程也是一样的,教师想方设法地气氛高中生去探究知识,体现高中生的主导地位,这样远比高中生被动性地接受课文内容所收获到的知识更加有效,确确实实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三、重视推进探究性学习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现今新课改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其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性的落后课程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中引导高中生展开探究性学习,可以让高中生学会自主思考,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使高中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探究性学习放在第一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对“复数的除法”这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引导高中生先回想一下在初中时期所学过的“平方差公式”和无理分式的化简方法:“分母有理化”。接下来再引导高中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模仿得出复数当中的“平方和公式”和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母实数化”。在高中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相关结论后,其不但深刻地感受了初中与高中知识之间的密切关联及互相转化,并且还让高中生感受到高中数学实际上是非常易学的,从而培养了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是一门极具思辨性、系统性、哲理性的学科,若数学老师不正确、灵活使用教学技巧,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差强人意。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充分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和趣味,全面凸显高中生的主体地位,促使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陆明工作单位:广西百色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