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虚静观社会价值论文

时间:2022-07-13 11:38:00

导语:老子的虚静观社会价值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老子的虚静观社会价值论文

关键词:老子静观作用现实价值

论文摘要:作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的思想,其中的虚静,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就虚静本身而言,其特点可概括为:排除主观之成见﹑杂念﹑嗜欲,保持内心平静清澈﹑聚精会神﹑心智专一。另外“虚静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静”蕴藏着“以静制动”“以静养智”“宁静致远”“清静无为天下正”的智慧。虚静观还对音乐书画茶道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虚静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其影响极其深远。

引言

《辞海》云: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世人。一说即老聃,字伯阳,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老子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代末期,老子年龄比孔子稍长,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聃。据说他看到周室衰微,便隐退。西出函谷关,至秦,莫知所终。他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强留他著书,他便写出了《道德经》(即《老子》一书)五千言而后离去。老子是中国古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源头之一,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老子生平在史书中的记载甚少,明确一记录老子生平的最早文献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它如《史记·孔子世家》和《庄子》的《天道》、《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篇中有零星记载,但都不详尽。关于老子其人其书,长期以来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些问题又是研究老子哲学所不容回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老子生平,学界一般依据司马迁《史一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一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迁在此肯定了老子姓李名耳,是周守藏室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

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辩证法大师。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智慧的巨人。哲学是认知的最高王国,孕育着人类智慧之爱,辐射着人类智慧之美,哲学家因此而被称为人类智慧之友。有的哲学家冷峻似冰,有的哲学家炽热如火;有的哲学家立足大地洞察世界,有的哲学家高悬太空俯视尘世;有的哲学家置身于社会运动参与斗争,有的哲学家深居书斋冥想沉思。他们各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宇宙、世界、社会、人生追索求知并作出了各自的回答。而哲学的思考.是探求奥秘、寻根究底、了无穷尽的思考。哲学的这种思维特性,决定了哲学的思考必然伴随着批判性。哲学的面孔是沉静的,在沉静中却含有澎湃的激情,犹之于沉默的山岩地壳蕴蓄着炽烈的地火熔浆一样。哲学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爱,像“诺亚方舟”,希望拯救人类,驶离苦海,指向幸福彼岸;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美,要破“司芬克斯”食人之谜,洞照人生光明之路,指向美的乐土;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友,不是君凌人类之神。“神喻”禁锢人脑,哲学家释放人思。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他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为“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他主“不争”,实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要之,无为消极其外,有为积极其内。智者精思妙涵深邃,充满了智慧之爱,闪烁着智慧之美,成为人类智慧之友。因此,老子哲学思想就自然被认为是生命的智慧。

《老子》一书,是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的哲理诗,是中国这一智慧巨本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认知的哲学格言。五千精妙,博大精深。邀远眇要,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其中有对老子及其书的评价: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自明也。”

——司马迁

面对世事的纷扰,老子主张人生应该致虚守静。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源,道体虽然为虚,但是它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这里的“虚”并不是指空虚无物,而是形容一个人谦虚谨慎,胸怀坦荡。虚的反面是盈,盈是自满的意思,自满会产生许多的弊病,自满会让人停滞不前,无法进步。

有关老子思想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水的意象﹑处世哲学﹑无欲观﹑教育﹑和谐﹑环境等理念的领域,对于其“虚静观”思想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将比较全面﹑系统地对“虚静”进行阐释。其中包括:“虚静观”的涵义,“虚静观”的作用,“虚静观”的当代价值。对于虚静观的涵义,首先从老子的《道德经》的篇章中选取有关虚静内容的描写;其次,简单地从佛道儒的关系阐述虚静观;最后,从虚静观的认识发展论(《大克鼎》—《老子》—《管子》—《庄子》—《荀子》)进行说明。对于虚静观的作用,首先从虚静观中“静”的作用出发,包括“以静制动,以静养智,宁静致远,清静无为天下正”四个方面;其次,从虚静观的艺术作用出发,包括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茶道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虚静观”之涵义

(一)老子的虚静观

老子教人们“虚”、“静”的生存智慧心理能够不断保持平衡,不能靠一时的想通某个道理,而是要靠内在的修养:“虚”、“静”。“虚”是什么意思?“虚”就是空,空就是通,通就是灵,灵就能动,所以叫做虚空,叫做通灵,叫做灵动。当你的心虚了、空了、通了、灵了,你就灵动了,你就聪明了。“静”是什么?“静”就是清,静了就能够清,清了就能够明,明了不就聪明了吗!“虚”了“静”了,心理、人格有了力量,就永远能够抵抗外来的诱惑与干扰。但这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老子讲六个字,第一个“致虚极”,要达到一个极顶,虚的极顶。什么叫虚的极顶,就是不断地历练,达到一个高境界,不是虚一点、虚一时,而是整个全过程修炼到这个境界。

(二)简述佛道儒的“虚静观”

佛教倡导清心养神,即“戒能清心”,“定能生慧”。这里“戒”实际上是清心法”。佛家有五戒、八戒、十戒等;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发慧必先修定。佛法的定、寂、静、空、诚、虚为养神境界,而慧、感、知、灵、明、觉则是养神的功效。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道德经》主张“清静无为”、“抱神以静”、“少私寡欲”,强调“虚其心,实其腹”,主张“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还精补脑”,“虚静修神”,排除忧患,以免神躁,才能长寿。道家的“虚静说”强调的是本体,是内在精神,是人与外界的超功利关系,是人的自由本质,是以追求人生的解放为目的”的。

儒家主张“非礼勿为”,心有礼则为“正”,意有礼则为“诚”,身有礼方为“立”,人有礼方为“仁”,“正、诚、立、仁”正是人心身健康的标准。“静而能虑”这是儒家的“养生法”。阐明了“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正所谓:“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明则智慧生”。但是,由于儒家整个哲学思想过于强调人与社会的功利关系,过于强调社会理性,过于强调“致用”,因而,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伦理教育和认识教育方面,它的“虚静说”对审美的影响也主要是外在的、理性的调节作用方面,未能深入地契合审美心灵的实际。

(三)“虚静观”认识论的发展

(1)《大克鼎》上的“冲上劂心,虚静于猷”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虚静”并不是庄子的原创,早在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中就有“冲上劂心,虚静于猷”的讲法,指的是敬天崇祖仪式中的一种谦逊、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

(2)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就是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消解、清净,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本清纯圆满的人心闭塞、骚乱。“守静”,是致虚的必经途径。人通过守静的功夫,洗涤心灵上蒙受的喧嚣与尘埃,恢复心灵的清脱空明;从而拓展心灵的新空间,积储生命的能量,在深蓄厚养中实现灵魂的升华。

老子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哲学尤为关注理想人生问题,强调人的修养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儒家讲修身是为了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道家讲修身是为了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目的。在道家看来,整个宇宙是和谐的,作为宇宙中的人也应该是和谐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往往被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因素所缠绕,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清除妨碍和谐的各种干扰,让心灵恢复到原始的朴素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理过程。从宇宙论和认识论角度讲,“道”是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而虚静则是“道冲”(虚空),是道的本体存在形态。道的这种特殊存在形态,决定了它不可能为人的一般感知方式所认识。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老子·第十六章》)王弼注云:“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注。”也就是说,道的本体是静,动由静而起,又归于静,动只是静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体道者只有虚静其心,静观万物,全身心地融人宇宙大化流行之中,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体验到宇宙深处的宁静,也才能与道周游,产生至美至乐。

(3)《管子》的静因之道

战国时宋钘、尹文的认识方法。他们说:“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管子·心术上》)主张采取清静客观态度观察事物。《管子》的“虚静”论明显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管子》的“虚静”论则是作为思维的特征而提出的:“心之在体,君子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心术上*)。这里的意思是说:思维器官在人体上处于主宰地位。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接触外界,各有各的作用。思维若按正常规律进行,耳、目等器官也就会按常规发生作用。只有排除各种嗜欲,人的智慧和灵感才会产生和保留。这里实质是在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如果一味受物欲和私欲的支配,失去理性的控制,那么人的思维就会被窒息;感性认识只有在理性认识正确指导下才会发生作用。《管子》的这种认识论,对美感思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吕氏春秋》中说:“天生人而使人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仲春纪.情欲》),这里的“欲”与“情”发生了联系,从节“欲”到节“情”,这是从《管子》的认识论向美感论发展。两汉的《淮南子》又发展了《管子》的“虚静”说,认为“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说林训》),“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原道训》),使“虚静”说更具有美感的特性,将感性与理性辩证地统一了起来。魏晋之后,“虚静”说则被大量运用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如顾恺之提出的“悟对之通神”(‘历代名画记》卷五),“悟对”就是“虚对”,也即对而不对,这是要求画家作画时既要把握对象的特征,又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达到“通神”的境界。

(4)《庄子》的“心斋”“坐忘”

《庄子·人间世》中的“心斋”概念: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何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嗥不宜。”颜回曰:“回家之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庄子·大宗师》中的“坐忘”概念:

颜回日:“回益矣。”仲尼日:“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日:“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离形”﹑“堕肢体”,实即摆脱人的欲念所由产生的生理存在;“去知”“黜聪明”,实即排除人的知识所由获得的理知分析活动。而只有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的修炼步骤,才能超越感性和理知的局限,达到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这就是虚静的真正含义。虚静的要义,使精神清洗掉周围世界理知和生存本身对它的玷染,以生成一种“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

(5)《荀子》的“虚壹而静”

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他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藏”即获得的认识。荀子认为,不能因为已有的认识而妨碍接受新的认识,所以“虚”是针对“藏”而言的。他又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有分辨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的能力,可以同时得到多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是“两”。但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一种事物、精通一门学问,就必须专心一意、集中思想,不能因对那一种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这一种事物的认识,这就是“一”。“一”和“两”的这种辩证统一就是“壹”。荀子强调:心枝则无知,侧则不精,贰则疑惑。壹于道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美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择一而壹”也就是专一、专心。荀子还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同上)心是动的,不动就不能思维,但要正常思维就必须排除各种干扰,让思想静下来。所谓“静”就是不让各种胡思乱想和烦恼来扰乱思维。荀子认为,正确处理好“藏”与“虚”、“两”与“壹”、“动”与“静”三对矛盾的关系,做到“虚查而静”,就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做到“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

二“虚静观”的作用

(一)“虚静观”中“静”的作用

(1)以静制动

王弼以静制动

王弼从宇宙生成论的研究转向对宇宙本体论探究,提出了“以静制动的哲学理念。他说,万物从“静”中来,又回到“静”中去。王弼认为,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则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王弼认为,只有把握住作为万变的原因而本身并不变化的“本”,才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居于主动的地位。以静制动的形而上学动静观,必然要导出“静为躁君,安为动主”的政治原则。王弼教导统治者,要善于以静制动,“息乱以静”,这才是君临天下的“可久之道”;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离其清静,行其躁欲”,必然造成天下大乱的不堪之局。为了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2)静中生慧

何为“静”?静,不光是指听觉上的静,更应是心静。要想有一番成就,你得先静下心来。

要想有成就,想“生慧”,你就得“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要是不静,怎么能独自坐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最后得到拯救众生的真谛?东晋的陶渊明要是不“静”,怎么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要是不“静”,怎么能默默耕耘,潜心研究,最后开启生物新领域的大门?这些人面对尘世的喧嚣,静下心来,潜心于自己的事业,静中生慧,最后才获得成就。说到了“心静”,到底什么才算“心静”?怎样才算“心静”呢?释迦牟尼静坐于菩提树下,放弃王子之位,静思以悟道,这是一种方法;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侍奉“乡里小儿”,远离邪恶,躬耕田园,踏踏实实的做一点实在事,也是一种方法。由此可见,让自己心静的办法很多,从这些人的成功,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做到心静,就要“心归自我”,不要让“心以身为行役”。

当然,这里的静,并非是不“为”,默默无闻,并非“默默无为”,而劝谏人们去隐居深山,远离社会生活;或去追求幽深的象牙之塔。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刻意追求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为声名所牵累,而是要在知识的海洋中一个猛子扎下去,静心琢磨,潜心钻研,去掉浮躁之心。在这种“静”的心态中,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心静,可以帮助你生出智慧之花。

(3)宁静致远

宁静不是心如死水,清静无为;不是保守僵化,裹足不前;而是虚静以海纳百川,沉静以潜思深远,冷静以从容自如,定静以笃志守一。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在出游途中,信步所至,却见一条大江横亘在眼前。此时,他没有急急忙忙去设法渡江,也没有匆匆走回旧路,而是悠闲从容地坐在草地上,心情平淡地欣赏着天上的云起云落、云聚云散,品味着它们在时快时慢中变幻不定的图案……现了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极富禅意的千古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平淡的诗句,却已活泼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韵律的和谐合拍,当诗人人神地静观云聚云散时,物我已融为一体。他因静坐而神飘云际,因静坐而得道适意,从而领受了坐行住卧皆禅的神髓,表明了对顺其自然的人生观的推崇,心智不再被生活表层的种种繁杂所迷惑,从而保持了心绪的协调与宁静,这就是禅。

虚静能海纳百川后成其大。人心只有虚静,不为世俗杂念所占据干扰,才能胸怀开阔,容天下万物。若“目中有花,则视万物皆妄见也。耳中有声,则听万物皆妄闻也。心中有物,则处万物皆妄意也。是故此心贵虚。这段话告诉我们,眼中有白霸,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耳中有鸣响,听到的一切也都是不真实的;心中有物欲,对待任何事物都会产生非分之念。因此,人心责虚。而“躁心浮气,浅衰狭量,此八字进德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静。静则凝重。静中镜自是宽阔。可见,人心“虚壹而静”,才能不狭隘,不浮躁。才能识大理、明大义,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把握宇宙万物的玄机奥秘。

(4)清静无为天下正

万物尽管纷纷扰扰,最后无一不返回它们的本根,而返本归根就叫“静”。可见清静无为是万物的本性,只有清静无为才能在天下领袖群伦。

平静是天地的“水平仪”,恬静是个人最高的精神境界。心神宁静便能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能和谐完满。恬静后思虑便能勾深致远,恬静后行动便无往而不宜。同时只有心灵恬静才能处无为之事,而惟无为才能无不为。

清静无为是万物的本性,明白了这个道理来做君主就会英明,懂得了这个道理来做大臣就会贤能,甚至深明此理后退隐山林优游江海,也能赢得隐士的敬重;深明此理后投身政治报效国家,一定会成就大业深得民心。

清静无为的人求学则与日俱进,从政则会大功告成,指挥千军万马则无往而不胜。有人以为将军只需要勇敢无畏,清静无为只是学者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性,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在两军对阵的关键时刻最要紧的是头脑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准确判断敌我的形势,不能清静而躁动不安的人就会鲁莽行事,鲁莽行事就可能一败涂地。因而容易轻躁冲动的人只宜当士兵,若当统帅就可能让许多士兵送命。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士兵们可以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而指挥战斗的统帅则必须冷静镇定,稍有轻躁就将白乱阵脚,自陷绝境。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清静无为的人才能当帅,轻躁莽撞的人只能当兵。

(二)“虚静观”的艺术作用

(1)对于音乐的影响

每当听一首古典乐曲时,便会悠然感到有一股古典的风,袅袅而来。一种幽静,一种想象。一种美。美到极致。光阴在寂然的一刻,给我们静与悠然的遐思。

在那古典乐曲展开的思绪里,在静夜里听来,更添几许幽静与典雅。幽静里带着清韵与美。典雅中透着古典情结与文人的优雅气质。这样的时刻,你的心事是舒展的。安祥的。也许还有些忧愁,有些生活中的不如意。但随那弦音的开合疏落,没什么不能放下的。这样静幽恒美的音乐给人的,便是旷远的想象。让你的心灵洁净,一种脱俗超尘的感悟,可以演绎得那么精致轻盈。音乐之外蔓延一个个幽幽梦境。

音乐是一种在时空中运动着的有组织的乐音,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并通过听觉引起审美欣赏活动的艺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此时无声胜有声”,便是对音乐中的动与静的最好的描绘。琵琶女的演奏何以出现“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呢?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别有忧愁暗恨生”之故。此时音乐表面形式上的静止,实际是情感深处更为激越的运动。

(2)对于茶道的影响

中国茶道,就是要通过虚静的工夫进修,消解生理作用,使主体精神得以呈现,醒悟心灵的本真状态,昭明天理,顿觉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所在;在茶道中完成主体与万有客体的融合,将人与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

老子认为,万物由壮而老,由盛而衰,出于虚静而归于虚静,人亦应如此。然而与万物不同的是,人随时可能出现欲望,随时可能妄动;有欲则不虚,有动则不静,因此人类的生命活动常常是有违自然的。人的欲望可能使他偏离自然,所以人要复归其生命的本真,就必须凭借自身的工夫。“品茶”的过程也就是心性修炼与涵养的过程。“品”的时候,得到山川灵气的启发,虚静之根得以复苏,精神力量得以扩充,人格魅力得以提高,人的生命体验、道德体验都在“品”的过程中得到极大丰富。

(3)对于书法的影响

小楷书法作为中国传统书法宝库里的一株奇葩,在古代有着悠久而灿烂的辉煌成就。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致虚守静”被道家创始人老子第一次提出,而刘勰则运用在文艺创作上并推广而深化,提出了审美虚静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文心雕龙·神思》)刘勰认为“虚静”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文艺创作过程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它是艺术创作前唤起想象的起跑线,更是贯穿着艺术创作中审美感知的心态变化的全部流程。如果在创作中,艺术家不能处于虚静的状态,则会出现“关键将塞,神有遁心”(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而虚静的方法则是“疏瀹五藏,澡雪精神”。集中注意力,专于一境,清洗主观上的杂念、陈见,使审美主体处于宁静清空的状态。显然,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最佳心理态势。周星莲《临池管见》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独居一室,不闻窗外之事,把笔濡墨,临上几行《黄庭经》,回味逸少“笼鹅而归”的喜悦;摹写几行《洛神赋》,涵咏大令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之韵致。不觉窗外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陶养性情,解脱烦闷,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极大的解放。从书法艺术的创作心理上来看,当一个书家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时,他完全摆脱了创作动机上的功利和创作上刻意于佳的心理负累,技法运用熟练似庖丁解牛,自身的审美性灵得到充分的抒发。从必然走向自由,由有意走向无意的境界。当前,从书斋文化里走出来的传统书法艺术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变革,正是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的书法艺术获得了新生,从古代文人的孤芳自赏走向了现代艺术家更为广阔的情感诉求,书法艺术给予现代人的精神渴求和视觉愉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小楷书法艺术也将在当代焕发出更加令人振奋的精神。

(4)对于绘画的影响

中国绘画艺术整体来说不像西方那样张扬个性,而是以“无为”与“虚静中和”为尚。中国画强调的是意境美和空灵的境界,其艺术形象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近乎虚幻的境界更能引人入胜。中国画是靠画家的文化底蕴来支撑的,是画家对哲学与诗文修养乃至潜意识的自我流露。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画作,莫过于传统山水画,尤其是宋元时代的“文人山水画”。宋代苏东坡认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几乎是文人画理论最根本的基础。他们以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教哲学思想为信条,以写实结合写意创作出了一大批画作,其中蕴涵着很多传统艺术精神。因此,长期以来传统的山水画具有不衰的生命力,而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人数也最多。

结束语

虚静是道家修行的一种功夫,功夫成熟就形成一种个性。虚静中有宽广的视野,有澄澈灵明的意境,有“天君泰然”的境界,有“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的心情,有处世柔韧自如的德性。虚静中能体验到“道”的本体自性,能发散出“德”的良善个性,能涵养出成功的气概和素质。当人们被外界诱惑而肆意妄动时,由于他们违背了造的规律,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徒伤精力。相反,当他们抛弃主观私心杂念.心性空静,达于虚极能境界时,往往就能洞见真理,忙而不乱,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老子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的“虚静”思想不仅对于人们抛开贪念,杂念,澄明心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笔者人为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中的“虚静”思想的真正透彻的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达到“虚静”的境界需经过欲望的洗礼,反思,再沉淀后方能真正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