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研讨论文
时间:2022-11-11 03:52:00
导语: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研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四个影响因子:教师素质、应试要求、新增内容的适用性、新高考的实施加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期有助于高中数学教师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学过程,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影响因子
一、教师的素质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1.知识、能力结构。新教材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初等数学中次要的、较为陈旧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同时新教材也增加了一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有着广泛应用的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并把多项数学内容综合编写为一门,这就要求教师对删减和增加的内容非常了解,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努力吃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
2.教学能力。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师必须深刻地意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这决定了教师应该给学生的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板块,而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3.教育能力。新教材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差异的多样性,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
4.教师培训。新课程的推行也对我们的教师培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1)树立牢固的课程意识。一是教师的主体意识。二是课程的生成意识。三是课程的资源意识。(2)树立新的课程观。一是确立整体的课程观。二是树立整合的课程观。(3)更新教师的知识观。
二、应试要求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中,本来具有一致性的“基础”与“创新”关系却成了一种冲突与排斥大大多于一致与互动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繁重的课业任务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能力,课程资源的欠缺也阻碍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施中国论文联盟-三、新增内容的适用性(选修3、4)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中数学选修3、4的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以及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与以往课程大大不同,造成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产生了很大矛盾,特别是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难以把握好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教师更感到难以适应。
四、新高考对新课程推行的影响
新高考对知识三个层次的要求由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这一要求变为了解、理解和掌握。其中新说明的了解增加了模仿要求(可理解为类比)。理解增加了清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用数学语言对它们作正确的描述,能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这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和应用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则相当于以往的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增加了能够对所列知识进行准确地刻画或解释、推导或证明、分类或归纳,相对而言说明中的要求更加明确。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变化为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其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更具操作性。新课程目标和新高考目标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林全,吴有昌.数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3]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1996,(1).
[4]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孙名符,谢海燕.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1).
- 上一篇:县委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讲话
- 下一篇: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