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概述及运行体制
时间:2022-04-20 03:09:00
导语: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概述及运行体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田水利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物质基础。管理好农田水利工程,是充分发挥其兴利除害功能和延长工程使用年限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跏。织金县始终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工作长抓不懈。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织金县地处边远山区.县内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受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农田水利设施还很薄弱,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织金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概况
1.1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的进步、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的激增,及引、蓄、提灌溉工程设施的不配套.已建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管理不善,造成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农业生产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现象又普遍存在。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故修建及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织金县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程措施。只有通过小型水利工程措施把分散、零星的水资源利用起来,才能调节全县降雨量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保证农田、旱地作物的需水量,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村人口基本口粮自给。
1.2规划目标
计划至2015年,新增灌溉面积1.93万hm(其中水田新增5986.67hm2,恢复106.67hm,旱地新增3806.67hm,果林草地新增9366.67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426.67hm2(其中水田新增5986.67hm,旱地新增440hm),灌溉面积达2.89万hm2:计划至2020年,新增灌溉面积3.33万hm2(其中水田新增5986.67hm,恢复2046.67hm2,旱地新增7600hm2,果林草地新增1.77万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32Ohm(其中水田新增598@67hm2旱地新增1333.33hm。),灌溉面积达到4-3O万hm。
1.3规划任务
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工程和引水工程,对其进行维修、改造、续建及配套。在一些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乡镇新建小、微型水源工程以满足其需水要求。规划新建与改造水源工程10040处,改善全县水源调蓄能力不足、供水保证率不高的状况;新建、配套和改造渠系总长1588.46km,输水管道4174.5km。
2工程规划总体布局
织金县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重水源轻引水,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少建或不建,渠系配套不完善,配套率低,渠道渗漏、淤积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普遍偏低。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根据织金县的实际情况,遵照“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工程总体布置。规划优先在现有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农业节水,塘坝、堰坝(闸)维修,渠系配套改造,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其次是兴建水源工程。完善、配套田间工程和渠系配套并增设必要的量水设施。实现大、中、小、微结合,新建与挖潜改造结合,进一步增强供水抗灾能力,形成由水库、塘坝、堰(闸)坝等组成的供水体系,实现农业的旱涝保收。项目实施后使得灌区农田灌溉用水、人畜饮水用水有所保证,将有利于改善灌区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灌区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认真贯彻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保对策措施基础上。从环境影响角度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该项目实施,拦蓄径流,灌溉了农田,涵养了水系,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了农村的环境条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对促进整个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未出现制约工程实施的重大环境因素。
3加强建设管理及建后管护措施
3.1加强建设管理
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配合,通力协作,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确保农田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见到实效。对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财政部《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对工程建设资金按照“三专”管理办法使用;同时对工程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管理制等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工程建设管理;严把物资、材料采购关,严格按照技术质量标准验收入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如有变动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和偷工减料;技术人员在现场作好施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工程竣工后,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凡是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返工。返工的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21。杜绝“豆腐渣”工程。力求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3.2加强建后管理
工程实施后,在工程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合理确定工程管理主体和法人主体,实行分级分片管理,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切实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积极培育和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支持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管理,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04)19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水管单位性质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对集体管理的小(2)型水利工程由所在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或由乡(镇)人民政府授权项目所在地村委会、村民组或受益户联合体,用水协会等集体组织负责管理,并明确专人负责。
4运行机制
4.1建立高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水管单位要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精简机构,减少成员,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并按国家有关政策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建立起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单位内部要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目标责任管理、经营承包等人事劳动制度改革。以增强管理单位内部活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对于小、微型水利工程,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管理单位与工程主管机关签订经费包干和经营承包合同,工程管理单位与承包者签订承包合同嘲。
4.2加强水价改革和水费征收
4.2.1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经费应以征收的水费为主,国家补贴为辅。加强水价改革和水费征收,按照“回收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逐步到位”的原则核定并征收,实现良性运行.保证工程的维护及养护资金。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按照《贵州1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和水费计收管理办法》(199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46号)和《贵州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和水费计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黔价工农f20001188号),逐步理顺水价,确保水价改革的顺利推进。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促进节水、统筹兼顾的原则由政府价格主管部l''''q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
4.2.2强化水费计收管理。供水单位与用水户签订供用水合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让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水费的收缴由原来的政府代征代收逐步改为供水主体自收,由管理机构或用水者协会向用水者直接收取,减少收费环节,提高水费收缴率。提高灌区管理人员及用水户的认识,彻底改变灌区水费收取依靠政府代收、水费低、收取难的状况。积极探索推行灌溉用水水票制。用水户以用水者协会为单位,根据水管单位所配水量到水管单位购买水票,水管单位凭票供水。用水户根据供水量和供水情况,合理确定自己的水量分配,真正体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41。先购票、后供水,水过账清、公开透明,有效维护用水市场,理顺用水制序,使用水户用水放心,缴费明白,并且有效地杜绝了乱摊派、乱收费、搭车收费现象,减轻了群众负担。水费是管理单位自收自支资金.不应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结余资金可以连年结转,继续使用.但不得用于运行管理以外的开支
4.3加强节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
农业节水工程是一个从水源开发到田间作物用水的系统工程,管理贯穿于整个系统之中,由于过去只重视工程节水,而轻视管理节水,重视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轻视田间节水管理,节水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使已建节水工程的节水效益大打折扣,灌溉用水浪费问题仍很突出。因此,只有在重视工程节水技术、耕作栽培节水技术的同时,用科学方法狠抓用水管理、重视和加强节水管理,才能使节水农业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用水质量。节约使用水资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方式。建立健全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将节水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项工程,定期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举办不同层次的节水技术培训班,普及节水科技知识,加强节水宣传,使节水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要特别重视对农民的节水技术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通过各种形式让农民参与用水管理,使其在节水灌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结语
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加快实施全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其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完善灌排体系建设;适量开发建设后备灌区,扩大水源丰富和土地条件较好地区的灌溉面积;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5提升至2010年的0.50,争取2020年达到0.55以上。实施重点涝区治理。加快完成中部粮食主产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提高粮食主产区排涝抗灾能力。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加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持续产出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本农田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力争到2015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降至50%左右,到2020年中低产田所占比重降到40%左右。
- 上一篇:司法局个人品牌调解室工作方案
- 下一篇:ADSL网络运行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