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5 03:06: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质灾害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质灾害论文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

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及成因

1.1盐津县地质灾害现状

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境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海拔2263m,最低海拔330m,山势以中高山为主,呈南高北低状,地形险峻,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湿润偏暖。由于人多地少,森林覆盖率低,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环境十分复杂。随着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和其它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对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特别是横江和白水江两岸斜坡岩土体处于超荷载或重荷载状态,不合理的开挖以及沿江地带洪水的淹没与冲刷作用,导致了多处斜坡变形、建筑物开裂等,地质灾害尤为突出。

盐津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点有90个(条),主要分布在盐井、普洱、豆沙、庙坝等乡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地面裂缝、潜在不稳定斜坡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存。近几年来,在盐津县十个乡镇,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98个,其中滑坡114个,不稳定斜坡123个,危岩崩塌43个,泥石流沟15条,地面塌陷2个,地裂缝1条。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稳定性差、危险性高、危害程度大的重要地质灾害点有90个(条),含滑坡30个,不稳定斜坡33个,危岩崩塌19个,泥石流沟8条,较为严重的有县城滑坡群、庙坝乡滑坡群、柿子乡滑坡群、中和镇滑坡群、普洱镇滑坡群等。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地质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87年12月12日,由于连降暴雨,普洱欧家扁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6人死亡;1988年8月7日,盐井镇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造成经济损失250万元;2001年9月13日,中和乡中堡村茶园一、三社由于连降暴雨产生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造成6.3ha耕地及35间房屋被毁;2002年8月12日,由于连降暴雨,庙坝乡民政村皮匠沟产生山体滑坡,造成7户13间房屋被毁,22人死亡,7人失踪,4人受伤,摧毁桥梁1座,损坏省道(柿子至牛街)1000余m,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2002年8月8日.原艾田乡仁和村高洞子社由于连降暴雨,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产生山体滑坡,造成4间房屋被毁、5人死亡。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849.34万元,受威胁资产43116.40万元。

1.2盐津县地质灾害成因

查看全文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裂缝煤矸石灾害治理

论文摘要:本文以沙峪煤矿为例,论述了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对矿区居民生活造成的危害。详细阐述了沙峪煤矿的地质灾害现状及地质灾害类型,对矿区内的地面塌陷、房屋塌陷、地裂缝以及煤矸石所造成的潜在威胁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治理地质灾害的综合方案,对于沙峪煤矿地质灾害治理的工程量进行了详细计算,并依据建筑工程定额进行了预算,指出了地质灾害治理耗资不菲、工期较长,进一步提出地质灾害要以防为主,治理与避让相结合的方针。

分布在山西省91个县(区、市)的小煤矿绝大部分是县及县以下煤矿,多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煤矿发展迅猛,最多时有10000多座小煤矿。长期以来,煤矿多、分散的格局和粗放落后的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给山西带来了严重后果,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直接影响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以沙峪煤矿为例,沙峪煤矿矿区范围内分布着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000余人。矿区内沟谷发育,地形破碎,土地较贫瘠,受采煤的影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地退化、荒芜、房屋裂缝、水源干枯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威胁。煤炭的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对矿山环境的较大破坏,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煤矸石堆放、矿坑排水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相继发生和出现。

沙峪煤矿是一个具有34年开采历史的集体矿山,采掘生产机械化程度中等,回采率达65%,累计原煤产量110万,t采动面积约2.6km2。采煤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论文

摘要: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市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各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威胁,灾情较为严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分析了**市地质灾害现状,并对本市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市地质灾害现状

**市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各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威胁,灾情较为严重,灾害经济损失较大。如西埌镇西冲村大竹根泥石流(BL-049),造成死亡14人,毁房40间,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塘岸镇金城村红日岩崩塌(BL-348),造成4人死亡;新圩镇覃冲村旺庙脚滑坡(BL-035)造成5人死亡;大里镇冠塘村佛子冲滑坡(BL-029)造成4人死亡,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大里镇林垌村斗田肚滑坡(BL-026)造成3人死亡,毁房15间,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民乐镇石垌村文魁田滑坡(BL-062)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民乐镇萝村村黄岭山滑坡(BL-055)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毁田30亩,迫迁6户,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六麻镇六美村根竹滑坡(BL-209)造成3人死亡,毁房8间,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二、**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据调查统计结果,**市地质灾害主要以人为引发地质灾害为主,灾害种类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查看全文

梧州市地质灾害治理探究论文

一、梧州市地质灾害治理的基本做法

(一)领导挂帅,把地质灾害治理列为民生一号工程

2002年,广西在全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中,就已将梧州市列为地质灾害高发区。2003年,梧州市便开始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004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把地质灾害整治作为今后几年工作的一号工程,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同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地质灾害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市人大、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人员组成,并设立了工程项目组、工程技术组、项目资金组、房屋拆迁组、房源安置组、综合信息组等6个小组,按其职能分别开展工作。3个城区也相应成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二)强化责任,严格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1、制定“6.8”灾害治理方案。“6·8”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探、设计、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市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并编制了《梧州市区“6·8”灾害治理方案》,根据灾情及分布情况,按照“统筹安排、连片治理、方便工作”的原则,将210个地质灾害点列为急需治理的灾害点。该治理方案于2006年7月28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对210个灾害点的治理工程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截水渠、重力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板桩、锚杆格构、挂网喷砼护坡等永久治理工程措施;二是采用绿化护坡、筑拦沙坝、建沉沙池、修排水渠等临时防护措施。所有治理工程项目均由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委托广西3家有甲级地灾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和市内3家有地质灾害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查设计,将项目分门别类,相对重大、危险的工程项目由广西设计单位负责,相对中型及小型工程项目由梧州市内设计单位分城区限时完成。

查看全文

评估地质灾害方法论文

摘要:本文作者长期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评估、设计和治理工作,通过总结长期一线工作经验,得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几条原则,并提出了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和范围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范围方法

引言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评估工作级别按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技术要求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

1.1分级评估、备案的原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一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估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备案;二级评估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二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估报告报市(地)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参照一级评估要求的内容,做出概略评估,三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乙、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

查看全文

三峡地质灾害治理论文

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1990年至2005年,地矿部、水利部、三建委、国土资源部等,拨出专项资金对三峡地质灾害问题开展了专项研究,先后进行了《长江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崩滑体处理总体规划报告》等数十项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其中《长江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共查获体积大于10万立方米的崩塌滑坡404处,总体积29.36亿立方米,查获泥石流沟90条,并对其中26个重大崩滑体进行了详细勘查,对库区查获的崩滑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和预测分析,划分了不稳定库段;《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崩滑体处理总体规划报告》,共查获175米以下崩滑体1302处(含原地矿部“七五”查获的崩滑体),总体积33.34亿立方米,对规划为工程防治的有30个崩滑体;国土资源部完成了三峡库区的20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查出了库区20个县(市、区)所辖范围内(包括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点5384处,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3891处,崩塌(含危岩)617处,不稳定斜坡668处,泥石流沟85处,地面塌陷88处,地裂缝33条;完成了库区19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建立19个县级监测站,初步建成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网;完成了三峡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建成了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示范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对三峡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

尽管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对解决库区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交通安全起到了不容质疑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地方未达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理效果不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在治理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对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使三峡的景观品质大受影响,正在削弱对游人的吸引力。根据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下面对三峡地质灾害治理中对景观造成的影响或破坏作一个分述。

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对人文景观产生的不利影响

奉节县城在长江边上,地处长江三峡入口。此地不仅有举世闻名的白帝城,还有颇富神韵的奉节古城,其景观主要是通过前清时的旧城墙体来体现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奉节县城陆续兴修了许多火柴盒似的新式建筑,但由于古城墙还在,因此,从长江上过往的游人,还能从奉节城墙、伊斗门等景观点上感受到这座古城的历史文脉(受江水冬夏落差的影响,从长江江面上望去,奉节老县城的古老城墙,冬季可看到三级,夏天涨水时,可看到一阶)。新城规划兴建后,奉节形成了顺着长江一字排开的城区格局,由于县城整体上仍建在不稳定的"地质博物院"上,存在着地质欠稳定的状况,为确保建筑稳固安全,奉节县城沿江修建了许多挡墙、堡坎,这些挡墙、堡坎既无工程美学意义,又无人文景观价值意义,从某种角度说,极似一块一块的补丁嵌在了奉节新城的长江边岸上,严重地破坏原有的景观效果。

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性影响

查看全文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和县地质现状,地质灾害的成因,当前防灾存在的问题,防灾对策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防治

我县位于青海省的东部门户,全县总面积1893.82平方公里,全县共有八镇,十四个乡政府,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又是地质灾害高发区,每年汛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民财产安全。因此,认清我县地质灾害现状,正确处理现实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公民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

一、我县地质现状

2001年省水堪院派专家对我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区划与调查,共查处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63处。2004年我局对109国道泥石流做了调查,发现泥石流隐患点2处。2005年因峡门地区突降暴雨,发现2处滑坡隐患。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7处,涉及全县18个乡镇,47个行政村,其中滑坡49处,泥石流15处,崩塌3处,重大地质灾害点达8处,主要分布在官亭镇,杏儿乡,隆治乡,新民乡,巴州镇,李二卜镇,古山镇等7个乡镇,10个行政村、263户,272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受到危机。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

查看全文

勘探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改思索

一、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以从事研究地质勘查技术方法来获取与矿产资源、能源和工程建设场地有的地质信息,并评价其地质条件或工程地质条件,为资源开发、场地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的工程科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实践性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多数地质类专业的_lI科院校都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大实践性教学模块。各相关院校在对实践性教学的安排上略有差异,但大体来讲,大学一、二年级主要进行地质认识实习,三年级进行生产实习,四年级开始毕业实习。由于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l与有相当的比例,在教学安排上容易与理论教学等其他教学活动相冲突,特别是作为实践性教学核心部分的生产实习和关键部分的毕业实习,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冲突尤为明显。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性教学在具体实施、监督管理、时间安排等多个方面都明显比理论教学困难,这是由实践性教学自身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成都理T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有很深的积淀,但是一些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与其他教学活动的矛盾随着社会需求、工程实践内容等方面的变化而日益突显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不利于工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而且会逐渐导致专业自身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二、目前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配置不合理,新老交替与传承欠规范师资力量是教学环节的核心部分,建立合理的师资梯队,是专业得以发展和传承的基石。对于实践性教学而言,师资力量更是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一大批高学历的人才进入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师资团队中青年教师的比重显著增长,但相对于扩招的学生而言,师资力量还是略显不足。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尚未完成新老传承,就走上讲台向学生授课,并直接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甚至构成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青年教师由于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不足,在教学中明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课程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深刻性,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在师资配置上是不尽合理的。教师的新老交替实质上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但现阶段来看,实践性教学中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不够的,新老交替与传承也欠规范化和细致化。

2.科研与教学关系处理不当随着西部大开发背景条件下大兴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我校教师的职能已经由原来以教学为主转向教学科研并重。适量的科研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实践基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它与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近年来,我校教师科研任务的数量和规模远甚从前,这就迫使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学向科研偏转,或者说由原来以教学为主的单一职能向教学科研并重的双重职能转变,投入到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减少。多数基础性的教学实践任务,特别是认识实习和生产实践几乎都落在科研任务相对较少的青年教师身上。青年教师队伍由于经验不足,是一个尚需加强培养的队伍,还未构成实践性教学的中坚力量,因此完全依赖青年教师的实践性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基础性教学实践的不足又必然后影响到毕业实习甚至是工作以后的正常生产实践。近几年来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呈下滑趋势,应该说与基础性教学实践质量不高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妥善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合理规范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比例,保证实践性教学中的中、老年教师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当中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

3.教学管理与监督不力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是该专业学生的最后一次实践性教学。毕业实习主要服务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因此实习的内容不可能像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那样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规划。实践场所、工程项目、研究主题等的不同使毕业实习更具有个性化特色。特别是实践场所,往往受教师科研项目、学生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的致约。近年来,毕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科研任务往往不能满足所有的毕业生,因此需要一部分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此外,根据毕业生自已的意愿,每年都有部分学生主动要求到生产单位开展毕业论文的设计,还有部分单位强烈要求签约毕业生必须到单位实习。实践场所的分散性为实践性教学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特别是涉及到委托第三方进行代管的问题时,其可操作性较低,在实际执行时也大打折扣,因此学生在单位参与实践的情况,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自觉程度。而生产单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生产任务第一”的处事原则,在对待实习生的管理问题上并不严格,有些单位虽然主动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但并不是刚好有合适的项目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因此多数情况下,学生实际参与的项目与最终作为毕业论文支撑的项目完全不一样,更有甚者,连工程现场都没有去过,就直接将早已完成的生产报告拿来作为论文。即便有些去过工程现场,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工程的基本情况,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野外调研工作。这种现象在其他专业中也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每年到单位实习的学生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资料收集不齐全、收集资料与实际不吻合等是最为常见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导致其毕业论文质量一般都低于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的论文质量。很显然,对到生产单位开展毕业实习的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影响本次实践性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摘要】随着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大治理地质灾害力度迫不及待。论文对地质灾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安全治理;质量控制;策略

1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问题分析

导致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人员自身技术不过硬。对于地质灾害施工,若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1]。例如,焊接施工人员焊接技术水平不足,缺乏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焊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焊渣、焊接不牢、穿孔等问题,难以确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是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薄弱。确保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根本目的,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施工人员质量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对自身的要求不够严格,没有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而导致放低了自我要求,未能真正重视施工质量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相关措施

现阶段,我国针对存在的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问题,提出了锚索质量控制、俢砌石质挡墙、抗滑桩以及施工阶段控制等施工质量强化措施,如图1所示。2.1锚索质量控制。针对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锚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发挥着加固防滑作用。在强化锚索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质量控制。首先是材料选择的质量控制。施工材料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在强度与防腐方面应具备较高的保障,同时,要考虑安装便利性问题,如此才能保障山体或地下工程等灾害治理的施工质量。其次,在施工钻孔控制方面,以专业审核标准控制钻孔大小及深度,并确保脚手架有较好的稳定性,避免脚手架移动对钻孔施工造成影响[2]。对于塌孔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停止钻孔,并采取注浆法等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彻底完成后才能进行钻孔。再者,在钻孔机选择方面,应选择质量有保障的钻孔机,以有效减小钻孔施工误差,提高地质灾害治理的施工质量。最后,在注浆控制方面,要确保注浆原始材料搅拌均匀、充分,将浆液倒入浆液搅拌机之前,必须将管道内杂物清洗干净,保障浆液注射具有较好的流通性,使管道内部填浆充分。认真检查管道底部,对未填充的地方进行及时补充。如此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将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进行有效控制。2.2修砌石挡墙质量控制。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中,浆砌石挡墙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主要以拦截、阻挡等方法阻止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首先要求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要求测量边线、基准点、控制点的具体位置,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其次,基槽开挖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其开挖深度与规模,若遇到地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更换填充措施,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做好砌筑材料的质量检查与控制工作,预先做好砂石、水泥等材料的配比试验,确保施工材料性能充分满足施工要求,砌筑时应同步做好排水措施。2.3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灌注桩施工时,抗滑桩施工方案也是施工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好施工质量控制:(1)桩位选择。充分了解桩位情况确保桩位选择的准确,不允许出现较大的误差。(2)挖桩过程控制。关键在于预先做好地形地貌的勘测工作,对施工尺寸、好桩孔深度、高度等进行合理设计,并控制好挖掘底部与预先设计高度之间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约10m停止挖桩。(3)灌注混凝土。这是提高钻孔牢固性能的关键步骤,因此,需要确保钻孔及孔内施工充分满足要求,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过程,避免对孔洞造成破坏。(4)做好验收工作。验收过程中,要对各个钻孔的大小、深度等数据进行审查,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整改,避免后续使用出现质量问题[3]。对于混凝土施工,应严格参照相关标准,采用先进的检验技术、手段进行检查,保障较高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2.4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必须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手段,以确保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充分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如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材料准备、落实成本预算工作,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问题进行预测与制定防控措施,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安排,结合施工岗位需求合理配置人员,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与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施工中,要严格落实相关规范制度,做好技术施工与技术性勘查工作,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还应施工要求强化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使其充掌握施工需求技能,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完成施工后,通过实际施工参数与设计数据的对比,做好误差检验工作,对于验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做好后续的治理效果跟踪工作,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

查看全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为了减少矿山建设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的规范化,需要对开采矿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矿山地质背景

1.1地层岩性

举例煤矿区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端,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矿区南部出露大面积下石盒子组地层,上石盒子组地层在井田内零星出露,矿区中部、北部大部分区域被黄土覆盖。矿区处于太行山复背斜与沁水复向斜之间,位于华北板块山西板内造山带沁水板拗太行块隆西侧、晋获褶断带西北侧。

1.2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处于沁水盆地中段东部,属高平—晋城盆地三姑泉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存在碳酸盐岩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碎屑岩类裂隙、松散岩类孔隙3个含水岩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