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策略论文
时间:2022-09-28 04:42:00
导语: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济策略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基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通过对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联系水资源中的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水资源的经济属性为突破口,提出了若干相关的经济对策.包括科学水价体系、水资源外部成本内部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虚拟水控制手段等几大方面,以期能为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一、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将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至于工业化大生产排出的大量污水、废水超过了水资源再生的能力,从而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而水环境的恶化又造成水资源短缺,进而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正是这种联动关系,要求传统水资源概念向现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等概念转变,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最佳配置,保护水资源是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具有良好物质环境、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技术、经济的保障和支持,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注意的若干经济措施
1.赋予水以价值,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当前国内水资源问题的首要举措。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本来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而水价正是调节这种关系的杠杆。提高水价可以促进工农业和生活的全面节水,节水投入限度和调水决策等则依靠水价来调节。当然,水价调整后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做到了科学分配,水价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才尽到经济调控责任。同时,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到农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科学的水价体系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节器。
2.使节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水资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是科学水价体系实施的重要辅助经济措施。经济学观点认为,水资源在市场竞争中,水价机制将自动配置水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水价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作出决策时所需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水资源的外部性。针对这种外部性导致的水资源市场的失效,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①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征税(或补贴)的主张,他认为,为了使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最大化,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这就是黄金法则。因此,他提出两种方法来矫正这种背离,即税收和政府补贴。②产权经济学家科斯则认为外部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把产权主体的责任和权利边界划分清楚,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的简单表述为:如果交易成本等于零,那么权利初始界定条件下的自愿交易总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产权最大化)。因此,提出了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将外部性内部化,再通过市场进行自愿交易的解决办法,即提出了所谓的水权交换机制:研究水权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3.实现考虑“水资源”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措施。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两种宏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账户体系(SNA)均没有把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的核算纳入其中,只是注重经济产值和增长速度,而并不反映资源的耗减,从而使得核算体系建立在“资源无限,任意取用”的基础上,以至于GDP的虚幻增长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减少并存,形成所谓的“资源空心化”现象。因此,必须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之成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建立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实物账户和价值账户,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两个特性,以便使水资源核算既与其他资源核算有机结合,又能突出水资源自身核算的特性。①资源的区域性:不同地区水量差别很大,很难进行区域资源利用的调剂,而且水资源利用与人口密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关,因此,该特点要求在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时应该尽量划小核算区域的范围。②水资源的流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渗透,因此,该特点要求进行实物量核算时应准确估算出重复计算的水量。4.建立经济约束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等相应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经济约束与激励法规是实现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制约措施。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对节水产品予以政策上倾斜等;惩罚奖励机制,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加快对水资源保护配套法律的制定,强化执法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违法案件,要公开处理,严厉打击,教育民众。公务员之家
5.引入“虚拟水”概念,面向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国际市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国际市场,由于水资源运输的不经济性,开展水资源直接贸易存在一定困难,可以通过间接的办法来实现。这里我们需要引入“虚拟水”概念。在贸易过程中,多出口消耗水量小的产品,多进口消耗水量大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便可以达到水资源的国际贸易目的。
6.倡导循环型经济模式,树立“经济一生态水资源互利型”价值观“经济一生态水资源互利型”价值观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经济意识形态措施。发展循环型经济,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趋势之一。它要求以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3R(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是循环型经济赖以建立的行为原则,只有将3R理念在水资源利用中予以贯彻,才能开创经济一生态水资源双赢局面。
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水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生活目的,进而从社会经济的源头就注意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水污染,类似社会中的“水保产业”。再使用原则:要求经过一次使用的水再次转入使用,提高利用率,即所谓的“中水系统”思想。再循环原则:将不能再利用的废水、污水重新通过自然净化或者人工净化,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比如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污水资源化措施等均为该理念下的产物。
- 上一篇:水资源核算体系建设论文
- 下一篇:国际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