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水电工程的预测分析
时间:2022-01-27 03:11:53
导语:论水利水电工程的预测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移民生活水平评价预测的概念
移民生活水平评价预测是根据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移民区、移民安置区具体情况,对移民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对今后的生活水平及居住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
2移民生活水平评价预测的内容
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评价预测指标应与制定的移民安置标准相对应,包括生产、生活两大类。生产包括移民的人均耕(草)地质量及拥有量和人均纯收入。生活和居住环境包括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生活用电标准、人均生活用水标准,居民点交通条件,居民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居民点的绿化率、就学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广播电视条件)等。
3移民生活水平评价预测的方法
3.1生产资料
质量及拥有量分析工程建设征地前后,人均占有生产资料(耕地、草地)数量和质量情况,并分析交通条件、耕作制度、水源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
3.2移民人均纯收入
分析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收入构成及收入水平,通过分析计算预测安置后人均收入是否达到或超过安置前的水平。
3.3移民生活水平预测
根据安置规划标准将移民安置后的生活水平(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生活用电、用水标准、交通条件、就学、医疗卫生条件等)与搬迁前的原生活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移民搬迁安置后是否达到或超过其安置前的水平。生产生活水平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复杂综合指标,由资源、经济、生产条件与水平、生活条件与水平,居住环境等分项指标及其子项指标组成,具有多层次性,而且各评价指标有的定性、有的定量,且重要程度不同,可采用综合评判,将其转化为可互相比较的综合评价值后再进行比较。以新疆某水利工程为例,对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进行评价预测。该工程建设征地影响村为典型的牧业村,当地居民一直以来将畜牧业作为生产生活的主导产业,工程建设征地影响的人口均为牧业人口,主要生产资料为天然牧草地。根据移民安置方案:当地政府对建设征地后需搬迁安置的移民在本单位内采取后靠插花的方式进行安置;对需生产安置的人口通过本村内部调整草场,并对草场进行改良予以安置。通过计算,工程建设前,征地范围内影响牧业移民人均草地面积平均为13.3hm2,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及草原部门提供资料,征收天然牧草地每亩可产鲜草量150kg左右;调整草场安置后,受影响牧民人均草地数量也为13.3hm2,但通过补播优质草种等改良措施,安置后移民草场每亩可产鲜草量500kg左右,草场质量优于征地前水平。由此可见,移民安置后,受影响牧民拥有草地数量与征地前水平相同,质量优于征地前水平。满足了移民安置规划中的生产安置标准,即:调整草场面积应≥工程征收的草场面积,保证其土地拥有量和质量≥征地前水平。通过在当地政府调查、收集近期社会经济资料及人均收入增长率,该工程征地范围内受影响牧业人口基准年人均纯收入为1400元,经测算,受影响牧业人口至规划设计水平年,人均纯收入应达到2360元。根据移民安置方案,经分析计算至规划设计水平年,通过调整、改良草场,产草量将增加350kg左右,需生产安置的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6500元,高于征地前水平。经以上分析,需安置的移民保证了安置后有稳定的牧业收入,而且收入水平较搬迁前有所提高。安置区新建住房面积为80m2,均为抗震安居房,符合抗震安居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搬迁前,户均住房面积为60m2,均为土木结构。移民搬迁前户均宅基地面积为0.6hm2,移民搬迁后,确定移民户均宅基地面积为0.1hm2/户(包括牲畜养殖用地),大于征地前水平。搬迁后安置点距离最近的现有农村道路200m。交通条件与搬迁前水平相当。移民搬迁前人畜饮水利用临近河流河水,无供电、通讯设施、无广播电视,距离学校、卫生所较远,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移民搬迁后安置区居民点原有供电、人畜饮水、广播电视、中国联通无线电话、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均已配套齐全,移民插花安置后,可利用原有设施。基础设施条件优于搬迁前水平。通过以上对安置区与原居住区居民住房标准、用水、供电、交通、就学、医疗卫生等条件的比较,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较搬迁前有所提高,满足了移民安置规划中搬迁安置的各项标准。
4结语
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移民,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必然会对建设征地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在搬迁后能否达到或超过原有的生产生活水平,是衡量一个工程的移民是否得到妥善安置的重要标准。根据相关理论的阐述及简单实例分析可知,通过对移民搬迁前的生产、生活水平现状与搬迁安置后的生产、生活水平预测指标相比较,可以较为客观的分析出安置方案是否合理可行,通过规划,移民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
本文作者:赵金虎工作单位: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上一篇:煤矿安全生产对经济的意义
- 下一篇:管窥党建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