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构思与实践
时间:2022-02-22 09:29:56
导语: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构思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支撑手段。以浙江省为例,从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的提出、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实践与应用等方面,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和总结,阐述信息化建设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运行管理
1问题的提出
标准化思想起源于古代,弘扬于现代。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是浙江省贯彻落实标准化重要思想和省委、省政府“标准强省”战略的具体行动。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于2016年1月15日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就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总体部署[1];浙江省水利厅于2016年1月29日出台《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就全省水利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浙江省是全国水利系统首个提出全面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省份。浙江省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旨在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补齐“重建轻管”短板。建设目标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11化”,即“工程管理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2]。其中,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就是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工程各项运行管理事项具体化、运行管理操作流程化和规范化、运行管理台账电子化,并能实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运行管理状态的实时监管和在线查看。“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改变水利工程传统管理模式、促进工程依标依规运行管理、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必须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
2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思
按照有关规定,水利工程的直接管理责任在于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相应的行业监管责任。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之后,工程管理单位(管理责任主体)需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工程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监督管理的实时化和便捷化。因此,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就变得必不可少。大中型水利工程,如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泵站、大中型灌区等,因大多数都设有工程管理单位,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职责全部由管理单位承担,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就可以由工程管理单位来建设和使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平台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小型水利工程,如小型水库、山塘、小型堤防等,绝大多数没有工程管理单位,是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委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且乡镇或村委会对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有限,可考虑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建设信息化平台,交给乡镇或村级管理责任主体使用,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平台的使用监督和检查培训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虽然级别不同,但所承担的工程监管职责和管理事权类似,且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开展工程监管和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需进行业务协同和监管协同的事项较多,如大中型水库控制运用计划需要经过县、市、省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工程标准化管理名录和创建计划需要省市县共同审核确认等。因此,考虑建立一个供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使用的监督与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审批流程的流转、工程的分级监督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开展。根据以上信息化建设模式,在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建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供管理人员开展工程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使用,平台主要功能应涵盖基础信息管理、调度运行、工程检查、维修养护、隐患处理、应急处置、安全监测、考核培训、台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运行管理事项。建立供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使用的标准化管理监督与服务平台,并根据管理级别,设置操作权限,平台功能应涵盖工程日常运行监管、信息台账查询、创标工作管理与考核、工程非标准化运行管理时的提醒告警、工程监督考核等各方面。
3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浙江实践
基于以上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思,浙江省水利厅印发《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方案要点》,明确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见图1)及建设内容[3]。总体框架包含用户层、业务系统层、数据层、采集层4个层次,分别明确了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用户、具体的业务应用系统及其功能、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数据组成、数据采集体系的构成等。采集层:是浙江省水利工程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数据支撑,依托相关标准规范实现各类水利工程配套采集设施的标准化建设,采集方式主要包括自动采集和人工采集,同时依托现代化通信网络快速实时传输到上层标准化系统数据库,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数据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支撑,各个应用系统围绕数据库提供信息服务。数据库包括工程基础信息数据库、实时监测数据库、工程巡查数据库、工程运行管理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标准化专题数据库等。业务系统层:即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涉及的相关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面向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服务平台、面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服务的运行管理平台以及数据更新汇聚、统一用户管理、水利地图工作管理、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工程巡查管理平台等相关业务支撑系统。用户层:主要包括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乡镇(街道)管理责任主体、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程巡查人员等。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开发建设2大应用平台:一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监督和服务平台,实现对全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创建过程管理、工作考核管理和工程运行维护监督管理,供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使用;二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以水利工程为单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统称“水管单位”)为服务对象,立足水利工程运行台帐和水管单位日常工作台帐,实现水利工程基本信息、台帐信息和实时运行管理信息的全面管理,改变水管单位的日常管理模式,为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和水管单位的日常管理提供服务。另外,水利工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水利地图工作管理系统、工程巡查管理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数据汇聚系统等5个支撑系统,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监督和服务平台、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提供工程视频图像、水利地图、工程巡查数据、用户信息等业务支撑服务[3]。根据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由浙江省水利厅统一开发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监督与服务平台,供浙江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使用。平台的建设吸收标准化加元素化的思想,将工程运行管理的各个事项按照规范和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状态,利用红、黄、绿3种灯进行标示,并建立评价标准,对工程是否处于标准化管理状态进行评价。平台主要功能模块有红绿灯监管、工程信息、运行监管、创建验收、提醒告警、日常事务、信息上报、统计报表等。经过建设,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监督与服务平台已经在全省有标准化创建任务的94个市县(市、区)投入使用。通过平台,实现对全省1万多座创标名录内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状态的实时监管和在线查看,并有效服务于全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和考核工作。考虑到各个工程管理单位(管理责任主体)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在满足标准化管理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由各地自行建设。运行管理平台总体功能需满足“管理事项任务化、事项操作流程化、流程处置闭环化、管理记录电子化、系统操作痕迹化”的要求,主要功能包括工程信息、调度运行、维修养护、工程检查、应急管理、安全管理、台账管理等,涵盖工程日常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经过建设,全省已经建成280多个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平台,共涉及全省1万多个水利工程。平台的使用有效促进了工程管理各项标准规范的落地,使工程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大大提高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效率。
4结语
采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监督与服务平台加运行管理平台的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符合浙江省水利工程的管理实际,也符合标准化管理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验收与考核要求。这是浙江省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有效探索与实践。在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要实现现代化。然而,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国内其他省市在进行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可参考浙江省的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从而有效加快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浙政办发〔2016〕4号[S].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
[2]浙江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浙水科〔2016〕1号[S].杭州:浙江省水利厅文件,2016.
[3]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浙江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方案要点:浙水办信〔2016〕3号[S].杭州: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文件,2016.
作者:邱志章 朱连伟 单位:杭州定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上一篇:水利管理经费矛盾分析
- 下一篇: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