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话题在大众期刊中的扩张论文
时间:2022-01-22 03:40:00
导语:私密话题在大众期刊中的扩张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有相对固定的栏目,以性和婚恋情感为主要内容
期刊传播性知识、性教育、性话题等内容,始于改革开放之初,但步子迈得很艰难。1979年,一张法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男女主角的接吻照片,出现在《大众电影》的封底上,西北一位读者来信愤怒质问:“他们在干什么?”一场全国性的大争论由此爆发。1980年,一篇由郎景和医生撰写的《新婚性卫生》的文章,刊登在《科学画报》第一期上,人们在小范围内欢呼:性禁区被打破了。②
此后,一批以性为“主料”的期刊相续创办:1986年,《性教育》杂志创办;1987年,《男性学》杂志创办;1990年,国内第一本性教育刊物《人之初》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后公开发行;1992年,中国性学会主办的《中国性科学》历经10年的内部试行后公开发行。2006年,《性商文化》杂志亮相广州,10元一本的价格居然被抢购一空,出版方紧急加印后依然无法满足络绎不绝的购买人流。
科学的性观念,难于启齿的性困惑、性问题,就在诸如“指南”、“子夜聊吧”的栏目中,得到了倡导和排解。
期刊刊登个人的婚恋情感,始于1984年《中国妇女》杂志第5期第38页“征婚启事”栏刊登的两条征婚启事。此后,《人生与伴侣》、《幸福》、《女报》、《成人》等杂志纷纷推出相关栏目,或“口述实录”,或“情感倾诉”,掀起了一股“私密热潮”。以下为笔者统计的部分杂志情感传播的栏目及内容:
2.写法上的类文学性与双重叙事
大众杂志上的“口述实录”或“情感倾诉”栏目文章,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又不是完全虚构的故事小说,具备了介于小说与新闻之间的类文学特征。一方面,它叙写的都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与结果等新闻要素基本具备,能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另一方面,它在写作中较多运用小说叙事技巧,讲求条理、层次,强调煽情、戏剧化情节、画面感,特别注意以细节来牵动人心,从而让读者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③这种“非驴非马”的文体特点,固然能引起欣赏主体的情感共鸣,但大多数的倾诉故事都是悲伤的、破碎的,甚至是违背一般社会道德的婚外恋、一夜情经历,因而需要实录者通过“倾听手记”之类的符号给予干预引导。因此,在叙述方式上,就形成了倾诉者和倾听者的双重叙事。倾诉者以第一人称描述自己的情感故事,倾听者则隐去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文末发表议论或评价。
以《幸福》婚姻版2007年5月上半月“心灵解码”栏内的一篇文章为例,文章题为《恩人阿姨:请原谅我对你婚姻犯下的错》,交代了倾诉人(叶雨欣)、倾诉地点(随州市人民医院)和记录人(苏苏),使人觉得真实可信。倾诉部分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情感故事:女主人公车上失包被董娟等人捐助,后又在董娟丈夫高文帮助下找到工作,最后被高夺走纯真被迫与之同居,后被董娟发现,服安眠药自杀未果。文章分三栏排列,文中用了三个小标题,条理清,层次明。文末附有采访者的“倾听手记”,大意为爱情没有错,但破坏别人的家庭就是错。
二、私密话题在大众期刊中的扩张原因
近三十年来当代中国大众期刊上的私密话题传播,是复杂的社会逻辑和潜隐的欲望逻辑双重运作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私密话题传播的温床。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说是消费和商业化的,其功能是娱乐的。它和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等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化。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大众文化开始了对精英文化的消解和向主流文化的渗透,使人们更注重对个体自身和人性层面的关注。同时,大众文化促使媒体公共领域的转型,推动私人话语向公众话语的渗透与置换,成为一种可以共同消费的传媒文化现象。这些,都为隐私话题在大众期刊的扩张,提供了宽容甚至认同等舆论的空间和市场的需求。
传媒产业化的发展,是私密话题传播的驱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媒开始以市场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减少或摆脱在经济上对政府或组织的依赖,取得经济上的自立。以期刊业为例,我国目前约有2000多种期刊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运作。这种运作的重要特点,就是将期刊的内容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二次售卖”:第一次是将期刊内容出售给读者,读者收获意义和快感,期刊则收获读者的“注意力资源”;第二次是将读者的注意力资源出售给广告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广告收入。因此,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传媒产业化运作中,受众关注所带来的市场广告效应便催生了众多能给人以窥视快感等意义的私密内容。
此外,精英文化的退隐和中心意识形态控制的削弱,受众窥视欲望的膨胀,用于偷拍和隐性采访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等,都有力地推动了私密话题向大众期刊的扩张。
三、私密话题传播的出路
隐私话题在大众期刊的扩张,折射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民主进步与文化繁荣。隐私话题的扩张的背景,是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即旧有的社会形态向一个更高级更发达的社会形态的转型。隐私话题在这个时期的涌现自然有其合理性与适宜性。隐私话题在大众传媒的扩张,彰显了传媒话语由单一话语走向话语多元。无论是名人的隐私话题,还是普通人的隐私话题,无论是主动倾诉,还是被动曝光,都显示出政治力量之外的市民力量开始在原来意识形态的阵地上开拓出自己的空间,因而还具有显示市民社会形成的社会学价值。④
但是,隐私话题扩张在大众传媒,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其低俗化的倾向在大众传媒上的泛滥,形成了一种病态传播现象和精神文化的污染,引起了传媒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忧虑。大众期刊的私密话题传播,还需要媒体和社会更加持久而规范地建构。
1.明晰私密内涵,提高内容品质
私密话题,即能引发人们关注和兴趣的私人生活秘密内容。这里所说的私密,也称隐私(PRIVACY),即仅属于某一个人的私人生活秘密,如人的体格、健康等自身条件信息,人的住房、财产等生活环境和生活资料,人的家庭状况和婚恋情感等人生经历。由于隐私纯粹是个人的、与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无关的信息,当事人一般都不便或不愿被他人知晓、公开或打扰。但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隐私的权利主体发现这种知晓或公开能给个人带来心理上的发泄、解脱或社会上的名声、财富等收获;二是隐私的权利主体是公众人物,如国家公职人员、社会名流、文化名人等,他们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私人生活的部份内容在某个意义上也属于社会,大众拥有这方面的知情权。对隐私话题的狭隘理解,将其与正面体现公共道德截然分开,是今天中国大众期刊隐私话题单一化和低俗化的重要原因。
隐私话题同样也具有健康的内容,并非只有低俗的一种格调,它也可能包含广泛的社会意义,呈现出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慈爱的道德理想。这就看媒介以怎样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形成高品质的传播内容。大众期刊要突破性与情爱话题的樊笼,追踪社会思潮,关注民生生活,记录群众历史,展示新闻与历史的互渗。要弘扬人文关怀的精神,从伦理学层面关注个体的主体性与存在方式,从哲学层面探索和解答人在自身存在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严守公共空间,慎用话语权力
大众期刊应明确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公器角色,适度退出私人领域,严守公共空间,慎用话语权力,真正成为公众的信息平台和话语论坛。要防止不恰当地把普通百姓及其私人事件从“后台”推到“前台”,把处在私人领域的人不加保护地强行曝光。更要防止在当事人并不侵犯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滥用偷录偷拍,侵犯公民隐私,给当事人带来伤害。
在叙事时,要追求阳光风格:真名讲述,要剔除虚构,再现生活原态;匿名讲述,要尊重隐私,消除非议,关注生活问题。真则有据,匿则有信,合情合理。⑤当文章涉及个人隐私时,一定要征得当事人同意发表的书面许可,并对文章涉及当事人身份的有特定指向性的因素进行处理,比如使用化名、模糊个人特征、模糊具体地点、模糊个人照片等。杂志编辑部或者编辑要少发表观点和评论;在必须发表评论时,用语应当准确得当,公正客观,避免侮辱性的言词,还应适当引用权威用语。在批评报道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可以借鉴西方媒体的做法,忠实地报告事实的全貌,对事件的各方面和各方观点都应有所关照,以显示至少表面的公平。极端的私人话语未经修饰,一般不应进入公共领域。
注释
徐升国:《我国期刊结构现状与投资机会》,中国出版网,/rdjj/sjqkcxnh/gclt/200612/t20061222_7284.html,2006-09-23
李银河:《性解冻:1978-2006》[J],《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22期。
高艳,黎海滨:《纪实类生活期刊侵权问题分析》,/newmedia/2007-06/22,2007-06-22
陈华明:《大众传媒隐私话题研究》[J]《新闻界》,2007年第5期。
郭小平,蔡凯如:《私密话题:当代中国私人话语向大众传媒的扩张》[J],《新闻大学》,2003年第2期。
摘要近三十年来私密话题向当代中国大众期刊上的扩张,是复杂的社会逻辑和潜隐的欲望逻辑双重运作的结果。不同时期大众期刊上的私密内容,折射出中国的社会发展、民主进步和文化繁荣。大众期刊的私密话题传播,还需要媒体和社会更加持久而规范地建构。
关键词大众期刊私密话题扩张规范
- 上一篇:党委书记党建述职报告
- 下一篇:航站基层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