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建设亟待解决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28 04:44:00

导语:灌区建设亟待解决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灌区建设亟待解决管理论文

一、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不同步

一是灌区设计不配套。山西省现行灌区设计中,骨干工程(指基建工程)和配套工程(指农水工程)一般是分开设计。设计单位往往只重视骨干工程的设计,而忽视配套工程的设计。工程总投资中包含的配套工程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工程所需,使得配套工程一开始就有投资缺口。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没有同步设计,设计范围不同步,设计深度不同步,很难同步建设。二是投入不同步。一般的施工组织设计都是骨干工程先施工,配套工程后施工。这就造成骨干工程建好了,配套工程才开始建设,不能及时发挥效益。如禹门口灌区工程从1987年开始建设,枢纽工程于1996年完成,完成投资1.5亿元。灌区工程的提水部分于1991年完成,已完成投资0.82亿元,但由于渠道工程及配套工程没能与提水部分同步建设,3.33万hm2的设计面积到现在只有0.8万hm2受益,基本建设投资效益无法充分发挥。

二、投入机制不合理

投入机制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的资金来源不一样。山西省现行灌区改造一般是骨干工程由国家投资,配套工程自筹解决。但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地方财政收入低,重视程度不够等各种原因,自筹资金无法到位,致使配套工程无法与骨干工程同步建设。山西省的尊村灌区工程由于农田配套工程没有完成,加之取水条件不好,一级站10台机组长年只有3台运行,灌区没能按设计能力运行。

三、管理体制不合理

灌区建设管理体制的落后和不健全,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建设和投资的有效发挥。现行的灌区工程管理体制基本上全部实行的是国有制,是山西省政府组成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这种体制难免存在机构臃肿,责权不清等弊端。工程建设中资金浪费非常严重,自筹资金和群众投劳不到位,半拉子工程多。有的灌区工程,国家投资完成以后三四年都不能竣工验收,无法交付使用。

针对以上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灌区工程建设必须同步设计、同步投入、同步建设

设计同步要把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统筹考虑,并在同一深度上设计。投入同步。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的资金来源要统筹考虑,配套资金不落实的工程不得开工建设,国家投资也不要仅局限于搞骨干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同步建设方案,要考虑到建设期局部效益的及时发挥,要保证配套工程和骨干工程的完工,保证骨干工程完成后,效益可以较好地发挥。

二、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灌区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从以下几种方式上试点推行。一是完全私有化,比较适合于小型灌区,即拍卖、投资、建设、管理完全推向市场,实行公司化的管理。二是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管理方式,如总干渠由国家管理,支渠按行政区划由乡镇管理,斗渠、农渠、毛渠由农户自己管理,这种方式适用于大中型灌区。

投入机制上,首先把有效的资金捆起来使用,要把省计委、省财政、地方自筹资金统一考虑,合理安排,集中用于灌区建设。其次要吸引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灌区改造,以加快灌区工程建设进度。再次,资金安排要集中,要根据财力铺工程,保证灌区建设按合理工期完成,建一个成一个,及时发挥效益,也保证国家投资的正常使用和效益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