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泵站当前存在的问题对策论文

时间:2022-11-18 11:09:00

导语:中小型泵站当前存在的问题对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小型泵站当前存在的问题对策论文

摘要:通过调查潜江市177座55kw以上固定电力排灌泵站,查找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5个方面的解决办法或未来对策,即: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农民协会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稳定投入保障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泵站现代化。

关键词:中小型泵站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1.引言

中小型泵站是保证小康社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水利工程。如何发挥中小型泵站排灌效益,是当前水利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全国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个问题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重要。为此,笔者结合目前的实际工作,调查分析了潜江市55kw以上固定泵站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未来对策

2.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环境条件较差,农田易涝、易旱。为确保本地农业生产稳定丰收,全市建有各类型排灌泵站181座,其中55kw以上固定式中小型泵站177座,总装机6.25万千瓦,水泵保有量392台,且90%的水泵属轴流泵。这些泵站中,属市管的泵站4座,镇管的泵站105座,农场管的泵站72座。通过调查发现,所有这些泵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1使用年限长,功能衰减。潜江市中小型泵站一般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根据镇管105座泵站资料统计,建于70年代的有20座,建于80年代的有37座,建于90年的有48座。虽然这一时期泵站建设速度较快,但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标准低,水工结构施工质量差,到现在一部分泵站已达到使用年限(已运行30年以上),设备老化,运行功能日渐衰减。

2.2设计不规范,运行可靠性差。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泵站可谓“先天不足”,有的泵站进水池设计不规范,导致进水池流态紊乱,并伴有旋涡、汽蚀、振动等现象,致使水泵效率和工作性能急剧下降。有的泵站出水池设计不合要求,导致水头雍高,水头损失大,机组效益下降。许多泵站防洪标准偏低,不少泵站仅能达到5~10年一遇的标准。有的泵站超期服役,有的年久失修,有的长期得不到保养,运行可靠性差。

2.3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许多泵站主机组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有些泵站在建设时安装使用了许多性能质量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许多设备已属淘汰过时产品,给泵站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威胁。有些泵站建筑工程年久失修、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发,维修周期越来越短;闸阀、钢管锈蚀、腐蚀严重,严重影响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现在泵站运行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不断增加。由于工程老化,灌排标准也在逐年下降。

2.4运行效率低,能耗超标。大多数泵站维护少,即使是维修也只是保证机组表面运行,实际上泵站工作性能下降,排灌流量比额定流量小许多,泵站装置效率比部颁标准低,水泵运行工况点常年偏离水泵的高效区。运行效率低,能耗就高。经分析,轴流泵运行效率约为65%~70%,比水泵高效区低10%~15%,这也是低扬程地区轴流泵的一大通病。轴流泵站管道效率低,比中等扬程的混流泵和较高扬程的离心泵的管道效率要低10%~15%。

2.5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减弱。由于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维护保养少,泵站的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面前,不少泵站不能开机运行。在汛期,由于受洪水顶托,外河水位抬高,致使提排扬程增大,机组超负荷运行,产生剧烈震动,排水流量减少,效益下降,有的泵站在高洪水位时被迫停机。

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3.1对泵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1.1对泵站的维护保养认识不足。尽管排灌泵站在全市排灌、防洪、治涝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它的维护保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像对待堤防那样有章有法。往往是平时不闻不问,需要时才想起。

3.1.2对泵站面临的危机认识不足。许多泵站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施配套不全,排涝标准逐年下降,抵御涝灾的能力大大减弱。防洪堤段建设已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但中小型泵站不到10年一遇的标准,而且由于机组长期带病运行,故障不断增加,关键时刻不能开机,潜在的危险巨大。

3.1.3对泵站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泵站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且与农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些泵站因故障或电费问题扯皮开不了机,或一些泵站按上级指示开机,引起部分农户不满,发生围攻和打人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3.2对泵站的管理措施不力。

3.2.1体制不顺。泵站现行运行方式是由镇政府牵头,流域水利管理站负责技术管理及指导运行、维修等。由于管理体制原因,水利站只能监管其技术,对其他方面只能是有心无力。对泵站的日常监督管理缺乏力度,大多数泵站环境恶化,看守责任人不坚守岗位,留下不安全隐患。

3.2.2管理不规范。对各中小型泵站的管理没有实行统一归口,有镇管、村管和排水协会民间组织管,各自为政,自行运作。每年运作状况、管理状况的相关资料、文档都难以综合、统计、归档,不能为决策提供相关的运行资料和准确数据。

3.2.3管理责任差。也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责任和运行管理责任制,管理人员一般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心不稳定,管理不认真,使设备维护不到位,工程使用寿命缩短。

3.2.4管理人员待遇低。现在中小型泵站管理人员每年工资一般在1000~1500元之间,这些人员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指定一些前任村干部和村指定的老同志,一无技术、二无专业水平,年龄又偏大。而年轻有技术的人员无法留住,这样对工程的正常维护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

3.2.5设备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中小型泵站一般建于排灌河渠首尾部,大多处于偏僻荒无人烟之处,地理位置给了犯罪分子可趁之机,他们趁夜黑风高,管理人员疏忽之机,盗窃高压线、变压器、电缆等,造成整个泵站的运行瘫患。

3.3建设管理技术力量薄弱。

3.3.1规划设计不合理。在中小型泵站建设规划上缺乏通盘考虑,没有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在排蓄结合、高低水分开、内外水分开、主客水分开、实现等高截流等方面,缺少全面统一安排;加上资金缺乏,配套工程跟不上,从而导致这些工程能耗大,效益低。在泵站排涝标准设计上,缺乏发展的眼光,标准偏低。

3.3.2设计施工水平低。不少泵站是乡镇、农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没有接受正规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由于自身技术力量有限,设计不尽合理,施工质量无保证。

3.3.3业务水平偏低。聘用的泵站管理人员往往为一些村镇退休人员或只略懂一点电工常识的当地农民,均为非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不利于泵站的管理。

3.3.4自动化程度低。全市乡镇、农场管理的泵站普遍缺乏自动化监控设施和基本的信息化手段,普遍采用人工监督控制。泵站管理人员属非专业技术人员,对泵站运行状况不了解,更不谈控制泵站的高效、安全运行。

3.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3.4.1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泵站运行电费、看护人员工资、维修等资金现均由政府统一拨付,一旦财力紧张或遇特殊情况,资金往往不能及时拨付到位,导致汛期不能正常开机,影响防汛抗灾。

3.4.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正常的养护维修得不到保证,长期如此,泵站设备磨损、老化速度加快;管理人员待遇低,正常的管理得不到保证。

3.4.3管理人员生活环境差。一般泵站建在较低偏远的地方,交通不便。泵站资金投入又不足,住房简陋,职工生活困难,多数时间只能抓自身经济效益,相当少的精力用于泵站的管理。

3.4.4经费无保障。税费改革后,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无旱无涝时,便无经费,到有灾时农民叫苦不肯出资,泵站无法启动运行。抗旱排涝不及时,以致成灾,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

4.解决的办法探讨

泵站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工程设施,如何切实管理好中小型泵站,需要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通过找出深层次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思考出最优的对策。我们根据对上述问题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现提出以下解决办法或对策建议:

4.1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加强泵站内部改革,实现定编定岗定员定责,优化结构,精简机构,分流冗员,落实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泵站是抗旱除涝、农田灌溉、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只有充分认识泵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泵站的管理上一个新台阶。为此,首先要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认识,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其次要提高泵站受益群众的认识,他们是泵站管理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大监控力度,真正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4.2推行农民协会管理模式。管理是泵站运行的保证。农民协会管理模式已通过试点成功,要大力推行。要根据流域范围成立相关用排水协会,在镇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由协会自我管理。协会由泵站受益区村组组成,专职人员4~5人,分别担任会长、副会长、会计等职务,由政府监管,村组自行推选德高望重,有责任心的同志参加,可以不是村组干部,并聘请财务监管人员,按每村1人的标准推选。泵站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等由协会负责,资金来源由协会自行向受益村组,目前按最高不超过5元/亩的标准收取,主要用于电费、人员工资、维修和其他正常开支,确保专款专用。每年将协会经济收支情况向各个受益村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政府的检查。资金如有结余,结转下年,如遇特殊年份,出现资金超支等情况,协会也不能再向农民收取,待下年收取资金结转平衡。

4.3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泵站各项规章制度,并与相关人员签订责任状,年终结帐。对内管理好人、财、物,确保财物安全,设备齐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平,能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故,保证泵站安全运行。对外管理好泵站相关主要渠道,加强监管,确保河流畅通,提高排水效率,缩短开机时间,提高社会效益。建立泵站的运行档案,出现小故障及时处理和维护,做到春查、冬修、夏督、秋结账,严格按规定操作。规范人、财、物的各种档案资料,建立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考核办法来约束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待遇,留住人才,实行经费与农业效益挂钩,管理与待遇挂钩,来促进安全运行,达到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

根据各流域的实际状况,统一制定二级排水费收费标准,与农业水费同时征收,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分流域核算。搞好年度核算、年度审计,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4.4稳定投入保障机制。从2002年起,潜江市14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对中小型泵站管理进行了改革,采用了农民协会的管理模式,其余6个乡镇仍然维持“政府出资统管、水利站协助”的传统管理方式。一些采取了农民协会管理模式的乡镇,泵站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至今运行状况良好,它们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维护保养,且储备了更新改造基金,有利于泵站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划分政府、社会和受益者在泵站管理的事权和责任,贯彻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保证泵站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和更新改造基金。同时,协会要抓好多种经营创收,利用其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其他有利情况,搞好经济发展,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4.5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泵站现代化。在条件允许下,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对泵站监测设施、生产生活设施、通信调度设施等管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采用信息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提高泵站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水平,逐步实现泵站信息监控自动化、信息传输与处理网络化、管理调度自动化,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泵站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要对中小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并降低能耗。一方面对于达到使用寿命的泵站,要更换设备,选择合适的水泵电机,使机组常年在高效区运行。另一方面要改造泵站进出水条件,改善进水流态,减少水头损失。

5.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解决目前中小型泵站存在问题的办法可概括为5个方面,即: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农民协会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稳定投入保障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泵站现代化。此外,我们还提出如下5条建议:

5.1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人水和谐思想,让广大群众增强法律、法规意识,让全民自觉主动的维护水利工程,使中小型泵站发挥应有的作用。

5.2保护水环境,减少水污染,及时清除河道内的水草、渔网等阻水设施,保证河道水流畅通,减少污水对泵站水工设备的腐蚀,不仅能利于泵站设备的保养,而且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5.3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业结构,多种植耐水植物,减少开机时间和开机次数,延缓泵站维修周期。现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大量种植棉花等厌水作物,一遇降雨,泵站就要开机提排。

5.4严格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合同制和监管廉政责任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严格项目验收管理以及项目的审计监督、监察工作,确保泵站的建设质量。

5.5加大打击力度,对盗窃破坏水利工程犯罪分子,予以严厉打击,确保泵站工程安全。

中小型泵站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怎样才能使它们长期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探讨更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