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工程教育转型路径
时间:2022-02-06 10:48:49
导语: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工程教育转型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很好地破解了在商品供给由总量矛盾变为结构性矛盾的转型时期,由于不能敏捷反应客户需求而导致的供给困境。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后出现了人才供给相对过剩、招人难和就业难“两难”的结构性矛盾。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应以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通过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转型。工程教育供给要敏捷反映产业需求、提高供给效度,就要产教“适合”、产教“同频共振”、产教“全要素融合”,协同和集成产教优质教育资源、把人才供应链的价值提升作为产教双方的共同旨归。
关键词:精益供应链管理;工程教育;高等教育;产教融合
精益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是在精益思想指导下,为了适应后大批量供给时代客户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供给结构性失效而提出的,很好地解决了供给不能快速反应需求、供给与需求脱节、产品竞争力下降和企业效益下降等问题。“供应链管理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动能。供应链管理对从粗放到集约,提高质量与效益,改善有效供给发挥着重要作用”[1]1。尽管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源于工业领域,但对属于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供应链上的教育教学活动无疑也有借鉴指导意义。
1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概述
1.1精益供应链管理的提出
大机器工业促就的大批量供给模式快速满足了客户的一般性或共性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而建立在以核心企业的供给为中心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Integration)”供应链,由于部门藩篱隔阻无法敏捷、准确反映客户需求,生产的适应性下降,因而导致供给结构性失效,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在此背景下,以“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Integration)”为特征的现代供应链因为敏捷反应和适应客户需求、有效消除藩篱阻隔、切实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应运而生了。
1.2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要点
精益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为抓手,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以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而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组织形态[1]1。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精益供应链管理的中心是敏捷反映客户需求,并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2]14。精益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立足于供应链组织的长期发展,它的中心指向是最大可能适应“客户价值定义”,关键是维持客户的忠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逻辑是以“适应”客户的差异性需求提高供给有效性,实现供应链整体效度。2)精益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策略是协同和集成[2]17。精益供应链是打破了藩篱阻隔,为了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基于“同频共振”而结成的战略联盟。精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在联盟内合理分工和有效协同,实现供应链价值“流”整体优化。按照麦尔斯的定义,所谓价值就是功能和成本的比例关系[3]。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是价值生成和价值增值的演化过程,形成了价值“流”。价值增值的关键在于“赋能”,优化“赋能”机制和技术。3)精益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精益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通过深入分析、挖掘并合理规划供应链的“增值环节”,借助有效协同的价值“流”,通过协同工作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和供给质量,维持客户忠诚,保持整体竞争力。
2以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工程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工程教育转型就是由精英教育转向应用型教育。其实质是由培养学术人才转向造就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由解决总量供给缺乏的“大批量生产”转向满足个性需求的“私人订制”。这是一个时代课题,是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面临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一是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相对于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出现了许多实质性的变化。“在保留部分精英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应用型教育”[4]。在应用语境下开放的、面向于生产需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生产“模式2”替代了传统的“模式1”[5]。这就势必要求高等教育做出反应,那就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分类教育结构化调整。反映在学生出口方面,就是由主要面向宏观领域更多地转向面向中微观领域、由产业链前端更多地转向产业链中后端、由学术人才转向执业人才。地方高校必须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在更主动适应微观、产业链中后端需求上有所作为。而实际上还有许多地方高校“戴新帽走老路”,喊着应用型转型的口号,走着精英教育的老路。其结果是学生眼高手低、职业能力不强、专业教育的效度不高。二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6],地方高校要在“念好地方经”“做好地方文章”上有所作为。作为人才供应链中的供给侧,地方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新需求,把专业教育自觉建立在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上。而实际上还有许多地方高校“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把自己孤立于人才供应链之外。其结果是供给和需求脱节,社会适应性不强,专业教育的社会满意度不高。三是破解人才市场“两难”的要求。当前人才“供给和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适应”[7],人才市场上已经较长时间存在“招人难”和“找工作难”的“两难”问题。“两难”不是源于人才总量冗余,而是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其实质就是人才供给方没能摸清人才需求方的脉搏,供给的适应性出了问题。所以,地方高校要在“精准”解读“客户价值定义”上积极作为,打破传统总量供给下的“共性思维”,主动“从高校主导的供给驱动向市场主导的需求驱动转换”[8],建立“个性思维”,在“精准”适应市场上下功夫。而还有许多地方高校沿袭着“大批量生产”的模式,在“精准”适应上还远远不够。其结果就是适应性不高,供给结构性失效。
3基于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工程教育转型路径
以敏捷反映客户需求、适应客户需求为指向,以全过程协同和集成为策略,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供应链价值为圭臬的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给工程教育应用型转型提供了启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是一种工程教育应用型教育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产教融合的前提是产教“适合”或“适应”。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合产业的需求。如果连“适合”都做不到,那高校的专业教育就成了“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同频共振”。产、教双方把育人资源“协同和整合”结成育人联盟,以提高供应链价值为共同指向,破解供给失效难题。产教融合的关键是供需“全要素融合”,也就是“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的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9]。
3.1“双主体”协同办学
按照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校企双方基于造就契合产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建立育人联盟,围绕提高人才供给质量这个共同追求、共同目标,从校、企两方集聚育人资源并形成集成优势。我院和南通四建、常州一建、苏中建设等企业在造就新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共同愿景下,结成了协同育人联盟。在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开设专业方向,培养土建安全工程师、钢结构深化设计工程师、BIM工程师等新职业人才。企业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上参与进来,并全程参与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和实施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学业考核等专业教学重要环节。“双主体”协同办学,可以准确解读“客户价值定义”,精确细分需求市场,实现供给对客户需求的“敏捷反应”和“精准适应”。根据企业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把“敏捷反应”和“精准适应”落到育人实处,极大地保证了“客户的忠诚”。
3.2“双导师”联合教学
我院把企业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选聘为产业教授、企业导师,把产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引入到学校,配置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通过送教师到企业挂职研修、合作研究,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双师双能”素质。校内、校外两支教学队伍共同教学既发挥校内师资的学科优势,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学科基础,又发挥企业师资的实践优势提升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双导师”联合教学“跟着工程师学习工程”,不单培养了同学直面工程问题和客户诉求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职业能力,在与工程师“肩并肩”的探讨中,也把工程师职业中的敬业、求精、勤奋、诚信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通过耳濡目染“不经意间”植入了同学的思想中。“双导师”联合教学实现了校企优质育人资源的协同和集成,为精益供应链的价值“流”增值,为向同学充分“赋能”提供了最有效地保证。
3.3“两课堂”有机统一
课堂教学是供应链价值“流”增值的关键环节。以专业理论研习为主的第一课堂和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第二课堂有机统一,使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训练和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养成等“价值增值”要素“协同和集成”,把全部教学活动凝结在一个共同的价值增值目标周围。在第一课堂,我们以“在工程背景(场景)下开展工程教育”重构教学组织,推行“基于项目的团队合作学习”(ProjectBasedTeamworkLearning,PBTL)翻转课堂。PBTL施行情景教学,通过教学案例把“原汁原味”的工程“场景”移入课堂,同学面对具象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监理、绿化、检测等建设活动,可以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PBTL实施角色扮演教学,同学以“执业工程师”的角色进入专业学习,面对真实的项目问题和客户诉求;PBTL进行深度职业体验,学生不单要“记住”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还必须学会按照国家规范有效实现具象的客户需求;PBTL在新型师生关系中进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精准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面对面”的讲和听变成了“肩并肩”的职业同盟。PBTL既培养了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又把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到了教学中。在第二课堂,我们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创新学分”,建立起了“学院发起、企业支持、团队创新、学生参与”为显著特征的激励机制,引导同学积极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等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自主开展以工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活动。坚持“两课堂”有机统一,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把精益供应链的价值“流”增值坚实地落在实处。把“纸面上”“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变成了“实际上”的行动。
3.4“两标准”有效对接
精准解读“客户价值定义”,把专业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标准。引导和约束专业教育更好、更有效“适应”的产业需求,夯实产、教融合的逻辑基础。瞄准课程、课堂等这些“价值增值”的关键,根据客户需求制定《课程标准》,把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考核要求等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作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本依据,保证价值“流”规范、顺畅。“两标准”对接为有效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机制和制度保障,把产教融合的育人方案变成了每位教师的具体行动和每个课堂的具体体现。
4结语
基于产教融合的工程教育转型,以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变专业人才的供给本位、学校主导的“批量生产”为需求本位、产业主导的“按需定制”,割除了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专业人才供给的同质化顽疾,为破解“两难”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有效路径。基于产教融合的工程教育转型坚持培养高质量职业工程师指向,把学习要求由知识记忆、知识积累转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填平了企业需求和学校供给的现实鸿沟,实现了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了人才供给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基于产教融合的工程教育转型坚持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不仅关注基于履职能力的“技术人”培养,还关注基于卓越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社会人”的塑造,提升了专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供应链理论前沿[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2]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郭献芳.工程经济学[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刘小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9(5):7-9.
[5]GIBBONSM,LIMOGEC,NOWOTNYH,etal.Thenewproductionofknowledge.Thedynamicsofscienceandresearchincontemporarysocieties[M].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4:179.
[6]潘懋元.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1-7.
[7]李婵娟.不可忽视的结构性矛盾:专业与就业[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2):78-84.
[8]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02).
[9]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
作者:郭献芳 单位:常州工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上一篇:金融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 下一篇:欧盟保健食品监管特点及启示