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食品安全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
时间:2022-06-13 02:43:05
导语:诱发食品安全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食品贸易规模越来越大,逐渐走向了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长期受到人们重视,时代变迁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食品消费与安全,继而给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以铁岭市为调查案例,主要分析食品安全诱因及其完善措施,以此指导食品安全工作的执行。
关键词:食品安全;消费;调查
尽管食品市场高效运作,但也不可能避免一些问题,如检测水平低和监管队伍力量弱等,只通过政府监管是比较困难的。食品安全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国内对其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处在技术与监管等层面,在具体问题原因分析上缺少统一性。本文采用了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为解决问题找到了突破口。
1调查地点与方法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了某市的大多数群众,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并全部回上来,该次调查共分为10道问题,分成不同的部分,同时还使用了访谈的方式,访谈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食品信息来源等。
2结果与分析
(1)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在谈到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时,在购买食品过程中,消费者更在意销售地点,见表1。对是否介意添加剂的存在,介意的人占50%居多,见表2。(2)食品安全问题处理机制。从本次调查中能够看出,当发现食品存在问题时,保障自己权益和不保障自己权益的人是持平的,见表3。居民并没充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需要从多种渠道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见表4。
(1)食品检测监督条件缺少完善性。尽管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在食品安全检测上还存有不足之处,其中检测监督条件有待完善。现阶段,检测设备不够健全,检测涵盖范围窄,抽检率不高,要想普及检查,十分困难。地沟油事件让人十分担心,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检测,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还处于优化中。(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问题。①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表现出垂直分布,而基层的人力与财力等配置较少。②分段监管体制还处于发展过程中,使得监管责任不精细。③食品安全监管应表现出应急化倾向,但现实的监管总是很被动,往往习惯于被动应急。(3)公众参与性不高,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面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往往向消费者保障协会请求帮助。消费保障协会由相同级别的工商部门负责管理,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无法和各个部门协调起来,也就不能让社会对其产生较大的信任。
4讨论与建议
(1)强化食品检测监测,集中检测资源。①集中规划年度检测,切实负责检测报告的工作,获得各食品监督部门的认可。②依托实力雄厚的检测机构,形成市场化模式的食品检测机构,节省建设成本。短期内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规范无标准的食品。构建食品安全的预警制度,抓重点和根本,及时处置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健全的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与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追踪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摒弃不合理之处[1]。(2)建构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①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要求所有食品监管部门切实监管,管控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②创新食品监管模式,从根本上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着重治理食品原料,注重治理种养殖品的应用,尽量少使用食品添加剂,按照规范,少使用违禁药品,从根本上管控好食品安全,做好农产品无公害计划,为农产品搭建绿色生产基地,彻底把控好食品安全质量[2]。(3)强化食品安全的宣传。树立强烈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搞好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监管并跟踪调查食品安全。让行业协会凸显自身职能,成为各机构的纽带。借助各种途径,让消费者勇敢面对食品安全及对食品安全形成高度认识,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让消费大众能够较好地识别食安全方面的问题,为消费者申诉开通绿灯,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张璇 单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昭华.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分析报告——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中国食品,2012(11):49-51.
[2]陈伟.食品安全治理的实证调查与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3(5):74-76.
- 上一篇:发电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思考
- 下一篇:基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