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1 09:47:10

导语: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1序论

每年的两会作为人民共商国事、凝智聚力的窗口和平台,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财政预算报告,无论是年度规划纲要还是代表委员的热议,民生无疑是会上会下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格外令人关注。我们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民生方面的关注就可以清楚看出。报告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为国之本。做到这一点,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安全问题,作为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多次登上了“两会”的舞台,可见二会代表和委员对其的重视性。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社会全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百姓福祉,是一个民计民生的大问题。各种安全问题往往使得人人自危,个个防范。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惨痛伤害。

2本论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安全问题几乎天天发生,警钟几乎时时拉响。大到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小到交通安全、生产安全、住宅安全、消费安全、财产安全,防不胜防,原因何在?一是越是现代化的东西,越是高科技的,越是人类最不了解的东西,我们不知深浅高低,没有完全掌握其中的规律,如生物克隆,转基因食品等。二是我们已知道内在规律,只要遵守规则、标准、规范就可以避开风险或降低风险,但是很多人无知莽撞、非理性、自行其是,偏要挑战标准、规则。如酒驾、浪费、冲动等。三是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因为有利可图、见利忘义,不惜把别人的生命健康作为代价,谋取一己私利,如三聚氰胺奶粉、硫磺生姜、地沟油、含汞雪碧、毒豇豆等等。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第三种,也是现阶段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是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方面,而中国食品安全隐患则多是“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行为更加恶劣。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权利。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据报道,全国的食品企业大约有50多万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也有26万家,他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到72%。这个说明我国的食品工业化程度很高,工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首先,企业主体追求暴利是直接动因。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一面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另一面则是违法成本低廉。被抽查的几率不高,让很多食品生产经营者心存侥幸,敢于以身试法。一旦被查处发现,惩罚不给力,无关痛痒,不法之徒可能依然会换种方式对消费者做出危害。在所有执法监管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你来我往的较量。之所以有这种较量,是因为违法所得的利益客观,而利益驱使行动者牟利的冲动,这就形成了成本——利益的关联链条。其次,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大弊端是政府行政部门齐抓共管,安全监管很容易出现盲区。目前国内行使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等十几个部门,职能交叉、职权模糊,看似都有责任,但到最后,谁都可以推脱责任。各部门之间或相互争夺监管权,或相互推诿责任,最终导致监管不力,安全问题无从抓起。现在的监管是“上紧下松”,上面要求得严,下面查得动静就大。如针对“瘦肉精”事件,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似乎很“雷厉风行”,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媒体能发现问题,监管部门就难以发现吗?媒体不曝光,监管部门就可以置若罔闻吗?在这件事件中,养猪场和企业,明知故犯,唯利是图,确实应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但出了问题,只谴责企业和农民,只追究犯罪主体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我们是否还应该谴责那些放行的人。“瘦肉精”事件至少说明,企业在原材料进库和产品出库时的检验存在着严重的漏洞。但是监管不力往往无人查处,这就是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

3结论

只要从政府、企业、媒体与消费者四个方面,规范经营、有效监管、强力监督三大措施做起,我们的餐桌安全这个“老大难”问题将得到很好地解决。同时建立起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让敢于越雷池者付出昂贵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信用成本,直至其法律追究。只有这样,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才可能真正迈向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的道路,从而使社会和谐,人民满意。

作者:谢楠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