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流通渠道变革分析论文
时间:2022-08-15 10:47:00
导语:食糖流通渠道变革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食糖流通渠道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食糖流通产业组织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进入壁垒低与食糖生产企业的集中化、规模化形成反差,传统食糖批发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面临着转型和发展。
关键词:食糖流通渠道批发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食糖流通渠道发生变化,原来固有的模式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在逐步形成,食糖生产企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集中度的提高,渠道控制能力加强,在价格决定中所占的比重有提升趋势。从空间角度看,食糖流通经历了地方小市场、地区市场、区域市场、全国统一市场、世界区域市场的发展历程。加入WTO后,中国配额内食糖进口关税税率15%,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是最低的,我国食糖市场成为世界食糖市场的一部分,与国际食糖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在食糖流通中形成了世界、全国、区域、地方的食糖流通空间的等级秩序。
食糖流通主体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食糖流通主体是指在食糖流通过程中从事流通经济活动的中间商,也包括具有流通需求和行为倾向的糖厂和消费者及终端工业用户。食糖流通的主体是构成食糖流通渠道的直接要素,影响着流通渠道的合理性。
食糖批发商是构成食糖流通渠道的主要成分,是食糖流通主体之一,指从事食糖批发业务的组织和个人。关于批发,我们采用马龙龙对批发的定义:批发是指同各种不同社会成员——人的生活消费直接相联系的商品货币相交换的买卖行为以外的商品流通领域内其他的一切买卖行为,也就是区别于生产者或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行为而发生于商品流通领域内的生产者之间、经营者之间以及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买卖行为。现在食糖流通主体中的批发商可分为三类:是糖厂直接从事销售的分支部门;人和中介组织,即食糖批发市场和从事食糖批发业务的经纪人,在食糖流通过程中,通过提供交易平台、介绍买卖双方,收取一定的交易费用,但对食糖没有所有权。食糖批发市场、期货交易所也属于中介组织;传统批发商,通常为进一步转卖而向糖厂或其他批发商买下食糖,获得所有权。
食糖批发市场是食糖流通主体之一,属于食糖批发商,是食糖流通中的服务组织;是聚集食糖的买方与卖方的交易场所;采用计算机报价,集合竞价的交易方式,有配套的保证金制度,当日结算、质量检验、定点交收制度;是收取交易和交割手续费的公司制企业。
食糖流通渠道现状
(一)食糖进入市场的渠道
主要通过四种渠道进入市场,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食糖生产企业直接把食糖销售给终端工业用户或消费者。不通过食糖批发商,是工业自销的模式。
传统的食糖流通渠道,即食糖生产企业、食糖流通企业、工业用户和消费者。食糖流通企业为卖而买,与生产企业、终端用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易。
食糖生产企业通过食糖批发市场销售食糖。食糖批发市场通过建立与糖厂、糖商、用户之间的网络联结,同时完善资金划转、物流配送等服务,在信息分享的基础上,完成订货、交货、发货一系列业务,解决食糖流通中的时间矛盾、空间矛盾。
食糖生产企业通过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砂糖合约交易销售食糖。期货交易所管理规范,投资者辐射范围广,交易活跃。由于交易时间短,其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有待实践的检验。
第三、四种渠道食糖生产企业、食糖流通企业、消费者变成多对多、背靠背的交易。期货交易所作为卖方的买方,买方的卖方而存在。食糖批发市场定位于卖方的代卖方,买方的代买方。
(二)食糖流通渠道的合理性分析
从食糖生产企业的角度看,合理的流通渠道能使食糖尽快进入流通领域,同消费者和终端工业用户接触,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不能因流通渠道不合理而导致销售成本提高,库存增加,风险加大。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合理的流通渠道能够解决食糖流通中的空间、时间、结构矛盾。作为季产年销的产品,不能因为渠道不畅而出现断档,满足不了需求,或由于品牌依赖及流通滞后而支付过高的成本。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食糖流通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流通渠道影响市场效率,流通费用的下降有利于市场发展、增加社会福利。合理的流通渠道可以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准确的反馈市场信息,为社会再生产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
(三)食糖流通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分析,流通领域基本的市场结构类型有:完全竞争、垄断、买方垄断、双边垄断、寡头、买方寡头、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的市场特征包括:众多的买方和卖方,企业是受市场价格影响;不同企业生产有差异的替代品;市场壁垒小,企业能够较自由的进入和退出。食糖流通符合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我国食糖流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交易者的数目、规模和分布。市场交易者数目越多,市场竞争性越强;交易者数目越少,市场垄断性越强。买卖双方的规模分布影响市场的竞争程度。如果市场中几个大卖家占市场份额比较大,大的卖方将对市场价格施加较大的影响,从而改变市场的竞争状态。食糖流通企业分布分散,遍布城乡。
2.食糖的替代性和差异性。这里食糖的替代性指消费者或终端工业用户对不同厂商提供的产品可以互换的程度,食糖消费的品牌忠诚度不高,在质量等级相同时,对价格更为敏感。由于糖厂产品的差异比较小,市场垄断程度差。食糖批发企业在竞争中,较少的实施差别化战略,低价格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食糖流通中,个别厂家商家实施差异化战略,营造品牌,培养客户的依赖性和忠诚度,并取得不错效果。
3.市场壁垒。市场壁垒描述企业进入或退出特定产业的障碍,包括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从政府政策、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异等几个方面看,食糖流通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都不高,市场垄断程度不强,企业间的竞争程度比较高。4.规模经济。食糖批发企业本身具有规模经济的特性。向生产企业的大批量采购,增强批发企业的谈判能力,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折扣,以较低的价格购进食糖。适度规模的销售可以降低销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食糖批发企业从采购到销售,离不开运输和仓储,运输批量适当,交易费用越小。在食糖批发企业内部管理中,同样存在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劳动效率提高的问题,较大规模的企业可以对批发劳动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取得高效率管理的经济性。
传统的食糖批发商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使交易扁平化,挤压了传统的食糖批零企业的生存空间。以前信息多层次传递,透明度差,网络技术使信息公开化,透明度增强,传递速度快,成本低甚至零成本。糖厂和消费者可以及时获取供求、价格、进出口、国家政策等信息,促进食糖流通扁平化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对食糖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的流通模式带来冲击。这种模式食糖批发企业连接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控制力。互联网的发展使糖厂与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变短,挤压了传统的食糖批零企业的生存空间。
食糖流通主体职能界限模糊,批发商受到双重挤压。由于食糖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对批发商渗透力的增强、批发商的媒介商品交换职能受到消弱,同时批发商的大规模配送、信息传递功能日益突出。以商流为中心的传统批发职能出现以物流、信息流为中心的批发职能转化。传统食糖流通模式中,流通主体各自履行生产、批发、零售的职能,分工明确、职能界限分明。在新的环境下,受利益驱动,职能界限分明向界限模糊转变,批发商的生存空间受到厂商、零售商的挤压,批发商要转变认识,向上、下游延伸。
食糖生产企业控制力增强,批发商权利转移。一方面,糖厂集中化的趋势,提升了厂家在流通中的支配作用,大的糖业集团有意识的向工业用户渗透,直接进入销售终端,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食糖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的格局,流通依赖生产,生产商的集中度又比较高,生产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在食糖价格形成中具有更大的权力。生产和流通力量的对比,使流通渠道的控制权和经营格局业发生了变化,由批发企业为代表的中间商向两端的生产商和零售商转移渠道控制权。
批发企业不可缺少的物流功能,由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被取代的现象。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以及物流业的批发化,压缩了食糖批发企业的生存空间,批发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社会机能进行再发现。
食糖批发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食糖批发企业由于其批量买卖带来的规模效应,节约交易费用,成为食糖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时承担食糖的集散功能,在食糖流通的历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批发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食糖批发企业出现衰落的迹象,食糖流通中的批发企业面临挑战,如何通过职能转换和功能再造,拓展批发商的生存空间,成为一个新课题。食糖批发企业要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摆正自己在食糖流通渠道中的位置,争取主动,寻找企业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探求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食糖批发市场具有生命力和成长空间。传统的批发商直接参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而食糖批发市场只为整个交易提供信息传递、实物配送、货币支付的交易平台,融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扩大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效率。
食糖批发市场规范食糖流通秩序,促进食糖流通的现代化,同时为国家的宏观调控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但食糖批发市场存在资源重复设置,管理不规范,缺乏监督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发展的角度看,以食糖批发市场为渠道进行交易的现货规模会逐渐增加,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规模化成为食糖批发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糖厂及消费终端企业集中化、组织化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批发商扩大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协作,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市场需要。商务部市场运行司正准备通过政策引导,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食糖流通企业集团。
批发商发生分化。一部分会转为糖厂的商,另一部分会成为采购商,利润的主要来源不是买卖食糖的价格差,而是通过代购、代销收取的服务中介的费用。食糖批发商分化的结果客观上有利于大型食糖流通集团经营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减少。
差异化战略是食糖流通中、小企业的选择。食糖流通企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考虑企业的经营规模,选择适宜的交易方式,促进食糖流通,提高流通效率。一般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主要满足附近地区的零售和批发客户,可以寻求差异化战略,服务终端用户;也可走专业化的道路,只经营某一类糖,如赤砂糖、精幼砂糖等,或只经营某一品牌的砂糖,在客户中建立清晰的市场定位,再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通过量的增加,降低经营成本。
食糖批发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食糖批发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批发机制,加强企业管理,从市场定位到模式选择,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配备,从外部市场开拓到内部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探索适合企业特色的批发模式,采用新技术,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从才主编.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马龙龙主编.流通产业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上一篇:我国信息网络公司融资渠道论文
- 下一篇:语文思维训练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