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水资源发展思考

时间:2022-02-03 02:13:00

导语:地区水资源发展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区水资源发展思考

一、四川水资源现状

1.四川省水资源总量丰富

2002年降水总量4228.42亿m3,蒸发和土壤含水量约亿1776.35亿m3,其余大部分形成河川径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547.5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总量546.9亿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部分,水资源总量达2566.8亿m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1.39倍,耕地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的1.79倍,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占有水资源量是全国的2倍。加上外省流入水资源量942.2亿m3,全省可开发利用的河川水资源总量3489.7亿m3,地下水可开发利用量115亿m3,约占长江水资源总量的l/3。

2.特点

(1)地域分布极不平衡

从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看出,最高值达2000mm(雅安西南部的大相岭),最低值仅100mm(金沙江河谷),相差19倍。总的分布趋势是盆周高于盆中,盆中地区一般200~500mm,(其西部大邑、蒲江、夹江一带可达600~900mm);盆地西缘山地为全省最高值带(1000mm~2000mm),西部高原区从东南至西北大体呈递减趋势(变化于200~1800mm之间)。

(2)年内时间分配极不平衡,而且年际变化大

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年径流的60~70%集中在6~9月或7~l0月,常以暴雨形式出现,不仅难以利用,还易造成洪涝灾害。枯水期一般又长达5~6个月.这期间径流量小,占年总径流比重很低。径流年内分配过程与农业需水过程矛盾很大,一般农业用水最多的四五月份水量甚感不足,不少河流似乎断流.流经盆中丘陵区的沱江就是一条这样的典型河流。全省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一般最大年径流量为最小年径流量的2~4倍,盆地中部还高达4~8倍。

(3)水体污染普遍严重,水资源利用难度大

由于污染物排放及其影响,使得全省江河水体普遍受到重污染或严重污染,其中,支流污染又重于干流污染,其结果极大地缩小了四川水资源可利用范围(区域)和可利用程度。更何况,由于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复杂,多数河流河床都低于流经地区田地.加之,水资源时空分配和分布极为不均,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设施规模不大,数量不足,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极为薄弱。这些实际情况,决定了四川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

(4)东部盆地区供需矛盾突出

东部盆地区是四川工农业生产基地,人口极为稠密,农耕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都高,耕地集中,工业发展迅速,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供用水量大,整个水量供需矛盾极为明显突出,这是因为,水资源的需求都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四川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21世纪初期四川省处于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农业格局调整的重要时期。水资源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严峻的挑战。

一是四川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的趋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加上气候变化等原因,四川的水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

二是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四川已采取了比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三是四川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地形地貌高差悬殊,山高坡陡,土层浅薄,降雨集中,加之人口众多,可耕地少,垦殖指数高,因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目前,四川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近一半。其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3.76万平方公里。全省年土壤侵蚀总量达8.98亿吨,每年排入江河泥沙近6亿吨,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这一趋势还会加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四是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废污水排放总量将会继续增加。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调查,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34%、流域人口占全省人口54%的沱江、岷江接受的污染物排放量占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3,而且水质恶化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的河段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五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已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很多工程存在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灌溉用水效率低,节约用水和提高土地粮食生产率的潜力还很大。

三、四川省今后水利发展策略

1.加强水利枢纽的建设,增加工程投入,切实解决“四水”问题

四川一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宝贵机遇,增加投入,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的各类水利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解决四川“四水”(水多、水少、水脏、水浑)问题,增强水利发电能力把水能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增强农业灌溉能力,增加工业与生活用供水水量,缓解供水紧张压力。

2.增强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工艺

欲使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是节水。水是生命之源,但水资源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对其开发利用只能在有限的水资源上作文章。因此要通过宣传等手段增强全省人民节水意识,在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灌溉输配水技术,地面灌溉技术(包括膜下滴灌技术、覆盖贮水灌溉技术、膜孔灌溉技术、非充分灌溉技术等),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灌溉等节水技术,在工业方面应提高水的重复利用效率,减少万元产值而消耗的水量。

3.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尤其是城市污水的处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首先应解决污水处理的相关技术问题,包括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城市污水的资源化系统城市新建小区的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管网、污水资源化利用管网统筹设计同时施工原则这些技术问题,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与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相结合,再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保障,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将处理后的污水按其水质等级用于不同水质要求的用途。

4.加快水权制度的完善,建立水权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

四川在水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国家的水权制度的总体要求,借鉴一些先进省市区的经验,大胆探索水权制度和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水资源中的作用,优化水资源在四川省内的省与各地市县之间、相邻地区之间和相邻流域之间的配置,为节约用水,科学护水并最终解决“四水”问题,实现四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制度基础。

5.转变传统管理方式,加强统一管理

要创新四川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即要改革目前“多家管水”的体制,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简称水管体制),实现四川水务的一体化管理。要将目前水量与水质分开、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开、农村和城市水事分开管理的体制,改为对城市和农村的防洪、除涝、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地下水回灌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相统一,集取水、引水、供水、用水、排水、治水、节水等管理职能于一体,水质、水量并重的综合性水务管理机构。

6.依靠科技,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川要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设备,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四川水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学习应用水处理、给水、输水、排水的高新技术,提高水务服务水平。

四、结语

水资源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对四川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起到举足轻重的用。洪涝灾害频繁、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四川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但只要合理的利用、管理水资源,尊重客观规律一定能够减小供需矛盾,从而促进四川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明武.四川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1993年1期.

[2]丁任重,蓝定香.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四川省情,2005年5期.

[3]哈斌,田学林.农业节水关键技术支撑的建设节水型灌区应用,农业科学研究-2007年4期.

[4]郑亚西,杨代军.统筹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用水良性循环机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4期.

[5]陆文海,徐才洪.四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四川水利,200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