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观研究
时间:2022-11-02 08:03:48
导语:文化产业发展观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只有培育了多元市场主体,才能形成多元化、多主体、重生态的文化产业链。在市场的自我竞争与发展中,进行制度创新,形成比较优势,最终形成健康的文化产业市场。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链;生态观
文化产业是以市场竞争为基础,以文化规律为支撑的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最近以来,随着自贸区的设立,机制体制的一系列的创新,各地区开始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通过开发和利用地区优势文化与自然资源,开拓文化产业市场。有的地区通过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利用金融政策和优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提速。但是怎么样科学规划,提倡差异发展,扶持和合理利用优势产业资源,培育了多元市场主体,形成多元化、多主体、重生态的文化产业链。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正视文化市场受众的多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使社会文化消费者出现多元化的消费取向。人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的包涵多元化的价值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主要是国家价值,它包含了政治文化,体现国家的政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要是指社会价值,它表现了社会文化、制度文化,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所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涵的文化内容来看,其比较全面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所要表达的内容。围绕这些文化主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地推出丰富、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是社会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文化市场的需求。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多元化是相互依存的。多元化的受众需求,要求行政主管部门改变传统管理服务方式,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自觉破除僵化的思维方式,改变落后的政治规制的思维。“这些规制机构必须服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命令和指示,并容易受到其他行政权力的干预”,而且“多头规制”还经常造成规制利益冲突和权力滥用,由政企不分导致规制不公。规制不公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就是为产业发展的社会路径提供了设租寻租的机会。[1]文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是需要通过竞争优势和市场配置来完成的。规制不公会防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抛弃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
何谓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笔者曾经在相关研究中,就“文化”、“文化大省”进行概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过系统的梳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它具有文化生产的主体性,也具有商品属性。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中,“产业”是中心词,“文化”是限制词,文化限制了其产业的内涵与外延,表明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文化的主体性。“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能够丰富、发展和引导人类自身不断进步的一切文明成果,它是人与自然、实践与审美、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2]“文化”本身的概念包含了人类在劳动与生产的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道德理性”。所以,从文化的本质属性来看,一个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它必然要把消费受众、文化商品、销售市场统一起来。所以,在一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人的教育的发展是基础;地区的制度的优化是保障。文化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消费是市场形成的必然环节。同时,合理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才能使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只有尊重了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才能发展形成活跃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事业繁荣。
三、重视多元化,多主体,即尊重文化市场的文化生态
以系统论的观点看,不仅要把大自然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整体,而且要把社会文化也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环境有复杂的生态,所以才万类竞自由,欣欣向荣。社会文化生态也是一样。由于创造性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文化发展与演化的复杂性。各种文化的创造性主体与受众也会体现出层次性的差异。文化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活力,就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只有个人创造力与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互相激发与培育,才能形成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参差多态是事物的本原。多元的、复杂的、多态的、包容性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土壤,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创意与文化产品。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重要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拥有12座工业城市、12000个工厂,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后来由于单一经济结构和科技革命的冲击,生产萎缩,地区衰败。鲁尔工业区发展多元化、多形态经济,开展了地区经济的整治。引进了汽车、机械制造业,零售业、旅游、广告、多媒体等新兴产业。建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护来自波兰、匈牙利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移民文化。这些参差多态的产业与地区多元文化资源,使鲁尔区呈现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态。从“煤都”转型成为2010年的“欧洲文化之都”。[3]
四、怎样尊重并保护这种多元化、多主体文化生态环境
从文化产品的整个市场环节来看,文化产业链的上游是由文化创作、文化创意、影视编剧、艺术产品设计等形成的;文化产业链的中游包括产品的生产制作、产品的艺术包装;文化产业链的中游下游主要是指文化产品的市场流通、市场营销、市场消费模式等内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得到重视,并在相关制度上给予保障。一是市场发展环境建设中公平对待多元市场主体。尊重文化创意的主体创造性;尊重艺术家、作家独立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尊重小微企业在完善文化产业链的积极作用。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比,可能在文化创意上更灵活,更具有创新性。二是注重培育上游核心竞争力。上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就是创作人才与创作环境。在文化产业教育专业人才培训上,许多地区通过设置产业市场需要的专业,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课程、教材。改变过去在职业教育中,只重技能,不注重系统理论的缺陷,利用人文通识教育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以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追求卓越、追求独创的精神。三是通过职业与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来培育人的文化与艺术综合素养。通过设立艺术与文化产业教育基金、艺术与文化竞赛奖学金,来鼓励学生的艺术创新与艺术创造。这些竞赛项目包括开展独立电影、原创剧本、原创话剧、原创小品、文学创作、原创动漫、纪录片、书法、绘画、平面设计等等。当然,还包括经常性的艺术展览与艺术沙龙等。以校园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熏陶,来培养人才,活跃社会与地区文化生态环境,让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与文化产业企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秉福.我国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的现状与问题探析[J].图书与情报,2012,4:43
[2]冯一粟,彭泳.文化、文化大声与文化“沙漠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5
[3]冯一粟,彭泳.打破路径依赖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反思与建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7~8
作者:彭泳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浅析高压断路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 下一篇: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