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时间:2022-07-14 03:23:03

导语:初中数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数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一、体会数学的价值,让学生产生数学情感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身边有趣的问题,同时,借助故事、图片、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我贴近学生的兴趣点,提出话题:青春期男孩和女孩身高变化,在全班男女生中进行统计,画出统计图,分别算出平均身高.在此基础上,再提问:你的身高是多少?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平均身高?学生会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自己身边,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体会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努力拓宽数学情感教育的天地

从本质上讲,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模式和秩序的科学,数、形、关系、可能性、数据处理等,是源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学把握,并反过来不断地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和矫正中发展起来的。而数学过程则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模型、理论和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和经验,通过对业已形成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向更高层次推进,并反作用于更为广泛的现实,对其做出解释和应用。首先,开展趣味性强的课外活动。如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记下快乐、进步,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或记下困难、挫折,倾吐心中的不快,使心情变得舒畅,以便调整心态,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其次,设置探究性强的实践作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开展探究性学习,非常适合情感教育的需求。探究性学习重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学了“统计”知识后,我让学生统计一下自己家庭近几年收入与开支情况,统计班上同学家购置手机、电脑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与前两年作比较,分析数据增长的原因。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是希望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些特点,以初中数学课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

三、创设良好的情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

首先,把多媒体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来。老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把教学内容以PPT的形式罗列出来,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充分利用网络链接相关的数学教学视频和动画,通过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海洋中遨游,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其次,老师要多提问,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间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老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老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只有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呢?”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适当的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从作业中老师可以对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情况进行掌握,并整合在课堂中及时进行反馈。

四、挖掘数学内容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一门科学,介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问题,领略数学世界的神奇奥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能使学生领会数学的概括、抽象、和谐、严谨、完美等。我在讲乘方时,给学生讲了奇妙的数字世界。122=144,换一下次序,212=441。同样的数还有一串:1022=10404,2012=40401,1122=12544,2112=44521……这种蕴藏于大千世界中的“自然美”是何其的对称和谐。在讲圆的周长公式c=2πR时,告诉学生圆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π把它们紧紧相连。天地间有无数个圆,唯有c=2πR这个纯粹的圆最精致、最完美,无怪乎人们用“圆满”言喻十全十美。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育中采取情感教学,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建华 单位:河北乐亭县胡家坨镇胡家坨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龚元敏.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01):49.

[2]黄秀华.有关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04-105.

[3]史秀清.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