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27 09:11:00

导语:水利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利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发展战略思想,作为水利人必须重视研究探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诸多,下面仅就现代水利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谈点粗浅认识。

1水利可持续发展

人口的剧增、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物种灭绝、能源危机等,这样一些具有全球性、涉及全人类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已程度不同地困扰着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可持续发展正是一种为了使人类走出困境、使子孙后代能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被公认的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含个基本原则:第一是持续性原则。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第二是共同性原则。指人口、资源、生态问题的全球性,要求全人类通力合作,共同维护地球环境和自然资源。第三是公正性原则。指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公正性,包括代际公正(即当代人的发展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和代内公正(即同一代人,一部分人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水利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水资源又是非常有限和相当紧缺的,水利工程是为除害兴利、造福人民而修建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兴则农兴,农兴则裕国。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防洪、除涝、抗旱、减灾也得益于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和合理的调配服务。所以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只有确保水利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因此,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目前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防洪标准低,水污染和水环境日益恶化,工程设施老化失修较为严重,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手段落后,水利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

2现代水利和传统水利

现代水利的概念可以概括为:通过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的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在工作范围、治水原则、水功能的开发和利用、防洪减灾的手段、管理机构的设置、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具体表现:

(1)工作范围。现代水利是把流域作为天地生的基本单元,把流域内的天文、气象———地理、地貌、岩土———人类社会、生物圈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规划、治理和管理。而传统水利虽然也强调流域治理、开发和管理,但其基本对象还只限于河道及其水工建筑物。

(2)治水原则。现代水利重视人与自然的适应及和谐共处,协调人与自然、生态、水之间的关系,追求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约束人类的不正当行为。而传统水利则比较强调对自然的改造,追求大工程的建设。

(3)水功能开发。传统水利比较注重对水体资源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时对环境与生态的长远社会效益有所忽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这一倾向更为严重。而现代水利则不然,它重视对水体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对水体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注重对其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并设法使其逐步改善

(4)水利发展趋势。传统水利主要是依靠工程手段来实现兴利除害,防洪减灾,抗旱除涝也多采取工程措施来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现代水利不仅依靠工程措施而且注重非工程措施,如技术、管理、法制等,特别强调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化,对全流域实行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等。

(5)流域管理。目前我国几大流域管理机构的职权较小,还很难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防洪、水资源的保护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而现代水利则要求实行真正的流域管理,即将流域范围由目前的河道水系扩大到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开发、污染排放、企业耗水、地下水开采管理等。现代水利的流域观念相当强,它尊重流域圈的存在,注意保持流域的生态特征及其多样性,对可能造成水土平衡条件大幅度变化的人类行为采取谨慎的态度,缺水地区应形成节水社会,以适应自然为主。而传统水利。不太尊重流域圈的存在,强调行政区划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

(6)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传统水利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益差。而现代水利的管理方式将是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研究解决水利技术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着管理手段的先进,劳动强度的降低,机构的设置必将是精干高效,运行机制必将适应流域管理的需要。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7)河道治理与堤防建设。传统水利的河道治理理论是基于水利学的最佳水利半径而提出的,用最经济断面输送最大流量,治理后的河道丧失天然河道的特征,而被渠化,裁弯取直,上、下游断面趋于统一标准化,水流的多样性消失。河道的防汛手段主要是大搞堤防建设,堤防断面多以标准的梯形断面为主,同时兼有公路,严重地破坏了水陆的连续性,使沿河湿地大量消失,从而导致水陆生态环境连续性破坏。而现代水利河道治理的原则,除满足渲泄洪水要求外,从生态而言,还要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点及水流的多样性。因为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性。现代水利提倡河流向自然回归,应该尽量保其原貌,如宽窄交替、深浅交错、急流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水,岸边水草,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现代水利的堤防建设也十分重视对生物沿河湿地及水陆连续性的保护。在堤防建设的同时,尽量保持沿河湿地、沼泽地的水源补给,以及有序地保留水陆连续通道,使陆地及两栖生物能安全地到水边觅食和繁殖。

(8)筑坝建库。传统水利提倡的是梯级开发,大坝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一大特征,尽管大坝建设在防洪、供水农业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大坝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流和生态的连续性,再加上库区建设和移民,库内水深和水温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较大地影响。而现代水利建设,对梯级开发、筑坝建库将采取慎重态度,在筑坝时将采取可行的补偿措施,如过鱼、过船等措施。

(9)人才需求传统水利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比较单一,多是单纯的水利专业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也比较简单,而现代水利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广泛,门类更加齐全,一些与水利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要求水平将越来越高。如法律、经营管理、生态、环境、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将有较大的需求。

(10)水资源利用。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且伴随工农业用水及城乡用水的不断增加,以经济用水为目的的水资源速度开发利用,造成黄河及北方多数河流长时间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再加之水体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而现代水利则要求对经济、环境、生态用水,进行综合规划,统筹兼顾。生态用水包括流域内林、草用水,维持一定的地下水位及水面用水等;环境用水包括维持河道基本流量、造床流量、污染水域稀释和更新用水等,二者应满足维持流域生态和环境的基本要求。

3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的目标不同,所以实施后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传统水利由于没有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其管理体系之中,因此常造成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而现代水利的着眼点则是利用科学的态度,利用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等手段,充分发挥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以实现流域内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永续利用,而现代水利从资源水利这个角度讲,不论是开发、利用、治理、还是节约配置、保护等各个环节都是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代水利的堤防建设,河道治理,防洪减灾,筑坝建库,流域观念都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除了资源、环境、生态之外,人是决定性因素,高素质的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度的精神文明,必将给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以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全面认识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要求人类进一步确立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人类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因此,在推进现代水利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水的战略,增强推动水利水利事业兴旺发达的原动力。现代水利要求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化,强调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都必须通过科学的途径,如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先进的工程设备及强有力的法律等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