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的防洪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27 03:23:00
导语:三峡工程的防洪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三峡工程规模大,影响深远。
经过几十年长期反复的研究论证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特别是这次两年多的重新论证,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完善。但是如果久拖不决会造成重大的失误
这次会议提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长期研究论证的成果,论证范围和深度,对照国内外的大型工程,可以认为已经达到或超过“可行性论证”阶段的要求。我同意这个报告的论点、结论和建议。补充两点理由:
1.三峡水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自然资源,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在我国资源贫乏(人均资源),特别是能源,水源不足的情况下,长期不开发利用将是巨大的浪费。
通过论证明确了开发的各种条件,利害得失和开发时机,证明使巨大的自然资源成为真正财富是完全现实可行的。如果我们失去有利的建设时机,久拖不决,使这一巨大资源终于报废,我们是无法向后代交代的。
2.论证满足了要从三个层次说明三峡工程的作用和地位的要求,即从三峡工程本身,长江流域规划,全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三个层次来论证。
对三峡工程本身这个层次,绝大多数的同志认为是可行的,主要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次要问题虽然未全部具体解决,但都作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了必要的估计。第二个层次,通过长江流域规划,对水灾防治、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环境治理都作了研究和安排,提出了江河整治和水资源开发的总体部署方案,明确了三峡工程在流域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也是基本正确的。第三个层次,是三峡工程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峡工程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与能源、交通建设密切联系,电力系统专家组和航运专家组作了大量工作,得出了必要结论。电力系统专家组从国民经济长远计划发展出发,研究了全国一次能源、电力需求、水火核电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作了各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明确的结论,明确说明了三峡工程在全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兴建的迫切性。航运专题论证也是从全局出发的,研究了近期和远景的需要,对于各种问题作了充分论证,提出了明确的结论。有的同志提出,三峡工程论证只是就三峡论三峡,没有放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进行论证,我认为是不符合事实的。作为一项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做到现在的深度是完全可以说明问题的。至于调整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布局和结构,应是国务院的任务,应由更高的层次去研究。
建议对“长办”所提“可行性报告”,根据这次会议所提意见,进行必要补充修改后,尽快上报中央,供中央决策,争取三峡工程尽快兴建。
二、对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和防洪标准问题简单说明一点情况和看法
1.关于荆江河段再遭遇1870年洪水,荆江大堤是否会溃决的问题。
1986年春我看见陆钦侃委员的文章中提到这个问题,后来在“群言”杂志上看到类似意见。重新论证之初,大家对此都十分重视,在论证工作纲要中专门列了研究课题。经“长办”的努力和专家组的研究,最后由“长办”提出了一个“荆江地区遭遇1870年洪水南岸和北岸溃决可能性及灾害分析”的专题报告。这个报告是经过专家组的现场查勘,“长办”具体调查研究和分析计算,并经专家组的讨论之后提出的。这个报告已分送给有关同志。其论点主要是考虑到1870年洪水的特点,荆江河段行洪条件和变化形势,并调查分析了堤防溃口的实际事例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荆江河段再遭遇1870年洪水,南岸首先漫溃的可能性极大,由于1870年洪水涨势过猛(一天之内从7万多米3/秒涨到10万米3/秒以上)。南溃后由于种种行洪障碍,分流不畅,江水位仍有迅猛上涨的可能,因此荆江大堤的溃决仍然是可能的。堤防溃决,在洪水位超过堤顶漫溢是不可避免的,洪水位低于堤顶时是否溃决,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只能分析其可能性。对这种问题,应当充分考虑从事防汛工作几十年,始终在第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意见,对此长办和有关地方水利部门做了大量调查和访问,认真对待他们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总之,我认为专题论证报告中的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2.关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问题
一项工程的防洪作用是一个不确定的随机事件,洪水情况不同,作用也不同。长办和防洪工作组对此都作了各种情况的分析。不同典型年差别很大。这说明要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不能单靠三峡工程,必须有其他工程设施的配合,才能较好的解决。但每一项工程措施的作用有大有小,有的能起关键作用。有的只能起辅助作用,差别很大。三峡工程最主要的作用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上游洪水正是对荆江河段,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最严重的威胁,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可以大大提高江汉平原安全性,大量减少洪水泥沙进入洞庭湖区,延长洞庭湖的寿命,减少长江干流洪水的负担,为洞庭湖接纳四水洪水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点十分重要,是其他工程所不可代替的,不可一般而论。至于其他类型的洪水,三峡工程主要起辅助作用,即对水库下游洪水进行补偿调节,无论1931年、1935或1954年型水都可以减少淹没耕地300余万亩,大量减少分蓄洪区的损失。这也是其他工程所不能起的作用,应当充分估计它的效益。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长江上游洪水来量大,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洪水过宜昌后总需要找个分蓄洪水的场所,古代是云梦泽,近代是洞庭湖,洞庭湖淤积的速度很快,洞庭湖淤废,或调蓄能力大大下降后,总要找个新的蓄纳场所,如果没有这个场所,长江中游的洪水是没有出路的,湘、鄂两省的洪水灾害将比现在严重得多。比较现实合理的新的洪水蓄纳场所只有三峡工程。从这一点考虑,三峡工程对长江防洪的总体布局和远景发展的需要,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3.关于防洪标准问题。
这个问题一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经济条件两方面综合考虑。但是由于防洪经济分析十分复杂难于确切表述,因此除了一般的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外,不得不参考国内外的实际经验。
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对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防洪专题论证报告中提出:“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不低于百年一遇,发生类似1870年的历史特大洪水时,配合分洪措施,要保证荆江河段的行洪安全,防止南北两岸堤漫溃,发生毁灭性灾害”。这个提法是明确的,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也是按此考虑的。荆江河段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看来没有不同意见,问题是1870年洪水要不要考虑?我认为:
(1)考虑对付1870年洪水的对策,不等于防洪标准,因为那时分蓄洪区还要利用,还有一定的洪灾损失,但可以做到防止洪水失控,避免堤防意外溃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毁灭性灾害,这是完全必要的。
(2)1870年洪水是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的特大洪水,在现有防洪设施条件下,荆江河段洪水失控,造成大量人口伤亡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考虑是对人民不负责任。世界各国都在防洪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特大洪水,有的作为防洪标准,有的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考虑对付这种特大洪水,还要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和合理条件,如果没有条件解决,自然灾害只能事到临头,尽人事而听天命,如果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又可以办到,不考虑加以解决将来对人民更是无法交代的。三峡工程结合发电,航运的巨大效益修建起来,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必付出特殊的代价,因此对1870年型洪水加以必要的安排,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是完全合理可行的。
有人说,既然荆江河段要考虑1870年洪水,上游四川省的防洪,为什么不考虑1870年洪水?四川洪水有它的特殊性,受灾地区分散,河道洪水涨幅大,涨落快,不少地区涨水时临时逃避洪水比较容易,在将来干支流兴建水库后,部分河段是有可能加以解决的;有些沿河城市按1870年洪水设防几乎没有可能,但采取非工程措施,尽量减少洪水灾害还是可能的。因此,对于上游四川省的防洪标准只能因地制宜,不能笼统地说需要考虑或不需要考虑。
三、解决长江流域的防洪问题,情况非常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长期持久地不懈地努力
在近期必须抓紧完成1980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洪规划所定的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强防洪中的薄弱环节,加速分蓄洪区的安全建设,积极推行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管好现有行洪河道,尽量保护现有河湖蓄泄能力。这样可以使三峡工程建成后更能充分发挥防洪作用,在近期减少防洪的风险和损失。
- 上一篇:洪涝灾害防害管理论文
- 下一篇:社会防洪减灾体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