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1-21 03:23:37
导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工程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工程建成后,配套工程没有及时跟进,比较典型的是提水泵站兴建后,由于资金不足,田间渠条配套设施未实施,泵站实际灌溉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盲目铺设引水管道,当运行几年后,没有充足的水量或水源干涸,造成工程不能发挥效益。三是对建成的工程缺乏维修管理,导致工程日益老化,甚至丧失其使用功能。四是施工期间由于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工程不能投入正常运行。
1.2农村收入中
农业生产收入占比下降,农田水利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下降,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民外出务工或创办企业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收入结构的变化,加之农用物资价格上涨,而农产品的价格偏低,即便粮食增产而农民并不增收。灌与不灌,灌多灌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加之灌溉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存在“只灌移栽和救命水,不灌增产水”的现象,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明显减弱。
1.3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低
由于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存在有水时大水漫灌,无水时望水兴叹,加之农业灌溉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灌溉工程很难达到设计保证率,据有关资料统计测算,马龙县渠系水利用系数约0.46左右,大量的水在输水途中渗漏和蒸发损失掉。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较高的灌溉保证率,同时在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方式上也有较高要求,农田水利设施标准低,供水量不足,直接影响优良品种的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农产品品质。
1.4土地分散经营
一家一户的独立耕种,地块面积较小,种植作物不一,农作物的需水量和需水时间不统一。一是农户的思想观念不一致,喷灌、滴灌、低压管道灌溉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难以推广实施。二是农户为方便自己生产、耕种,为了各自的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导致田间灌(排)水系统不畅,大雨时田间积水难以排除,人为地加重了灾害损失。三是农户分散经营,土地集约化程度低,而且多数农产品受长期价格低迷影响,销路不畅,农民不愿接受新品种、新方法。
1.5“一事一议”实行难度大
由于农民民主参与意识不强、议事过程不规范等原因,“一事一议”在现实中很难操作,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对利益判断不完全一致,不顾大局,要统一群众的认识往往比较困难,缺乏表决和强制执行的约束机制,造成极少数人甚至个别人不同意则事难办或办不成,即使办成,大部分农民也不愿意出资投劳;二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都是妇女和老人,很难筹工组织实施农村水利建设;三是农田灌溉工程一般多个村(组)受益,“一事一议“如果组织不好,不能同时议成,工程就不能正常开工建设;四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民往往是议事的时候充满热情,交钱的时候百般拒绝;五是人均集资标准低,筹齐也只有几万元,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一事一议”显得无力解决。
1.6管理制度不清晰,管理责任难以落实
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都是集体建、集体管。自1982年马龙县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失去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导地位,农村水利工程的归属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一方面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习惯了用“大锅水”,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农村水利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水利设施破坏和偷盗情况严重,而人们对水利设施的保护意识淡薄,水利设施管理资金缺乏,更是降低了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2对策措施
2.1整合各类涉水资金
近几年来,马龙县涉及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和管理的部门较多,包括发改、农业、水利、财政、扶贫、烟草、国土等多个部门均参与支农资金的分配与管理。由于缺乏沟通、配合、协调,导致支农资金多头管理、多渠道分配、项目点多面广、资金安排分散、资金数量小、标准不统一、难以整合形成合力,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门积极性不高。不整合各部门对分管资金有充分的支配权,而整合必须服从全县统一安排,集中使用,削弱了部门对资金的支配权,部门利益受到影响。所以部门积极性不高,给整合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有些专项资金难以整合。专项资金都明确有专项用途、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对其整合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三是职能交叉,财政难以统揽。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目的,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各项涉及农村水利的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整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现代农业、烟水工程、石漠化治理、美好乡村建设、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等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按照农村水利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2.2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受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限制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承包责任地,不但地块小,地埂多,而且分散不规则。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加强已流转土地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
2.3逐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
各乡(镇)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新机制,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逐步完善农民自愿参与、村组自行组织、政府协调组织等多种形式,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对“一事一议”的范围界定、投工上限、规范程序等要作出明确规定,实行“一渠一议”、“一塘一议”、“一站一议”等,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农村水利建设,同时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方式进行引导,为“一事一议”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利益原则。工程必须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必须充分考虑工程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二是效益原则,工程必须尊重客观,科学论证,充分考虑群众的直接经济效益,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三是负担原则,工程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好事办好、办实。
2.4解决好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虽然马龙县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多种因素,特别是“两工”取消以来,“没人管”、“缺钱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田水利建设严重弱化,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功能衰退、灌排不畅,部分渠道堵塞,沟塘干涸等,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非常突出。要借国家近年来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动员全县上下持续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投资投劳为主体,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工程建后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综合效益,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本文作者:崔华存工作单位:云南省马龙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所
- 上一篇: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办法
- 下一篇:国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精品范文
10小型婚礼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