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有效保护利用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02 11:08:00

导语:经济有效保护利用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有效保护利用管理论文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多年来,受传统资源价值观念的影响和计划经济的束缚,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忽视经济手段的运用,水资源无价、供水低价、水权不明晰等情况十分普遍,造成了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水资源严重浪费、污染成灾,加重了水资源的危机,已经严重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水危机初步显现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形势也日益严峻,水危机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

1.1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俄罗斯的七分之一,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全国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面临缺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已经到了供水最严峻的时刻。中小城市同样缺水,余姚市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00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2200m3的59%,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姚西北地区,人均仅为550m3,慈溪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少得可怜,仅为500m3。同时城乡居民的水节约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水情。

1.2用水成本越来越高,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

由于严重缺水,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地下水越抽越深,致使用水成本越来越高。同样因为缺水,我国荒漠土地的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而且每年仍以246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与此同时,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已经达到15万平方公里,其中华北平原近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

1.3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作为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缺水,已经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经常性的水荒,一些企业经常停产和半停产,或者化巨资远距离取水,许多城乡居民不但吃不上优质水,甚至连普通水都供应不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接连出现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1.4纵观水的远景,更大的水危机还在后头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缺水现象只是水资源危机的黄色信号,如果没有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到2030年,也就是25年后,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仅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人们将不得不面对河水断流、土地龟裂的景象。

1.5水质严重污染,水环境遭到破坏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与生活废污水,污水排除及处理设施长期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即通过下水道或沟渠直接排入河道、水库,同时流域内农药、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农业退水使水体有机类污染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河道、水库水质变坏,富营养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有的水库已被迫退出饮用水供水系统,河网就更不用说了,致使部分地区水质性缺水严重。

城乡居民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在各类水面乱倒、乱扔垃圾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生活垃圾和工程碴土倾倒河内,有些河道沿河违章建筑林立,河坡坍塌,杂草丛生,河水黑臭,不仅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及滨河景观,还使水生物及栖息鸟类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2、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基础条件与可能

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过去着重采用的是各类工程措施和行政措施,它们分别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由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措施和行政措施显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和污染问题,需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导向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在过去是难以实现的或难以到位的,而现在已具备经济手段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可能,有运用经济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舞台和土壤。

2.1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体制条件

在计划经济时代,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福利性的产品,由各级政府直接包办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存在水资源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的合理分配、依法拥有、有偿转让的问题;对用水需求的满足也是由政府负责无偿或低价供给,不存在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水资源的问题。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为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体制环境,我们可以运用水权、水市场、价格杠杆、税收调节等经济手段来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以解决行政措施和工程措施无能为力的问题。

2.2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的商品意识、价值观念已经基本确立,水是商品,水还是稀有资源,水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水的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化,可以说思想观念上的阻力已经基本消失。同时,一些经济手段的运用必然会在短期内影响部分群众的利益,但由于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收入已大幅提高,经济承受能力显著增强,绝大多数人已不会因每月多付几十元钱而备感沉重。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2.3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的投资已经有取得良好回报的可能

资本的营运讲究投入与产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象过去的水利建设往往只讲投入不求产出,众所周知,无利可图是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资源项目的建设的。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水资源上的投入完全可以有产出,有收益,有的还可大有盈利,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市公司原水股份公司,2003年取得每股收益0.228元、净资产收益率7.88%的好业绩,首创股份公司,涉足水资源经营时间不长,但2003年取得了每股收益0.3668元、净资产收益率9.08%的骄人业绩。美国纽约的投资策略专家贝尔斯蒂尔内斯更把水称为“21世纪最好的投资领域”。

3、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途径

破解水资源危机的难题,除了继续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行政措施,还必须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笔者认为,当前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经济途径主要是:

3.1突破水权障碍,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

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具有根本的影响,它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所有权似乎很明确,但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水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的分离,导致了水资源产权的模糊,水资源在这里只是一种共享资源。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事实上水资源所有权被废除或削弱,不仅刺激了水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同时缺乏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水环境的恶化。

这种水权制度对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形成障碍,必须予以突破,也就是国家应将水资源所有权具体化、个性化、确定化,将特定的水资源由共享资源变为专有资源,明确界定其所有权的行使者,以及在资源使用中获利、受益、受损的边界和补偿原则,使管理、经营、使用者的责、权、利高度明晰,能够独享自然资源增值收益,同时承担自然资源衰减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形成一种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同时,要规定水权交易的原则,在一定的规则、程序制约和监督下,水资源交易逐步市场化,通过市场价格杠杆的自动调节作用,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2重视和恢复水资源的应有价值

水如石油、煤炭一样,也有其自身价值。所谓水资源价值,通俗说就是水资源使用者为了获得水资源使用权而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而且这一货币额能够满足补偿所有者因水资源资产的付出,以维持水资源持续供给为基础,它体现了水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谁都不否认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也是须臾不可或缺,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水都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免费午餐,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传统水价值观念影响着一代代人,从而使得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几乎随处可见:很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中,大量不该流的水哗哗地流走;维护绿化、浇地、冲洗厕所、街头洗车等用的都是自来水;大多数洗浴场所、美容店,不但耗水量大,而且还没有废水回收处理设备,水被一次性使用后白白流走。经济生活中,粗放的增长方式使一些高耗水行业无情地吞噬着日见“瘦弱”的水资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中几乎没有节水内容。人们对水不珍惜、不爱护,“与其省几块钱,不如用个痛快”成为普遍思维定势。这是忽视水的内在价值的必然结果,必须还其以本来面目,在人们的思想中牢固树立起水资源应有的价值观,确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3.3水管理体制的统一和经营体制的放开

要理顺现行的水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经营实行统一管理。重点是改变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这种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多头管理、互不相关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要建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的包括蓄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的水生产全过程,水量、水质、水环境全方位的城乡统一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等等。

要放开水的经营体制,开放水市场,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水资源项目。目前我国的水资源90%以上由国家或政府经营,造成一方面国家投入不足,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跟不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资源不能顺畅流入,形不成市场竞争,水资源经营效率低下。因此要全面放开水的经营,只要服从国家统一规划和要求,就要允许各类社会资金和主体,投资水资源经营项目,并保护其合法收益,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3.4建立合理的水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充分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

现行的水价极不合理,水价构成中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工程水价低于供水成本、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等造成水资源紧缺与浪费水现象并存,水资源利用效率极低,不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商品水价格偏低也是阻碍再生水回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利于污水处理和利用。应建立合理的水价格形成机制,这种机制其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就是要使水的价格能够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也就是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使水价发挥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作用。

合理的水价其基本构成模式应为:

原水价格等于水权的价格(主要表现为水资源费)、原水供应成本和费用、税金与合理利润之和。

自来水价格等于水权的价格(主要表现为水资源费)、原水价格、自来水加工成本、经营费用、税金与合理利润之和。

当然,在具体执行时,对少数困难对象应予以适当倾斜。合理的水价能够促使人们珍惜、节约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充分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污水和废水的产生量减少,保护水环境,同时能鼓励社会资金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领域的投入。

3.5让污水处理成为产业,大步走向市场

污水处理是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恰恰是我国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最薄弱的一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532座污水处理厂,年设计处理能力为145.6亿吨,而实际处理量为95.9亿吨,仅为设计处理能力的65.9%。其中192座污水处理厂因收集管网不配套等原因难以正常运行,占36.1%。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雨污不分、生活和工业污水不分,使污水处理厂系统的整体效率低下。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城乡污水无人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造成严重浪费和污染。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还没有成为产业,90%仍由政府包办,仅有52座污水处理厂实行了市场化运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低,征收不到位。532座污水处理厂中,340座已征收污水处理费,但实际收费额仅为0.26元/吨污水。

从现代科技来看,污水经处理70%以上是可以转化为再生水成为商品的,相当于增加城市供水量的50%以上,因此,污水处理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让市场来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而要让污水处理成为产业,走向市场,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再生水的价格,以吸引投资,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合理的再生水价格应体现污水经营的价值,既要考虑其作为商品的一般性,又要考虑其特殊性。其价格构成是再生水价格(P)等于一定时期内污水处理费用总和与再生水产品总量之比,加上单位再生水产品的税金和合理利润,基本模型:

P=P1/Q+P2+P3

式中P1——一定时期内污水处理费用总和

Q——一定时期内再生水产品总量

P2——单位再生水产品的税金

P3——单位再生水产品的合理利润

根据这一价格模型计算确定的再生水价格,才能起到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

3.6开征水资源税,抑制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可以说已经有目共睹,但与之相悖的却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仍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约10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质量继续恶化,水污染仍十分严重。开征水资源税是抑制水资源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的重要途径。

在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里,经济手段是确保自然资源最优利用的最理想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征税。世界各国的实践也证明,开征水资源税,是抑制水资源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征水资源税,参与水资源价值的分配,可以提高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调节级差收益,增强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同时按照“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可以筹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资金,增加这方面的投入,更好的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水资源税的设置要合理,笔者认为水资源税的纳税人应界定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以及其他水源地取用水的单位和个人。课税对象应界定为开采或取用的各种天然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库水、湖泊水、河流水等。需要说明的是水资源课税对象为有资源属性的自然水,而不是经加工后的商品水,如纯净水就不应列为征税对象。当然,对一些特定行业和对象应给予减征或免征水资源税。如农业、林业、渔业、牧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需要政策扶持;城市绿化、污水治理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是公益性事业,需要减征或免征水资源税。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手段是确保自然资源最优利用的最理想手段,我们应通过各种经济途径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恕诚.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管理新路子.中国水利,2002.1.P9

[2]钱易.水资源管理需要新思路新策略.水利水电技术,2003(1)

[3]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5]王殿如王金山.河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的系统性构想.经济论坛,2001

[6]焦居仁.生态修复的探索与与实践.中国水利水土保持,2003(1)

[7]赵洪亮.我国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堪忧.中国水利报,2004年8月3日

[8]张杰熊必永.水环境恢复方略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2003.6

[9]王晓东.统筹兼顾推进水利制度建设.中国水利报,2003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