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干流环境分析论文

时间:2022-06-30 09:07:00

导语:河流干流环境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河流干流环境分析论文

黄河小北干流(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处于黄河中游,区间流域面积为18.46万km2,全长132.5km,宽3—18km,河道面积为1107.67km2,其中滩地面积675km2(101.3万亩),河道穿行于汾、渭地崭谷凹地区,沿程有汾河、涑水河、渭河、北洛河等支流汇入,两岸为高出河床50~200m的黄土台塬,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冲淤变化剧烈,属淤积性游荡型河道。

一、环境主要问题

1、水质污染严重

根据1989-2003年黄河龙门、潼关站,汾河河津站,渭河华县站水质监测资料,黄河龙门断面水质为Ⅲ~劣V类,汾河河津断面水质均为劣V类,渭河华县断面水质为V类或劣V类。黄河潼关断面水质为V类或劣V类。该区域共有较大的或污染较重的支流19条,较大的厂矿企业直接入河排污口24个。这19条支流的污染物年输送总量为4944万t,其中渭河年污染物量为4831万t/a,占97.7%;24个排污口年排放废污水总量0.55亿m3,排放污染物总量4.1万t/a。总的情况是支流汾河、渭河水质污染均重于黄河干流,支流汾河水质劣于渭河,干流潼关断面水质劣于龙门断面,各断面有机物污染呈加重的态势,而重金属污染呈下降趋势。2004年12月水质监测情况见上表。

由于废污水的超标排放,污染了河川径流及地下水。使黄河小北干流左岸的运城市19眼深水井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氨氮、亚硝酸盐、六价铬超标;右岸黄河滩的积水,矿化度一般在5g/L以上,高的达10g/L以上,含氟量多在7—9mg/L,高的在10mg/L以上,水味咸苦,根本不能饮用和灌溉。

2、滩地盐碱化日益严重

由于黄河小北干流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使工程临背差随之加大,现多在1.50m以上,最大达3.35m,右岸的朝邑滩、新民滩临背差已在2米以上,华原段达3米左右,造成滩区地下水位上升,沼泽盐碱化日趋严重。华原—朝邑20万亩可耕滩地,已沼泽、盐碱化10.9万亩,其中明水面积近万亩,有的变成白茫茫的不毛之地,有的仅能生长单一的碱蓬草,大片滩地荒芜。

3、湿地不断减少

黄河小北干流共有湿地255km2(不包括治河工程内的鸡心滩、边滩、嫩滩、河漫滩等)。主要为水坑水洼、沼泽地和湿草地,由于近年来干旱少雨,黄河来水减少,2001、2002、2003年黄河龙门站年径流量分别为139.4、156.6、162.3亿m3,依次为1950—2000年均值277.9亿m3的50.2%、56.35%、58.4%,使湿地不断衰退萎缩,大量滩地裸露,加之人为开荒、烧荒等现象时有发生,湿地毁坏严重。

4、塌滩塌岸严重

黄河小北干流河势游荡多变,冲滩塌岸加剧,危及高岸沿河村庄及返库移民安全。据不完全统计,两岸近十年来塌滩塌岸总长度为52.76km,塌宽一般为100~1000m,塌毁耕地面积为9.11万亩。由于塌滩塌岸的发生,造成人员搬迁,如右岸的韩城市下林皋、李村一带近年已有20余户100余人再次搬迁。耕地的不断塌入,致使部分地方人多地少情况加剧,有些乡村人均耕地仅0.5亩,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5、生物稀少,生态环境较差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宽浅,水流散乱,含沙量较大,水体混浊且污染严重,使浮游动植物难以生长与繁殖,故数量及种类很少。在河道内天然鱼类寥寥无几,水生高杆植物主要是芦苇,呈零星分布于黄河滩区的积水带和低洼坑塘,长势差,利用率低。

因长期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动物的生存条件完全改变,野生动物种类稀少。滩区仅有少量的水老鼠、蛇类和两栖类蛙、蟾等。

该河段两岸的天然植被稀少,在靠近河床的嫩滩和盐碱荒滩地上,只能生长一些莎草、碱蓬、狼尾草等喜湿耐碱的草本植物,在外滩地上零星分布有英迷、荆条、连翘和酸枣等灌木树种,珍稀植物仅发现野大豆一种,为三类保护植物。

由于该河段植被较差,湿地减少,滩地盐碱化严重,鸟类栖息环境较差,生物不能生存或生物的单一,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导致气候变化异常,飞沙扬尘天气增多,生态环境更趋恶化。

二、问题的成因

根据初步分析,引起黄河小北干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近年干旱少雨,黄河来水量减少,不仅水体净化能力降低,而且湿地也逐渐萎缩减少。二是河道淤积严重,1960年5月一2002年10月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共淤积泥沙25.09亿立方米,年均淤积约0.6亿立方米,且淤积还在不断发展。淤积的结果使河床不断抬高,工程临背差加大,滩地盐碱化日益严重。三是河势游荡多变,使滩岸不断坍塌。四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只顾无节制的开发索取,人与河争水争地,甚至出现乱建乱占、开荒种地等现象,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五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大,用水量不断增加,部分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工矿企业和城镇乡村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直接排入河中,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六是群众环境意识淡薄,加之监管不力,致使污染屡禁不止,一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关而不停或屡关屡开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对策与措施

黄河小北干流的环境保护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并举,以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为目标,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正确对待和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发展地方政府、流域机构和社会各方的作用,根据环境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利用工程、行政、法律、经济和科技等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一是组织有关部门对黄河小北干流环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好水功能区划工作,认真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二是加强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彻底改变不利于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水质和水量监测调控体系、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体系、社会监督保护体系,加快南水北调和引洪放淤等工程建设,加强洪水管理和调水调沙,实现洪水泥沙资源化,进一步理顺控制河势,减少河道淤积,提高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四是全面构建节水型和谐社会,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推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运行机制,积极开展雨水集蓄利用、人工增雨、污水处理回用,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五是建立三门峡库区环境统一协调管理、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及水利、环保、土地等部门联合治污和快速处置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新机制,不断完善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环境管理队伍,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积极推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取水排污许可、信息交流通报和协调会商等制度,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及时处理解决有关环境问题。六是实行社会舆论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环境信息,对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公开进行暴光,对环境污染查处情况进行跟踪报道。七是建设完善水量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加强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等科技攻关和理论技术研究,努力实现环境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法制化、现代化,保持环境的良性循环。八是建立湿地保护区,落实管理责任,实行严格管理,防止人为毁坏。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带,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九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污染源治理,坚决控制新老污染源,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或根本没有治理价值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禁、改、转。十是加强河道及滩区管理,尽快划定河道管理范围,严格审批滩区新增建设项目,切实做好工程建设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坚决制止乱占乱建等行为,彻底清除违章建筑,维护良好的管理秩序,实现人水和谐,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保持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茹韦春元等:黄河三峡库区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2、黄河禹门口—潼关河段湿地保护探讨

3、黄河水资源质量公报(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