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30 10:48:02

导语: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基于高等教育创新与综合能力培养要求和医药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实际情况和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特点设计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又相互呼应的能力导向的任务型实践课程I、II、III。通过完成3项任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能力导向;任务型实践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战略主题[1]。高等教育在培育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需要获取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1学科背景

四川理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2—2017年的就业情况统计显示,该专业毕业学生有98%以上进入了本省及周边省份制药企业工作。这些医药企业不仅需要毕业生具有专业的医药背景知识,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结合医药企业对药品经营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院制药工程专业于2014年正式开设了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以期提升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

2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医药市场营销是在GSP整体约束之下由市场营销策划、购销管理、仓储整合、物流协调、检测、养护、不良反应收集上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构成的综合性系统工作,不同的职业岗位往往有不同的业务能力要求[2]。基于理工学科背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普遍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动手能力突出,在GSP导向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医药市场经营工作岗位如仓储管理整合、表报填报追踪分析、GSP质量管理监督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在医药专业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策划、零售现场促销策划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则有待提高。

3能力导向的任务型实践课程设计

基于医药市场营销工作岗位要求,参考了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技能的具体规范要求[3-4],并结合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内容[5-6]和教学实际情况和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特点由教师设计了3种不同任务引领的实践课程,分别为:实践I零售药店市场调查、实践II医药商品介绍、实践III医药商品营销整体方案制订。为了细化实践任务和能力指标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接受并逐项检查督促完成实践课程,结合理论课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设计了若干表格,以表格的形式对实践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能力导向功能指标化、具体化,同时与课本中理论内容呼应。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及相应能力量化评价考核,还可以促进学生通过量化分数进行反思,从而针对不足部分进行提高。由于表格量化指标的局限性以及操作可行性的限制,又设置了相应的加分项鼓励某方面突出、优秀的学生,并对全班形成辐射带动功能。3.1实践I零售药店市场调查根据地域条件选择不同地区(CBD商业区、住宅区、连锁大卖场或超市附近等)、不同规模(连锁、独立)的零售药店,3人为1组,协作各自完成药店调查任务项目,具体包括店名、大小、人数、证照、标识标牌、卫生、人流量比(30分钟)、商品分区、商品陈列、基本设施、便民设施、店内布局、经营品种,记录具体情况并进行优缺点评价,同时写明调查地点、调查时间及调查人。小组讨论交流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简短口头汇报,由教师引导对不同小组负责的不同地段的零售药店的地理位置、商业环境、销售情况等进行综合区别、比较,提出各个小组自己的商业经营判断,并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书面报告上交教师,最后教师对实践I完成情况、书面报告质量、口头汇报交流以及商业分析比较进行整体评价。3.2实践II药品介绍通过调查、学习,在实践I过程中选择一种感兴趣的药品、保健食品或医疗器械,查阅相关资料并制作PPT,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进行该医药商品介绍并解答疑问。由其他学生和教师分别按照表1~2进行评价(见表1~2)。3.3实践III医药商品营销整体方案制订在实践II介绍、答疑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对选择的医药商品继续深入研究,并对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调查,据此做出该医药商品的整体营销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上交教师并制作PPT,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以及互动答疑,由其他学生按照表3进行评价(见表3),最后由教师对实践III完成情况、报告及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4任务型实践课程的能力导向作用分析

实践I由市场调查、汇报、综合比较、书面报告4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实践I的能力导向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1)培养一般职业能力。任务设置主要针对培养学生自信健康心态、良好心理承受能力、直面困难勇气等;(2)医药商品经营专业能力。通过完成实践I任务以及对药店的直观感受,树立GSP质量管理意识、医药商品经营商业成本核算意识、服务意识、药品陈列技能、药品分类管理及药物知识等;(3)基础行政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汇总分析以及撰写书面报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以及培养文案写作的基础行政能力,最后在全班进行简短口头汇报交流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并为实践II医药商品介绍打下基础。实践II的任务实质分为两部分,自己完成任务和对其他人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医药商品介绍由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医药商品,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制作PPT和后续的医药商品介绍督促学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对他人评价有利于自我审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除此之外,答疑过程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实践II也是对实践I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实践效果的检测。实践III可以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药品介绍能力、药品市场营销整体意识、药品市场开拓能力、药品推销能力等。结合理论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医药商品营销整体方案撰写格式、内容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通过表4量化考核(见表4)。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实践I、II、III从任务属性和能力要求上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又相互呼应。通过3项任务的完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存在问题与反思

实践课程及综合评价体系整体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反馈令人满意,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实践I在校园外才能完成。在目前的社会、教育环境下,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在进行实践I的过程中,教师无法全程跟随,如果出现特殊或极端意外情况无法处理,而学校对于相关处理没有相应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保险措施方法,这样的现状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完全放心。(2)限于法律规定、资金、场地等多种原因,医药商品营销整体方案仍然以制订计划书并讲解的方式进行。如果有机会组织全班学生分工合作进行一次从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策划、促销、销售、利润核算等包含完整销售环节的实际操作应该更为理想。(3)在课程实施方面,完成基本的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环节后,留给讨论和回顾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4)对教师有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教师需要主导建立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反复讲解强调实践内容和评分标准,推进、调控、掌握整体实践过程,让学生愿意配合。②在以学生为主的实践I、II、III的介绍部分,教师组织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要强,能掌控进度并有效处理突发状况。③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在批改调查表、报告、计划书等文字材料时,不仅要看内容还要透过内容考查学生的态度、掌握程度和能力以及整体综合素质,评分标准较传统试卷批改多元化、多样化,需要针对每一个人的情况思考后给出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s://news.qq.com/a/20100729/002511.htm,2010-07-29.

[2]陈洁,谢明芳.基于职业岗位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7):24-25.

[3]张建华.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4]张建华.医药商品购销员(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5]管翠玲.医药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6]毛崇武.医药商品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作者:毛崇武 丁杰 许永全 陈国华 单位:1.四川理工学院 2.甘肃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