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27 08:42:00

导语: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管理论文

由于信息化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因此有创新、有特色、有远见的规划是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将直接影响信息化的意识、投入、风险、成效和进程。而在信息化领域,如果在规划阶段埋下隐患,将会给信息化建设埋下致命的隐患。数字黄河”工程自提出后,各方历经一年的艰苦努力,七易其稿,已于去年完成了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水利部4月24日以“水规计(2003)166号”文正式批复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报送的《“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报告》。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为了保证“数字黄河”工程的“先进实用”,体现“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原则,“数字黄河”工程领导小组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

一、慎重决策高层研讨

“数字黄河”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数字黄河”工程重要基础工作,是“数字黄河”工程的蓝图,“数字黄河”工程领导小组在“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和步骤上是非常慎重的,不是匆忙召集人员成立规划编制组,闭门造车,而是首先听取国内有关专家意见,为此,2001年10月18日—20日在郑州举办了“数字黄河”工程研讨会。会上共有28位专家、学者和公司的代表做了很有价值的报告、发言和交流,为“数字黄河”工程带来了大量宝贵的信息和建议。特别是所邀请院士、教授的演讲包括“数字黄河”工程的框架、结构、功能和规划以及建设“数字黄河”的关键技术、运行机制、政策配套等,对黄委“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为黄委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李国英主任在研讨会的第一天发表了《建设“数字黄河”工程》的文章,表明了黄委建设“数字黄河”工程的信心和决心,也充分说明黄委高层领导对“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有着深入的思考。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和《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文章的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响应,许多科研院校、专业公司对“数字黄河”工程表示了极大兴趣,希望能够参与“数字黄河”工程建设。

二、知彼知己网上调研

黄委领导多次强调,要把“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了解国内外数字流域建设的现状、经验、教训,为此,有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利用互联网这一快捷、经济的方式进行网上调研,并得到了“数字黄河”工程领导小组的批准。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通过Internet网收集、分析、整理了十几万字的国内、国外有关“数字工程”、“数字流域”的资料并形成报告,对国内外河流(流域)现代管理的状况,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典型河流现代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国外现代河流(流域)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给出了“数字黄河”工程描绘及国外现代管理经验借鉴。

三、贴近治黄需求分析

目前,在信息产业这个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领域中,信息化的规划却出现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很多单位的信息化规划基本上都是闭门造车和互相模仿的产物,根本无法反映信息化的活力和变化,也不适应各自的发展特色和特定需要,更不能胜任长期的方向性指导,成了“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大多数规划本末倒置,都是从IT出发,来制订信息化规划,而不是从本地的发展需求出发。因此就形成几大特点:注重信息技术,缺乏应用需求;注重大而全,缺乏重点;注重跟风的共性,缺乏特色和个性。对此,黄委领导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规划工作的前期提出了“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规划原则,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为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2001年10月,黄委组织各业务部门从自身业务工作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数字黄河”工程需求分析,先后编制了《数字防汛需求分析》等数十万字的需求分析报告。2002年3月,黄委组织专家对黄委各业务部门提出的“数字黄河”工程需求分析报告进行了评审。“数字黄河”工程需求分析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贴近治黄工作的需要。

四、广泛参与框架征询

如果说网上调研过程是黄委对“数字黄河”工程的再认识,那么“数字黄河”工程框架征询过程是把“数字黄河”工程推向世界。为了编制高水平的“数字黄河”工程规划,同时也为了体现“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开放性,黄委“数字黄河”工程领导小组决定在社会上公开征询“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框架(大纲)。自2001年12月15日在黄河网上了关于征询“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框架(大纲)的公告,引起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公司机构的广泛关注。到2002年1月10日征集截止日期为止,共有20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著名公司提交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框架(大纲)。

五、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实行竞争性的招标。但是,“规划”这个信息化最关键的环节却依然遵循最官僚的计划机制,完全没有进入市场化,与极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极不相称。为此,黄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放式的规划思想做了积极的探索。按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规划原则,在国内外广泛征求工程规划编制框架大纲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委托清华大学和河海大学分别编制“数字黄河”工程总体规划,武汉大学和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分别编制空间基础设施专题规划,北京立新圆公司编制信息安全专题规划。在对各合作单位提交的成果进行审查验收的基础上,黄委更深一步地开展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编制工作。

“数字黄河”工程规划凝聚了黄委领导的规划思想,体现了治黄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是治黄工作者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著名公司300多名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规划完成后,许多专家对“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给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说:“当前全国许多行业和部门都在开展信息规划工作,我认为“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指导原则和规划编制思想及编制过程值得借鉴,规划的编制过程决定着“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一个高水平规划,是一个贴近治黄需要的规划。“数字黄河”工程规划符合《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现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蔡阳说:“为了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数字黄河”工程规划,黄委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这种规划思想及规划理念对水利信息化规划以及其他流域、省厅的信息化规划工作的开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