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监管体制

时间:2022-03-27 11:47:00

导语: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监管体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监管体制

近几年在巴州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收,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在对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大型项目的实施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新建和完善加固了一大批水利优质工程:孔雀河第一分水枢纽、开都河大山口水电站、加固后的和硕县八一水库、博湖扬水处西泵站、开都河宝浪苏木分水闸、开都河焉耆县城区段防洪工程、孔雀河库尔勒市城区段防洪工程、库塔干渠东干渠(上段)工程、大型灌区改造项目迪那河4期、大型灌区改造项目库尔勒市多浪渠、开都河第一分水枢纽、孔雀河第三分水枢纽、希尼尔水库、博湖东泵站等等。

一、加快巴州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田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经过长期的建设积累,巴州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形成了十多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巴州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

1.巴州农田管理行业从实际着手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促进水管行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激活水管单位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加快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更新改造、续建配套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为自治州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构建农水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二、把握小农水工程管理体制推进管护体制的原则

通过深化改革,初步建立符合巴州州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工程管理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既要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效绩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积极稳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与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水管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要确保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构建管理体制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确立和明晰水利工程的产权和经营权,明确管理主体,强化工程管理,积极开展水利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灌区提倡供水公司或水管单位加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管理形式。对国有水利资产的管理,仍由水管单位负责,全面推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实现政府扶持建设,水管单位自主经营和高效运转;对支渠以下渠系工程,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健全用水户参与管理的体系,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自主管理,充分调动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应逐步改变目前灌区管理与流域管理相脱节的弊端,实现灌区与流域的统一管理。对于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各项技术含量高的水利工程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2.经营机制改革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推行合同供水,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供水合同由供水单位和购水单位签订,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水管单位的经营机制改革要配合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做好供水服务,提高供水回报率。在确保农牧业生产用水的前提下,扩大向城市、工业及生态建设供水,发展多目标的供水市场,提高水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农田水利工程推行管养分离、水价改革提高养护水平和降低运行成本水管单位在核编定员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管养分离具体步骤:第一,在水管单位内部实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经费分离,对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维修养护部门实行企业化运作;第二,将维修养护部门转变为企业,与水管单位分离,但仍以承担原单位的养护任务为主;第三,将工程维修养护业务从所属水管单位彻底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养护企业,水管单位逐步实行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内部实行事企分开,公益性部分与经营性部分相对分开,财务相对独立。公益性部分主要承担防洪、排涝等有关公益方面的事务,经营性部分主要从事供水、水力发电及多种经营等。

1.实行供水到户,加快水价改革实行供水到户可以杜绝农业用水混乱局面,促进节约用水,减轻农民用水不合理负担,促进水价改革,提高水费的计收率。各县在供水到户的基础上,应不失时机的加快水价改革步伐。已经推行供水到户的灌区,要加强末级渠道的管理及末级渠系水价核算,实行用水户最终结算水价制度。供水到户工作应不断完善和改进,提高供水质量,没有推行供水到户的灌区,应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在灌区实行供水到户,为水价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规范水价管理行为

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核算管理,根据成本的变化,做到适时调整。

3.加强对水费的计收、使用及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水费要按经营性收费进行管理、使用,提高水费使用的透明度,做到专款专用。水管单位计收水费必须开具统一印制的水利工程水费专用发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与税务部门进行协商,出台关于水利工程水费及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总结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要明晰所有权,探索建立以各种形式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的管理体制,因地制宜,采用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在水利工程投入上建立并形成以受益方筹措为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多级架构,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一是国家、水管单位和受益者共同分担投资;二是试行经营性开发,由投资者从水利工程经营中取得回报。三是对一些小型工程试行拍卖、承包、租赁,吸纳社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