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02:22: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水利建设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田水利建设分析论文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1传统建设管理模式概述
水利建设项目大多数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一般投资主体是国家。然而,整个水利建设项目运行完全是由项目单位临时组建“指挥部”等非法人机构负责,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代表政府实行监督与管理,这使项目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传统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下,项目建设单位同时又是使用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制约,建设单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门的利益,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导致项目投资“无底洞化”。
一般来讲,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解决好权力和利益之间关系;二是实行政企分离,政府主要从事宏观决策和监管,企业从事具体的建设管理事务。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沿着这两条途径前进。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组建临时管理机构如某某工程指挥部等形式来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其优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缺点:没有明确投入、产权、分配的关系,当资金、质量、工期等出现问题时,不便于明确和追究主体责任。
20世纪90年代,建设管理体制开始了明晰产权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体制,许多建设单位改制成为独立法人,从而形成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管理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是通过第二条途径进行制度改革,它具体表现为“建管结合、贷还结合”。项目法人责任制确立了业主在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地位,它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标准制度。我国三项制度从80年代之后在我国的整个建筑市场就开始试点,不断推广,水利建设市场也在探索。特别是“98”大水之后工程投入的大幅度提高,使我们有能力由过去水利工程以岁修为主改变为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为主,所以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行,为保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分析论文
1传统建设管理模式概述
水利建设项目大多数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一般投资主体是国家。然而,整个水利建设项目运行完全是由项目单位临时组建“指挥部”等非法人机构负责,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代表政府实行监督与管理,这使项目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传统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下,项目建设单位同时又是使用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制约,建设单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门的利益,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导致项目投资“无底洞化”。
一般来讲,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解决好权力和利益之间关系;二是实行政企分离,政府主要从事宏观决策和监管,企业从事具体的建设管理事务。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沿着这两条途径前进。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组建临时管理机构如某某工程指挥部等形式来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其优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缺点:没有明确投入、产权、分配的关系,当资金、质量、工期等出现问题时,不便于明确和追究主体责任。
20世纪90年代,建设管理体制开始了明晰产权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体制,许多建设单位改制成为独立法人,从而形成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管理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是通过第二条途径进行制度改革,它具体表现为“建管结合、贷还结合”。项目法人责任制确立了业主在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地位,它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标准制度。我国三项制度从80年代之后在我国的整个建筑市场就开始试点,不断推广,水利建设市场也在探索。特别是“98”大水之后工程投入的大幅度提高,使我们有能力由过去水利工程以岁修为主改变为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为主,所以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行,为保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研究论文
1传统建设管理模式概述
水利建设项目大多数是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一般投资主体是国家。然而,整个水利建设项目运行完全是由项目单位临时组建“指挥部”等非法人机构负责,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代表政府实行监督与管理,这使项目投资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传统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下,项目建设单位同时又是使用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制约,建设单位容易偏向自己本部门的利益,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导致项目投资“无底洞化”。
一般来讲,解决管理体制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解决好权力和利益之间关系;二是实行政企分离,政府主要从事宏观决策和监管,企业从事具体的建设管理事务。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正沿着这两条途径前进。
这种管理模式是以组建临时管理机构如某某工程指挥部等形式来进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其优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缺点:没有明确投入、产权、分配的关系,当资金、质量、工期等出现问题时,不便于明确和追究主体责任。
20世纪90年代,建设管理体制开始了明晰产权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体制,许多建设单位改制成为独立法人,从而形成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管理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是通过第二条途径进行制度改革,它具体表现为“建管结合、贷还结合”。项目法人责任制确立了业主在整个投资过程的核心地位,它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标准制度。我国三项制度从80年代之后在我国的整个建筑市场就开始试点,不断推广,水利建设市场也在探索。特别是“98”大水之后工程投入的大幅度提高,使我们有能力由过去水利工程以岁修为主改变为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为主,所以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行,为保证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管理下的水利建设论文
1改善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
水利建设工程已经采取阶梯式灌溉方法,政府也应出台一些相应的补助政策,例如给利用节水灌溉方法的农民一些相应的补助,而采取罚款政策,对于一些浪费水源的农民进行罚款,另外,普遍宣传农田水利建设,政府应走群众路线,应用合理配置水源的手段,精确地分给每家每户确切的水量,而且,引进拥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邀请一些对水利工程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到实地访查和演讲,传播专业知识,教授如何解决日常高发的机器故障、人员不足、机器保养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制定合理的工资表,按照平时工作表现计算提成和分红,对一些不法现象制定相应的惩罚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对于情况非常严重者,没收受贿钱财,采用取消职位并终身不能从事此方面工作的措施。从而避免一些工作人员接受贿赂,改善社会风气。
2运用多种手段吸引群众
目前,因为有限的政府经济帮助,拉拢其他企业投资水利建设也是很好的方法,因为企业有许多拥有高科技的技术型人才,也可以持续加大投资,这对水利建设工程的改革能够起到很好地加速作用。企业与当地水利局科以采取年终分红的方法,最终实现共赢。另外政府的工作人员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农村水利建设,鼓励当地人民务农,推广有效减轻人民务农负担的新技术,宣传全国实验示范基地的优秀建设,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几年规划,深化改革,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
3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下的水利建设
水利作为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必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水利系统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
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措施论文
论文关键词:综合规划流域规划农田规划
论文摘要:主要阐迷在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保证规划中各项指标的顺利实现。
新疆水利厅于2005年12月下发了关于编制新疆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该通知下发后,各县纷纷开展了该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规划报告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问题需要设计人员注意。
一、水土平衡计算后缺水原因的分析问题
该规划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部分,通常先对县区所辖行政范围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水土平衡分析,计算出缺水量。大部分平原灌区在水土平衡时,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①河道天然来水过程与区域用水过程不匹配;②区内水利工程不配套,尤其受调蓄能力限制;③灌区内部渠系防渗率低,水资源损失较大。而规划水平年解决供需矛盾主要是通过渠系防渗、开采地下水、对平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跨流域调水等工程措施来满足灌区的用水需求。
由于该规划是以县为基本编制单位,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往往把该县做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考虑问题,忽略了该县在整个流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游其它用水单位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要解决灌区的缺水问题,首先应该从整个流域出发分析缺水原因,而不单是立足于本县来解决缺水问题。有些流域中已建的引水枢纽工程可能控制下游几个县的分水,特别是各县的分水比例由于历史原因在该流域管理规划中已经确定,一般不允许随便改动,各县的分水量只会随河道来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南疆某河流域,在该条河流上有一引水枢纽控制下游两县一市的分水,各县按分水比例引水。2005年,该地区召开会议,把A县的三个乡划分到了B市,但A县、B市在大河上的分水比例却没有因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一来,在分析B市灌区内水土平衡时,势必会加大供需矛盾。从水账的角度简单分析:假设现在B市从大河上的分水比例是20%,大河多年平均来水量按2x1护耐计算冲口果B市的分水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多分配2x1护耐的水量,大河水量损失按20%考虑,仍有1.6x1护耐的水量可以进人灌区,而如果灌区内部通过开采地下水的方式来解决的话,要得到相同的水量则最少要打8眼井(每眼井的提水能力按2x105m3/a计算)。
牧区水利建设管理论文
一、防治草地退化,是新疆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和国家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明确提出要结合新疆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荒漠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新疆干旱缺水,植被稀疏,沙漠面积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从古到今,生态安全都是新疆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要素,不重视生态安全就随时可能重蹈古楼兰的命运。新疆的地貌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北部的阿尔泰山脉与中部的天山山脉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天山与南部的昆仑山脉间为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新疆两大沙漠合计面积已达43万km2,占新疆全境面积的26%,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0%。新疆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6.5mm,仅为全国平均降雨量的23%,年均蒸发量在1000mm以上,平均干旱指数达到7。
新疆的570余条河流,大多流程短,水量小,沿河两岸及下游形成被沙丘和荒漠分割包围的大大小小近800块绿洲,合计面积仅7万多km2,供全疆1900多万人民生产、生活。
在这种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下,过去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新疆绿洲内部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而绿洲外部生态环境却在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两扩大、三缩小”,即沙漠、盐碱地扩大;河湖、天然林地、天然草地缩小。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天然草地缩小的问题。由于新疆的草被覆盖面积占全疆国土面积的一半,构成了生态环境的主体。广阔的草原是新疆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山地防止水土流失,在平原防止沙尘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约占草被覆盖面积的60%总计4800万hm2的可利用天然草地,是新疆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所以防治草地退化应是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新疆天然草地正以每年0.5%的速度退化。目前全疆80%的天然草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其中37%严重退化。新疆87个县(市)中,有80个以及兵团绝大多数团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的现象。昆仑山、阿尔金山北坡,天山南北坡、阿尔泰山南坡的广阔山前洪积平原上,大面积的草地退化。退化的结果表现出:一是草场面积缩小。全疆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为4800万hm2,现实际正常利用的面积只有2700万hm2,仅占56%;二是产草量下降,载畜力下降。据调查测算,与60年代对比,80年代全疆天然草地产草总量下降30%~50%。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试析论文
1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1.1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1.3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1.4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摘要: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农田水利特点地位措施
0引言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主要内容是: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水利建设规划管理论文
(一)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水利水电建设?
1、规划的指导思想
新干县水利水电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发展的方针政策,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推进水利事业,把防洪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与水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推动水利的发展和改革,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规划的基本原则
⑴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
⑵规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