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准入出版改革论文

时间:2022-04-08 11:56:00

导语:文化市场准入出版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市场准入出版改革论文

【标题】文化市场准入出版改革创新

【作者】范卫平

【作者简介】范卫平作者为江西省出版集团副董事长

【正文】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大势所趋,文化市场准入不可避免,出版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中国出版业如何面对WTO的冲击,如何应对文化商品市场的准入,如何迎接新的更严峻的挑战,已现实地摆在了中国出版人面前。

据了解,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使服务贸易也纳入了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理事会评审认可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中,全世界的服务部门共分为商业服务、通讯服务等11个大类和142个服务项目,印刷与出版属于第一大类。显然,中国出版印刷市场开放问题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面临即将进入WTO门槛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对外开放,中国的出版市场份额将重新确定,出版信息资源将重新构建,出版人才竞争将日趋活跃。目前,外国出版商已看好中国出版物市场,外国出版势力正逐渐渗入我国已成为事实。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在上海设立的上海贝塔斯曼读书会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到70多万会员,并直接或间接进入编、印、发诸多领域,其扩张速度及其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经营方略已令我国业内人士惊叹不已。

迎接中国加入WTO给出版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在当前条件下,需要在观念转变、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狠下功夫,真下功夫。要深化改革,加大创新,不断发展和壮大民族出版业,提高国际出版竞争力。

——关于观念转变。思想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要努力实现以下九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要加快出版工作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步伐,努力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有机结合的道路;二是要变依赖行业垄断,不思进取为勇于开拓、敢于竞争,努力创立一种有效的竞争机制;三是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努力使出版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四是变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为开放搞活、开门兴业,努力营造一种优良的经营环境;五是变“小而全、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观念为资本整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大生产、集团化”的现代经营思想,努力孕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出版巨人”;六是变单一生产经营为多元化生产经营,努力培植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七是变只重视传统的对出版资源、品种、数量等生产力硬性管理为主,为既重视上述传统管理,又注意对资讯、质量、效益等生产力软性管理,努力挖掘出版资源,实现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八是变只重视物质资本管理为既重视物质资本管理,更重视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管理,努力发挥人的潜能;九是变只重视选题开发、产品制作、市场营销的传统产品经营管理为既重视上述产品经营管理,又注意有效整合外部资源而进行的资本经营管理,努力提高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管理效能。

——关于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创新,是对旧的行政格局、产业格局及其利益格局的调整。党的十五大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9年9月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号召国有企业改革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遵循这一思路,出版单位的所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亦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在这一极为敏感的问题上,我以为,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冲破过去受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以单一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观念的束缚,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通过改革、改组、改造,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由于出版业是受精神产品生产规律和物质产品生产规律同时制约的特殊行业,因而,实施出版体制改革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出版行业编、印、发、供各个条块性质不同,特点不一,因而要区别对待。例如,目前发行和物资供应行业已经是多个渠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且非公有制经济比重逐渐加大,呈日趋活跃之势。而编辑出版、印刷特种行业则应在实践中区别不同情况,慎重处之。

——关于机制转换。如果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出版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那么,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断转换和完善出版单位内部运作机制则为配套之举,必不可少。要通过建立一套既有目标激励、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又有一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约束机制的有序的工作体系,逐渐改变过去那种权责不清、分工不明、制约不力、控制不灵、决策不科学以及效益低下的状况。当前,尤其要加大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切实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员合同聘用制;要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端掉铁饭碗,打破大锅饭,努力把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和个人的贡献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要建章立制,努力建立一个严格的、科学的、规范的生产经营秩序。

——关于结构调整。“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是党的十五大对新闻出版业提出的总要求。其中,加强管理是手段,提高质量是目的,而优化结构则是基本途径,或是关键环节。因此,加大调整和优化结构的力度显得尤为紧迫和十分必要。当前,结构调整和优化应在以下八方面着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调整产品结构;三是调整组织结构;四是调整技术结构;五是调整经营结构;六是调整劳动力结构;七是调整利润结构;八是调整所有制结构。

——关于技术进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要以市场为导向,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作为朝阳产业的出版业,其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亦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引入,将使出版物生产过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出版界应遵照十五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加快形成以多出好书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鼓励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努力在出版管理过程、出版物生产过程及其消费过程等多个层面不断进行技术转型和换代。同时,要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增强技术储备,保持发展后劲。以增加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同时提高出版物的科技附加值。

应该指出,观念转变、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仅仅是中国加入WTO前后中国出版业适应文化市场准入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方面。其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们唯有通过有效途径着眼于提高民族出版业的竞争力,同时把行业管理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才能使中国出版业既保持民族出版业的传统和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又能冷静、审慎、客观、积极地应对文化市场的准入和变幻莫测的国际文化市场。

此外,应对文化市场的准入,我们还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事实上,世贸组织123个成员国中,在印刷与出版这一服务项目上承诺开放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发达国家21个,欠发达国家3个,经济转型国家5个。这些开放的国家在执行国际服务贸易的一般原则,即国民待遇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和关税减让原则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一些非关税性的贸易壁垒,这本质上是一种有条件的承诺和开放。可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只能采取严格控制、精心选择、先行试点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开放中国的印刷与出版业。这正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不尽相同使然。因此,我们研究世界文化市场准入和中国出版改革创新这一课题,既应考虑对世界出版业有利因素的吸取,又应考虑对意识形态和民族出版业的保护。这正是我们考虑这一问题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