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综述
时间:2022-04-20 02:53:00
导语: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公共性社会资源。河南省唐河县地处南北气候和山丘到平原两个过渡带,历史上旱涝灾害十分频繁。建国以来,唐河县修建了各类水利工程,全县基本上形成了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历史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变,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直以来降雨少、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时空分布悬殊等客观不利因素制约着唐河县农业发展,所以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中央把粮食安全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列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首位。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水利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投入严重不足,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目前唐河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18万hm,新增节水工程面积达到2.5万hm2,但这些灌区大多建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受当时条件所限,工程设计标准低、建筑材料质量差、配套率低,造成工程“先天不足”。同时这些工程已投入运行3O年以上,由于缺乏必要的维修、改造资金,工程长期带病运行,致使工程效益衰减严重。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地方水利建设力度,但是资金的使用仍是捉襟见肘。
(二)防洪除涝标准低,抗灾减灾能力弱唐河县地处南北气候和山丘到平原两个过渡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集中,加之受地形条件的影响,防洪能力低,洪涝威胁严重,干旱缺水问题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暴露出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重建轻管等问题。
(三)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景观建设和公共生态环境用水不断增加,废、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生活污水、垃圾、工业废水的有机污染以及农田施用化肥、农药的污染严重超过了环境容量,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现有水资源量供需矛盾会更加尖锐,许多新的危及饮水安全的因素,造成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显著增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三、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水利建设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投入稳定的增长机制水利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政府应承担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把水利建设纳入地方预算和基本建设范畴,设立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水利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幅度,保证水利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近年来,中央适度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力度,而且水利投资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农村水利建设投资比重占水利总投资的一半左右,极大的加快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进度,促进了农业生产建设。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吸引了一些社会资金投入,使农田水利建设逐步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二)强化工程管护机制为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各地应坚持建管并重,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认真落实各项运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如在机井管理上,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对个人投资的机井属投资者所有,井长由机井所在地块主人担任;村委投资的机井由村委集体所有,指定机井工程所在地块户主为管护人等。这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重数量、轻质量,重审批、轻实施,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做到了有人建、有人管、有人修,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保障农村生活、生产用水,加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危害,也违背了中央对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优美、经济发达的城市中,这就与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矛盾。如何既不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又要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问题。城市河流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之一,它不仅为城市提供水源,也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但是由于多方原因,目前我国城市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治理好城市河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总结
民以食为天,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就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没有过硬的农田水利设施,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业生产就不可能稳定持续发展,农民生活也不可能稳步提高。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夯实现代农业的根基,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
- 上一篇:社保局政务公开经验交流
- 下一篇:主任在县区信息公开座谈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