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设计
时间:2022-09-25 10:03:16
导语: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含义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教材、《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水平自行编写的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教师体现教育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有着重要意义.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探究性学习导学案”正是建立在此目的之上,教师在一般导学案的基础上,为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设计的包含目标引领、课前导学、课堂体验、巩固反思等模块的程序性、科学性的学习方案.通过“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2)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学生在“探究性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升、课后巩固等环节的经历,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3)教师借助“探究性学习导学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有机链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师的指导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导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具体设计的教学方案,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实现高效课堂学习等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探究性学习导学案在教师的“导”上要求更高,因此,要特别重视探究性导学案的设计.为了有效发挥探究性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合性原则
诚然,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在发挥学生潜能和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材安排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就难以实施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课时的安排、学生的学情,确定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实现课堂学习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以初三一节“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为例:该课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初二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有着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在初三进行复习时确定了“构建全等三角形知识体系,全面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学习目标,因此该节课适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在设计探究性学习导学案时,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自行总结“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树,包含知识点和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我总结能力.
2.情境性原则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或生活中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一份好的探究性学习导学案应该从创设适度的、良好的问题情境开始,激发学生发现并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层次性原则
创设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导学案设计的关键.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注意问题要具备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又要注意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具有层次性.在问题的设置上应当由易到难,梯度推进,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做好分层导学.设置的问题既要有利于学生打牢基础,又要有利于拓展知识,注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不看书解决不了教师设计的问题,看书看得不详细解决不了问题,光看书不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思考得不深刻也解决不了问题.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还要注意:(1)问题要有启发性;(2)问题不宜太多,太细;(3)尽量不搭建“脚手架”,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时,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不仅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更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每一步的学习环节时,教师都要想象自己就是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提前预料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应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学习.所以,在导学案中,学习目标、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要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三、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效果评价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效果如何需要及时地给予评价.因此,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设计应当把效果评价有机地融合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特别是评价的方式不能单一,可以从课时检测、课后反思、过程表现等方面共同进行评价.考虑到有些学习内容需要在相互评价中真正理解,所以效果评价也应该包括互评这种方式.通过效果评价,可以使学生所建立的关于知识的个人意义经历了某种检验而变得更加清晰、明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到应用中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提升学生对知识加工、改组、归纳的能力,使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理解所学知识.仍以初三“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为例,在探究性学习导学案上设计:“课后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2)自主进行纠错,并整理在纠错本上.”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门技术.只有经过对所学内容进行明晰且正确的反思,才能从解决问题的经历过程中,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提升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更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将实践和探究融为一体,不断提升个体能力.所谓“纠错本”,也叫“错题集”,是指学生在老师讲评完作业或试卷以后,把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找到错误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错因分析,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探究性学习中的纠错,不仅仅是把做错的题目登记在纠错本上,而是在不断的积累中,进行错题归类,可以按知识点分类,也可以按解题的方法分类,从纠错的本身去探究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通过错题分类也可以促成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改变定势思维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但是,这样要求的工作量就会很大,所以要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才能有明显的收获.
四、使用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的收获与体会
1.重新定位了“导”与“学”的关系新课标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老师要真正成为课堂的指导者.那么,老师导什么?怎么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探究性学习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而老师通过设计探究性学习导学案,实现了对教材的总体把握,同时能基本预测课堂教学效果,使未来的课堂按老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导学案中设计适合学生思考、学生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如此一来,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改变了以往过度依赖老师的习惯以往由于过度依赖老师,学生连最简单的问题都懒得自己去解决,其实,不管是课本中的问题,还是课堂上延伸的变式,只要肯动手、动脑,学生都可以自主解决.使用探究性学习导学案,让学生明确了学生目标,对学习的总体内容有了整体把握,从心理上克服了对学习的恐惧.而且,面对探究性学习导学案上的一个个分层设计的问题,学生由易到难,自然而然地有了成功的自豪感,当然也就会产生继续攻克问题的愿望,这样懒于动手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通过这样的导学案,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3.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收获探究性学习导学案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设计出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要求的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他们自身的价值都得到认同.
五、结束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们的课堂上利用探究性学习导学案进行高效的探究性学习,从课前导学到课堂体验再到课后反思,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运用的过程,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中解放出来,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用探究性学习导学案教学的关键是要能贯彻执行下去.也就是说,要想办法督促学生完成导学案,使导学案的实际意义能够得以实现.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导学案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不断完善!
作者:王轲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
- 上一篇: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误区及对策
- 下一篇:初中数学生活化与创新化探讨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